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者专家] 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吉华

[复制链接]

53

主题

64

帖子

6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5-12 16:19: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吉 华 副教授 - 简介
基本信息
姓名:吉华
出生日期:1972年9月14日
学历学位:博士研究生毕业,工学博士
职称: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电话:13438234171
电子邮箱:jihua@scu.edu.cn
通讯地址: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四川大学化工学院
邮编:610065
概况
主持和参与国家/部/省级以及企业合作项目近3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多篇,SCI、EI收录6篇;参加编写大学教材4部;获得国家专利2项。所编写教材2部获得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优秀出版物奖。研发新技术、新软件、新装置在烟草、商砼和石化等工业中获得应用。


吉 华 副教授 -- 个人学历、简历
个人简历
教育经历(从大学本科开始,按时间倒排序):
2003/09 - 2008/07,四川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博士;
1997/09 - 2000/07,四川大学,化工过程机械专业,硕士;
1992/09 - 1996/07,四川大学,化工设备与机械专业,本科。
工作经历(科研与学术工作经历,按时间倒排序):
2013/10 - 2014/10,School of Engineering and Design, Brunel University, UK,访问学者;
2007/07 - 今,副教授;
2001/07 - 2007/07,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讲师;
2000/07 - 2001/07,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助教;
吉 华 副教授 --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1. 流体机械。采用数值仿真和试验的方法,基于流体力学、摩擦学、磨损学,研究非接触式机械密封这一新型机械密封的机理和应用。
2. 过程装备及控制技术的理论研究与应用工作,强调计算机技术与化工技术相结合。主要研究方向有:1)过程系统信息化及知识发现,强调过程系统本征的体现和信息化技术为过程系统服务;2)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强调过程系统知识在控制系统的集成,擅长计算机实时控制系统。
科研项目
1.省科技厅科技支撑项目,2009GZ0009,激光体积自动测量技术研究, 2009-2012,主持;
2.成都市科技计划项目,06GGYB052GX-030-1,基于Linux的开放式软件数控系统开发及应用, 2006-2007,主持;
3.校青年基金,2001006,微泄漏流本动压型机械密封后期研究,2001-2002,主持;
4.四川省青年软件创新基金,基于RTLinux的SoftPLC, 2003-2004,主持;
5.横向,09H0198,测方仪开发, 2009,主持;
6.横向,08H0117,汽车燃油防盗装置研发,2008,主持;
7.横向,02H231,水孔阻隔器创新设计, 2003,主持;
8.四川省科技攻关,基于Linux的开放式软件数控系统的开发及应用,2006-2007,第1参研;
9.四川省科技攻关,开放式软件数控系统开发及应用,2001-2004,第4参研;
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674054,钾离子浓度响应型智能微囊膜的制备与控释特性研究,2007-2009,第2参研人;
11.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06131,离子识别型智能纳米囊膜的制备及控制释放传质特性研究,2006-2008,第3参研;
12.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项目,91070,基于分子识别的智能化手性拆分膜的制备及其分离机理,2004-2006,第4参研;
13.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040610042,分离对映体的智能膜材料与膜技术的基础研究,2006-2008,第4参研;
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373029,智能性手性拆分膜的制备及其自律式膜分离机理研究,2004-2006,第3参研;
15.四川大学青年科学基金,固载温敏性微球的智能复合膜的制备与亲和分离性能研究,2008-2009,第1参研;
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1136006,微流控构建微尺度相界面及制备新型功能材料的基础研究,2012-2016,第5参研;
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076127,环境响应型特洛伊木马式微囊膜可控制备与控释传质机理,2011-2013,第1参研;
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产品创新设计理论、方法和工具的研究与应用, 2009-2010,第6参研;
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方法和创新设计理论体系构建与企业系统性应用, 2011-2013,第5参研;
20.四川省科技攻关,高比容高强度高压电极箔技术开发,2006-2008,第4参研;
21.军工项目,JG2002030, 2003-2005,第4参研;
22.军工项目,JG2009123, 2009-2011,第1参研;
23.横向,吸附塔应力分析设计,2010,第1参研;
24.横向,砂石骨料测方仪,2010,第1参研;
25.横向,新型催化反应烟气脱硫反应器大型化仿真研究,2012-2014,第2参研;
26.横向,核燃料后处理连续过滤机方案设计,2014-2017,第2参研;
27.横向,酿酒设备智能化与酿酒蒸馏过程强化研究, 2008-2010,第3参研;
28.横向,高速卷烟机重量测试控制系统,2004,第1参研;
吉 华 副教授 -- 获奖及发明专利
专利
[1] 吉华. 可依靠人力竖立放倒的立杆, 中国专利, 公开号: CN102052552B. 专利号:ZL201110003908.4, 授权公告日, 2012年07月25日
吉 华 副教授 -- 教材与论著
参与教材论著
[1] 闫康平. 过程装备工程材料 [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10年获得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优秀出版物奖(教材类)一等奖)
[2] 潘永亮,吉华.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第三版)[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4.
[3] 闫康平. 装备腐蚀与控制[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2010年获得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优秀出版物奖(教材类)一等奖)
