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煤温和加氢液化制高品质液体燃料关键技术与工艺”课题综合绩效评价会

[复制链接]

119

主题

134

帖子

19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9-28 08:30:0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9月10日,由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煤温和加氢液化制高品质液体燃料关键技术与工艺”课题综合绩效评价会在北京怀柔中科合成油技术有限公司召开。专家组成员杜铭华教授、达志坚教授、肖丰收教授、徐振刚教授、申文杰研究员、申宝剑教授、周克斌教授,项目依托单位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副所长樊卫斌研究员、科技发展处主管张亲、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覃勇研究员、白进研究员,以及各课题负责人和骨干近3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项目首席科学家王建国教授致欢迎词,介绍参会专家及主要参会人员,传达科技部关于课题绩效评价工作要点,并邀请杜铭华教授详细介绍了课题绩效评价的打分细则和注意事项。
  杜铭华作为专家组组长主持课题绩效评价汇报会。在课题正式汇报前,为了让专家对课题有一个整体把握,王建国对项目的总体目标、技术路线、任务分解、主要研究内容及考核指标完成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
  课题负责人郭强教授、毛学锋研究员、郭庆华副教授重点围绕任务完成情况、课题对项目总体目标的贡献、研究成果水平及创新性、研究队伍及人才培养情况、科学数据汇交和经费使用情况等方面汇报了“煤温和加氢液化关键技术开发与集成”、“高品质油品加工技术开发”、“重组分制特种燃料及化学品技术开发”和“固体产物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开发”4个课题的总体进展。
  专家组听取了课题的汇报、核查了相关材料、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质询,对各课题完成情况进行了总体评议及评分。专家组一致认为:各课题很好地完成了考核指标、实现了预期目标,成果创新性强、达到本领域的领先水平、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人才培养、组织管理等情况良好。建议各课题进一步凝炼创新点,突出成果对整体工艺开发的贡献和意义,为后序开展研究工作提出更具前景的工艺路线。
  项目依托单位樊卫斌总结发言,感谢各位专家所提的宝贵意见和建议。他表示,感谢各参与单位的精诚合作,使该项目高质量完成。他希望今后大家围绕“双碳”目标,继续加强合作,为煤化工事业的发展做出新贡献。


       文章来源:山西煤化所
       王建国,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多相催化与能源化工专家。1962年12月生于山西河曲,1985年大学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系,同年考取本校研究生,1988年获硕士学位后到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化学系工作。1995年在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96年作为洪堡学者,赴德国Erlangen大学合作研究,1998年回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工作,2000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现任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燃料化学学报》主编。主要从事烃醇合成及转化催化剂与反应过程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国家基金重大项目负责人及973首席科学家。在不同尺度上对催化剂结构、表面性质与催化性能的内在联系、超临界相和反应耦合促进化学反应的本质等进行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深化了对超临界相促进化学反应和反应耦合作用本质的认识。发展了分子筛中吸附、扩散反应理论和分子模拟方法,揭示了芳烃烷基化和歧化反应中形选性的本质,并通过理论计算在原子、分子水平上揭示了分子筛骨架结构、表面性质和催化性能间的内在联系。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60余篇,授权专利15件。获2005、2007、2012年度山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第一完成人)。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 催化|主题: 1066, 订阅: 2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6-5 03:52 , Processed in 0.087982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