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安徽建筑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王爱国

[复制链接]

102

主题

103

帖子

10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0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2-7 08:49: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王爱国(Wang, Aiguo),男,博士,硕士生导师,安徽建筑大学教授。1978年7月生,籍贯安徽长丰。现任安徽省先进建筑材料工程实验室副主任,先进建筑材料安徽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基本情况

王爱国(Wang, Aiguo),男,博士,硕士生导师,副教授。1978年7月生,籍贯安徽长丰。

l 联系方式

电话:13955146169;  QQ: 82148623;   Email:wag3134@126.com


l 教育经历

2002年本科毕业于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现为安徽建筑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学士学位;

2010年博士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学专业(硕博连读),工学博士;

2017年澳大利亚University of Southern Queensland, Centre for Future Materials,访问学者。


l 工作经历

2002~迄 今,在安徽建筑大学工作。2013年晋升副教授。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材料分会化学激发胶凝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安徽省硅酸盐学会会员。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 》、《硅酸盐通报》、《材料导报》和《安徽建筑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的审稿人。


l 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向

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

研究方向:高性能水泥基材料;无机多孔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矿物加工与资源化。


l 讲授课程

本科:土木工程材料,建筑功能材料,道路建筑材料,混凝土学,水泥与混凝土制品工艺学等;


l 科研方向

1)高性能水泥基材料

2)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3)建筑功能材料


l 教学研究

正在主持校级教研项目《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学改革和实践创新》;主持完成了校级教研项目《基于CDIO理念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内容设计》,省级精品课程《土木工程材料》和《无机材料科学基础》的核心人员。正在参与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和《土木工程材料系列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等。


l 科学研究

长期从事新型胶凝材料、建筑功能材料和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基础研究,在新型胶凝材料优化设计与微结构演变、功能骨料制备及特性表征、高性能混凝土的设计与制备及侵蚀环境下混凝土微结构演变等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先后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开放课题、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重点研究项目和安徽建筑大学建筑节能研究院开放课题各1项,主持企业委托的横向项目3项。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高强高抗蚀地聚合物基珊瑚混凝土微结构形成机制(No:51778003),项目主持人。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骨料功能化提升现代混凝土体积稳定性研究(No:51308004),项目主持人。

[3]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开放课题项目水泥基材料界面结构优化对其介质传输性能的改善机制(No:CKWV2015220),项目主持人。

[4]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功能化骨料与组分梯度复合优化设计的高性能混凝土研究(No:1308085QE88),项目主持人。

[5] 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重点研究项目,基于集料功能设计与界面结构优化的高性能混凝土研究(No: KJ2012A052),项目主持人。

[6] 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粉煤灰-矿粉-水泥熟料三元复合胶凝体系的匹配设计与优化机制(No: KL13-14),项目主持人。

[7]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建筑节能研究院开放课题项目,石膏基相变储能墙体材料的复合制备及性能研究(No:20123211),项目主持人。

[8]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博士启动基金,基于骨料的形态与孔隙功能设计增强自修复混凝土的研究(No: 20123302),项目主持人。

[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复杂环境下硫酸盐诱导的裂纹损伤对混凝土介质传输特性的影响(No:51608004),第二参与人。

[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弱碱环境下混凝土石膏型硫酸盐侵蚀机制(No:51578004),第二参与人。

[11] 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两淮矿区煤矸石静脉产业技术研究与应用(No:1301042127),第一参与人。

[12] 国家“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两淮矿区废弃物资源利用建筑节能材料技术研究与示范(No:2011BAJ03B04-02),子课题主要参与人。

[13]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复合水泥浆体组成和结构的演变规律(No:2009CB623105),第五子课题第四专题,主要完成人。

[14] 国家“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道路水泥混凝土增强和体积稳定材料及作用机理(No: 2006BAF02A2506)。子课题第三完成人。

[15] 空军后勤机场营房处重点项目,低湿度、大温差环境军用机场道面混凝土体积变形控制技术的研究,主要完成人。

[16] 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重点研究项目,新型自保温混凝土砌块研究(No: KJ2009A209),主要完成人。

[17] 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重点研究项目,冻结井高强混凝土井壁温度应力与温度控制研究(No: KJ2008A141),第四完成人。获省级科技成果证书(No: 10-752-04)。

[18]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研究项目,纳米金属陶瓷及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No: 2006KJ084A)。第六完成人。获省级科技成果证书(No: 09-160-06)。

[19] 建设部科技计划项目,土壤聚合物胶凝材料的研究与开发(No: 05-K4-19)。第二完成人。

[20]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混杂纤维增强膨胀混凝土研究(No:050440705)。第二完成人。

[21]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研究项目,利用煤系高岭土制备无机高聚合水泥的研究与开发(No: 2005KJ013ZD)。第二完成人,获省级科技成果证书(No: 08-656-02)。

