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9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陈剑

[复制链接]

97

主题

117

帖子

14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4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9-18 09:05: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陈剑,博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90.07毕业于武汉大学物理化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93. 07毕业于武汉大学电化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1997.05毕业于武汉大学电化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1998. 06-2000.02德国波茨坦大学博士后;1996.07-2000.05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讲师;2000.06-2004.08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副教授;2004.09-2009.10,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燃料电池研究室,副研究员;2009.10-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先进二次电池研究组,研究员/组长。
  面向国家发展电动汽车和储能技术对高性能二次电池的重大需求,陈剑研究员长期从事能源电化学转化研究与开发工作。在锂硫二次电池的关键材料与部件研发、高比能锂硫二次电池单体制备及其批量工程技术、大容量锂硫电池组工程制备技术及锂硫电池示范系统开发等领域实现多项技术创新;锂硫电池技术通过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成果鉴定,结论为“项目技术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能量密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先后主持国家科技部863计划课题、中科院“纳米先导专项-锂硫电池”课题及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大连市科技计划项目等共计20余项。
  陈剑研究员共申请专利34件,授权13件;撰写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42篇、EI收录2篇。先后荣获2014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主要完成者)、2015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6)、2016年度大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辽宁省巾帼建功标兵”和“大连市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等。


姓名:陈剑        
性别:
类别:研究员        
学科:电化学
职称:研究员        
学历:博士研究生
电话:0411-84379687        
Email:chenjian@dicp.ac.cn
地址:大连市中山路457号        
邮编:116023        

  
代表论著:
  1. Shichao Liao, Xu Zong, Brian Seger, Thomas Pedersen, Tingting Yao, ChunmeiDing, Jingying Shi, Jian Chen*and Can Li, Integrating a dual-siliconphotoelectrochemical cell into a redox flow battery for unassisted photocharging, Nature Communications,7,11474.
  2. Shifeng Yang,Jian Chen*,Yingjia Liua, Baolian Yi, Preparing LiNi0.5Mn1.5O4 nanoplates with superiorproperties in lithium-ion batteries using bimetal–organic coordination-polymers as precursors, Journal ofMaterials Chemistry A,2014, 2, 9322–9330.
  3. Fuqing Wang, Jian Chen*, Zhicheng Tan, Minghao Wu, Baolian Yi, Wei Su, Zengfu Wei, Shinian Liu,Low-temperatur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s of LiFePO4 cath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Journal of the Taiw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Engineers, 2014, 45( 4), 1321–1330.
  4. Minghao Wu,Jian Chen, Chong Wang, Fuqing Wang, Baolian Yi, Wei Su,ZengfuWei, Shinian Liu, Facile Synthesis of Fe2O3 Nanobelts/CNTs Composites asHigh-performance Anode for Lithium-ion Battery, Electrochimica Acta, 2014, 132, 533–537.
  5. Fuqing Wang, Jian Chen*, Chong Wang, Baolian Yi, Fast sol-gel synthesis of mesoporous Li2MnSiO4/C nanocomposite with improve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Journal of 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 688(2013)123–129
  6. Xin Liu, Minghao Wu,Mingrun Li,Xiulian Pan*,Jian Chen*,Xinhe Bao, Facile encapsulation of nanosized SnO2 particles incarbon nanotubes as an e?cient anode of Li-ionbatteries, Journal ofMaterials Chemistry A, 1(2013)9527-9535
  7. Minghao Wu, Jian Chen*, Chong Wang*, Fuqing Wang, BaolianYi.Non-graphitic PPy-based carbon nanotubes an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Electrochimica Acta,105 (2013) 462-467.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9

主题

103

帖子

15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5
沙发
发表于 2021-7-24 08:46:01 | 只看该作者
近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发布了《关于2020年度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并于7月18日在北京举行了颁奖大会。我所先进二次电池研究组(DNL0306)与中科派思储能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高比特性锂硫电池技术”(完成人:陈剑、王崇、陈浩、徐磊、郭德才等),获得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高比特性二次电池是解决电动车“里程焦虑”和发展先进装备技术的核心。“高比特性锂硫电池技术”聚焦锂硫电池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在高性能锂硫电池关键材料和关键技术方面阐明共性技术原理。该项工作研究了硫正极催化转换反应机制、设计合成高效催化剂及其多重复合硫正极材料,结合高硫担载量厚极片硫正极技术,显著提高电池的比能量、比功率、循环性能及低温性能;开发了锂硫电池功能电解液及基于多层复合保护的金属锂稳定化技术,显著提升了电池的安全性;开发了锂硫电池及电池组技术,突破电池工程化制备的技术瓶颈,完成电池生产技术工业放大,生产出多种型号的锂硫电池和电池组,实现产品应用。上述工作提升了锂硫电池的综合性能,对高比能电池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郭德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6-5 22:58 , Processed in 0.084196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