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专业夏树伟

[复制链接]

54

主题

65

帖子

6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6-5 17:49: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夏树伟
职称: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系主任
电话/传真: +86-532-66782407
手机:      13687632752
E-mail:shuweixia@ouc.edu.cn
办公室:化学化工学院1-413室
教育与研究经历
1996,9-1999,7,南开大学,物理化学专业,获博士学位
1999,7-2012,9   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006,5-2006,11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访问学者
2012,9-至今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主讲课程
《结构化学》(本科);《波谱学与结构分析》(硕士研究生)
出版教材:
《简明结构化学学习指导》,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结构化学》,中国科学出版社,2012
《量子化学基础》,中国科学出版社,2010


研究领域与兴趣
(1) 海洋防污(防止海洋生物污损)材料的分子设计、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2)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矿物表面化学吸附行为和降解过程的研究
(3) 重金属离子在水体沉积物上的吸附状态和吸附行为的研究
(4) 胶体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催化机理的研究
代表性成果(论文、专利、奖励)
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和教育部奖励基金1项,作为主要成员参加国家“863”计划课题1项,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课题1项,先后在国内和国际学术期刊《J. Phys. Chem. C》,《Corrosion Science》,《J. Molecular Structure: Theochem》,《中国科学》,《化学学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等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
获奖:
青岛市青年科技奖, 2010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7
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03环境友好型海洋防污涂料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位6 ),2007
交通银行奖励教师基金,三等奖,2008
天泰优秀人才,二等奖,2009
论文:
[1] 王娟,夏树伟,于良民,Pb(II)水合结构的密度泛函及分子动力学研究,化学学报,2013,71:1307-1312
[2] 薛倩倩,何广智,夏树伟,潘纲,PFOS在锐钛型TiO2表面吸附行为的理论研究,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3,34(7):1673-1678
[3] 夏树伟,毛雅嫔,薛倩倩,于良民, 取代喹啉类化合物抗菌活性的定量构效关系及分子设计,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1, 32(10): 2415-2420
[4] 毛雅嫔,吴晓静,夏树伟,于良民, 取代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抗菌活性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41(12): 75-80
[5] 夏树伟, 钟炳伟, 仇萌, 于良民Zn( OH)42-在针铁矿(010)晶面上化学吸附结构和稳定性的理论研究,2011, 41(3):57-60
[6]  Shuwei Xia, Gang Pan, Zheng-LiCai, Yun Wang. The Manganite-Water Interface, J. Phys. Chem. C.; 2007,111(28):10427-10437              
[7]  Shuwei Xia*, Meng Qiu, LiangminYu, et al.,  Molecular dynamics and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study onrelationship between structure of imidazoline derivatives and inhibitionperformance, Corrosion Science, 2008, 50: 2021–2029               
[8]  马骁楠,夏树伟,于良民,潘纲. As(V)/TiO2、Zn(II)/TiO2 体系电子结构的密度泛函研究,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9, 30(11) sup : 83-88        
[9]  夏树伟,马骁楠,于良民,潘纲. Zn(II)/g-MnOOH体系化学吸附的密度泛函研究,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8,29(9):1804-1809                  
[10]  夏树伟*,杨咏华,于良民等. 水合/水解对Cd(II)活性影响的密度泛函研究,无机化学学报,2008,24(11):1748-1752                                   
[11]  夏树伟*,沙鹏燕,于良民等.  8-羟基喹啉锰配合物电子和光谱性质的含时密度泛函研究,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8,29(6):1234-1238      
[12]  夏树伟,徐香,于红,张慧玲,丙烯腈在Cu(111)面上化学吸附的密度泛函研究及NBO分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7,28(4):751-758      
[13]  夏树伟,孙玮,于良民,华哲,2-(4-取代-苯基)-3-异噻唑啉酮抗菌活性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化学学报,2007,65(23):2707-2714        
[14]  夏树伟,高林娜,徐香,孙雅丽,夏少武,“CH2=CHCN在Cu(100)表面化学吸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化学学报,2006,64(1):27-31
[15] XIA Shu-wei  XU Xiang  SUNYa-li  FAN Yu-hua  BI Cai-feng,“DensityFunctional Theory Study on La Complex with Schiff-base as Building Block,Chinese, J. Structural Chemistry”, 2006, 25(2):197-203   
[16] 孙道兴,夏树伟,夏少武,“胶体铜催化丙烯腈水合的高选择性及其活性中心结构的研究”,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6,4:716-720      
[17] Shuwei Xia, How to increase activelearning in structural chemistry, The China Papers,2006,12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6-5 03:23 , Processed in 0.081963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