[22] 安徽省教育厅重点科研计划项目,聚丙烯纤维膨胀混凝土复合阻裂增强理论及应用基础研究(No: 2002KJ082ZD)。第四完成人,获省级科技成果证书(No: 08-657-04)。


l 获奖情况

[1] 2016年获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人才国外访学研修重点项目支持。

[2] Effect of Crushed Air-cooled Blast Furnace Slag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ncrete,安徽省第八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安徽省科技厅,2016年,王爱国,邓敏、孙道胜。

[3] 2014年度安徽建筑大学科技工作先进个人,入选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

[4] Effect of Combination of Steel Fiber and MgO-type Expansive Agent on Properties of Concrete,安徽省第七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安徽省科技厅,2013年,王爱国,邓敏、孙道胜。

[5] 聚丙烯纤维膨胀混凝土复合阻裂增强理论及应用基础研究,科技进步一等奖,安徽建工集团有限公司,2009年,翟红侠、孙道胜、廖绍锋、王爱国、汪翼勇、杨颙、任启芳、张高展、冯兰芳。


l 发表论文

[1] 王爱国,石妍,刘开伟,等.高炉重矿渣作为细骨料对水泥砂浆性能的影响[J].材料导报,2017,31(12):121-125. (EI收录)

[2] Accelerated carbon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concrete made with steelslag as binding materials and aggregates[J]. 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 2017,83:138-145. (SCI收录)

[3] 桑迪,王爱国*,孙道胜,等. 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制备烧胀陶粒的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 2016, 30(9): 110-114. (EI收录)

[4] 刘开伟, 王爱国*, 孙道胜, 等. 硫酸盐侵蚀下钙矾石的行成和膨胀机理研究现状[J]. 硅酸盐通报, 2016, 35(12): 4014-4019. (CSCD收录)

[5] Wang A G, Sun D S,Deng M, et al. Influence of restraint on pore structures and air-permeability of concrete containing MgO-type expansive agent [J]. As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2013, 25(10): 5532-5534. (SCI收录)

[6] Wang A G, Deng M, Sun D S, et al.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rushed air-cooled blast furnace slag and numerical representation of its morphology characteristics [J].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 Science, 2012, 27(5): 973-978. (SCI收录)

[7] Wang A G, Deng M, Sun D S, et al. Effect of crushed air-cooled blast furnace slag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ncrete[J].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 Science, 2012, 27(4): 758-762. (SCI收录)

[8] Wang A G, Deng M, Sun D S, et al.Effect of combination of steel fiber and MgO-type expansive agent on properties of concrete[J].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 Science, 2011, 26(4): 786-790. (SCI收录)

[9] Sun P, Sun D S, Wang A G*, et al.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sintered brick based on coal gangue and fly Ash [J]. As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2014, 26(5): 1517-1520. (SCI收录)

[10] Sun D S, Sun P,Wang A G*, et al. Establishing performance prediction models and optimizing preparation parameters of sintered product based o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J]. As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2014, 26(5):1501-1505. (SCI收录)

[11] Sun D S, Ge W B, Wang A G*, et al.Preparation and performance research of gypsum based phase change materials[J]. As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2014, 26(5):1513-1516. (SCI收录)

[12] Sun D S, Wang L, Wang A G*, et al. Influence of composition and ratio of raw materials on suspension property and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lay grouting material for coal mine gob[J]. As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2014, 26(5): 1509-1512. (SCI收录)

[13] Ma X, Zhang Z H, Wang A G. The transition of fly ash-based geopolymer gels into ordered structures and the effect on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J].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16, 104, 25-33. (SCI收录)

[14] Tang J H, Deng M, Wang A G, Xie L L. Influence of the cement fineness on strengths of cement pastes containing high phosphorous slag [J]. Journal of Materials in Civil Engineering, 2015,DOI: 10.1061/(ASCE)MT.1943-5533.0001316. (SCI收录)

[15] Mo L W, Deng M, Wang A G. Effects of MgO-based expansive additive on compensating the shrinkage of cement paste under non-wet curing conditions[J]. Cement & Concrete Composites, 2012, 34(3): 377-383. (SCI收录)

[16] Li Y, Sun D S, Wu X S, Wang A G, et al. Drying shrinkage and gel/space ratio of blended cement pastes with fly ash[J]. As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2013, 25(10): 5675-5677. (SCI收录)

[17] 孙道胜, 管艳梅, 刘开伟*, 王爱国, 等.烧结法制备煤矸石微晶玻璃及其烧结性能研究[J].材料导报, 2016, 30(18): 134-137.(EI收录)

[18] 孙道胜, 胡梅梅, 王爱国, 等. 大掺量粉煤灰高水充填材料的研制[J]. 硅酸盐通报, 2016, 35(4): 1074-1079.(EI收录)

[19] 孙道胜, 苏文君, 王爱国*, 等. 以煤矸石为硅铝质原料制备水泥熟料的试验研究, 材料导报, 2016, 30(16): 130-134.(EI收录)

[20] 李燕,杨旭光, 马悦, 孙道胜, 王爱国. 煤矸石-矿渣-水泥体系的水化进程及其性能研究[J].硅酸盐通报, 2016,35(9): 2729-1731,2740. (CSCD收录)

[21] 李燕,杨旭光, 孙道胜, 王爱国, 等. 铋基碘氧化物/煤矸石复合粉体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J]. 人工晶体学报, 2016,45(2):430-434. (CSCD收录)

[22] 李燕, 孙道胜, 王爱国.复掺粉煤灰和硅灰复合水泥浆体的干燥收缩研究[J].硅酸盐通报, 2015, 34(6): 1509-1012. (CSCD收录)

[23] 李燕, 孙道胜, 王爱国, 张峰君. CdS/煤矸石复合粉的声化学法制备及光催化性能[J].人工晶体学报, 2015, 44(3): 717-721.(EI收录)

[24] 葛文彬, 孙道胜, 王爱国, 等. 相变储能建筑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J]. 化工新型材料, 2015,43(3): 229-231. (CSCD收录)

[25] 邢志水, 邓敏, 王爱国, 刘开伟. 含石膏骨料引起的混凝土内部硫酸盐侵蚀[J]. 建筑材料学报, 2014, 17(1): 30-34, 41. (EI收录)

[26] 孙道胜, 陈远远, 王爱国, 等. 自愈合自修复混凝土的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 2014, 28(6): 132-136. (CSCD)

[27] 孙道胜, 周婷婷, 王爱国, 等. 掺有磷渣的水泥基材料研究现状与分析[J]. 材料导报, 2014, 28(7): 96-100. (CSCD收录)

[28] 汤金辉,邓敏,王爱国,等. 磷渣在纯水及模拟孔溶液中溶解特性的研究[J].硅酸盐通报, 2014, 33(9): 2180-2185. (CSCD收录)

[29] 孙道胜, 孙鹏, 王爱国, 等. 磷酸镁水泥的研究与发展前景[J]. 材料导报,2013, 27(5): 70-75. (CSCD收录)

[30] 王爱国, 孙道胜, 邓敏, 白洪涛, 唐明述. 聚丙烯纤维和膨胀剂对混凝土微结构的影响[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10, 32(7) : 31-34. (CSCD收录)

[31] 王爱国, 孙道胜, 胡普华, 等. 土聚水泥的物理力学性能研究[J]. 混凝土, 2009, (7) : 77-80.

[32] 王爱国, 占志坚, 白洪涛, 孙道胜. 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退化的材料问题分析[J].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 2009, 17(3) : 28-32.

[33] 孙道胜, 王爱国, 胡普华. 地质聚合物的研究与应用发展前景[J]. 材料导报, 2009, 23(4) : 61-65. (CSCD收录)

[34] 王爱国, 孙道胜, 胡普华, 等.碱激发偏高岭土制备土聚水泥的试验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1(4) : 617-621.

[35] 胡普华, 王爱国, 孙道胜. 煤系高岭土制备土聚水泥的正交优化设计[J]. 材料导报, 2008, 22(11) : 150-152, 156.

[36] 李燕, 王爱国, 汪泽利. 反应球磨合成CuO-BaSnO3纳米粉末[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6, 38(9) : 1608-1609, 1616. (EI收录)

[37] 王正洲, 王爱国, 陈震, 等. 抑烟剂对聚氯乙烯热分解特性的影响[J]. 中国塑料, 2004, 18(2) : 67-73.

[38] 王爱国, 翟红侠, 胡普华, 等. 实时FTIR分析抑烟剂MoO3对PVC热分解特性的影响[J].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 2004, 12(1) : 40-44.


l 国家发明专利

[1] 王爱国, 邓敏, 孙道胜, 等. 一种用于水泥基材料的磷渣微粉制备方法[P], CN [url=]201510509804.9[/url].

[2] 孙道胜, 王爱国, 桑迪, 等. 一种利用煤矸石和镍渣制备以堇青石为主晶相烧结体的方法[P], CN201510892208.3.

[3] 徐海燕, 刘丽, 王爱国,等. 一种利用煤矸石制备多孔陶瓷的方法[P], CN [url=]201510509450.8[/url].

[4] 李萍, 孙道胜, 王爱国, 等. 一种关于多孔砖保温砌块传热系数的计算模型[P], CN 201510485911.2.

[5] 李燕, 孙道胜,王爱国, 等. 一种以煤矸石和硅灰为原料制备介孔微孔NaY/MCM-41复合分子筛的方法[P], CN [url=]201510515572.8[/url].

[6] 孙道胜, 管艳梅, 刘开伟, 王爱国, 等. 一种煤矸石微晶玻璃及其制备方法[P], CN [url=]201510509474.3[/url].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6-9 23:56 , Processed in 0.091180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