吉 华 副教授 -- 发表论文
发表文章
[1] Hua Ji, Yan Li, Jian Wang. A software oriented CNC system based on Linux/RT Linux[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2008, 39(10): 291-301. (SCI352WK, EI084011621929)
[2] 吉华, 马江,曹廷发. 含体积型缺陷管道的缺陷尺寸确定及子截面划分软件实现算法[J]. 四川大学学报( 工程科学版), 2009, 41(6): 193-199. (EI 20095112567560)
[3] 戴健伟, 吉华, 杨岗, 樊刚, 王彬. 基于GA_BP算法的化工设备设计人工时预测[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13, 19(7): 1665-1675.(通讯作者,EI 20133516670772)
[4] Hua Ji, Fu Xia, Kai Cheng. Engineering drawing man-hour forecasting based on BP-GA in design of chemical equipment [C]. Proceedings of the 2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tomation & Computing: Future Automation, Computing & Manufacturing, Cranfield University, Bedfordshire, UK, 12-13 September 2014: 206-211. (EI 201449272322)
[5] Hua Ji, Kai Cheng, An Investigation on the flexible cutting force modelling for industrial robotic end milling [C]. Proceedings of the 1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ufacturing Research (ICMR2014), Southampton Solent University, UK,9–11 September 2014: 175-180.
[6] 朱达宇, 李彦, 吉华, 王强, 李翔龙. 基于RTLinux的全软件数控系统[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04, 10(12): 1572-1576. (EI05108875135)
[7] Jingjie Yuan, Weixing Huang, Hua Ji, et al.,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dust MEC measurement[J], Powder Technology, 2012, 217(2): 245-251.(SCI903YO, EI20120114662230)
[8] 魏远娟, 闫康平, 周成, 曹娅, 王伟, 田间, 周菊枚, 吉华, 桑 革. 纳米Ir/SPE电极的制备及其影响因素[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06, 35(10): 1639-1642. (EI 20070310362736)
[9] 夏夫, 吉 华, 陈枭. 基于Lab/CVI和TCP的羰基镍发光分析报警软件的开发[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5, 32(8): 969-972.
[10] 岳 显, 吉 华, 王 强, 樊 刚, 王 佳.基于JSBSim模型和PC的飞行能力初步评估系统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5, 32 (4): 96-99.
[11] 王佳, 吉华, 岳显, 樊刚, 夏夫. PC 和PLC 与现场仪器仪表通信的对比研究[J].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2014, 41(9): 1080-1083.
[12] 樊刚, 吉华, 王佳, 岳显, 王彬. 化工设备设计项目管理系统中双分解结构的实现[J].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2014, 41(4):392-396.
[13] 吉华,戴健伟,孔令钊,岳显,樊刚. 基于激光测距的车载沙石体积测量系统[J].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2013, (2): 42-45.
[14] 孔令钊,吉华,岳显,王佳,戴健伟. 硫磷比和氟磷比连续检测系统[J].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2, (6): 753-757.
[15] 付耀国, 吉华, 杨岗, 戴健伟, 王彬. 基于B/S 模式的化工设备设计过程管理系统[J].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2012, 39(3): 330-334.
[16] 曹廷发, 吉华,马江, 付耀国. Linux/RTLinux下实时多线程实时性检测方法[J].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0, 20(3): 113-115.
[17] 马江, 吉华, 曹廷发, 付耀国. 实时控制系统仿真工具TrueTime精度的实验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0, 6(15): 4034-4036.
[18] 袁旌杰, 伍毅, 陈瑜, 吉华, 黄卫星. 点火延迟时间对粉尘最大爆炸压力测定影响的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20(3): 65-68.
[19] 祝青松, 吉华, 马江, 曹廷发. 数据库技术在ARX软件开发中的应用[J]. 机械, 2009, 36(6): 43-45.
[20] 邢吉利, 李翔龙, 吉华. 基于Linux和OpenGL/Mesa的数控铣削仿真系统的研究[J]. 工具技术, 2008, 42(12): 36-40.
[21] 吉华, 李彦, 肖世广. Linux下G代码解释器的设计与实现[J].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6, (12): 200-202.
[22] 吉华, 李彦, 王强, 朱达宇. 基于RTLinux的开放式软件PLC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5, (5): 48-51.
[23] 肖世广, 李彦, 吉华. Linux环境下基于Qt库的软件PLC开发系统[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07, 28(7): 1663-1666.
[24] 王伟, 闫康平, 田间, 吉华, 于江. 304和316L管材在两类模拟介质中的晶间腐蚀形貌[J]. 腐蚀与防护, 2007, 28(12): 628-629.
[25] 王强, 李彦, 吉华, 朱达宇. 基于RTLinux的软件PLC研究与实现[J].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05, (3): 56-58.
[26] 周密, 李彦, 苏爱林, 吉华. 基于Windows NT开放式数控系统实时扩展技术研究[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 (25): 201-204.
[27] 吉华, 邹正文, 罗光华. 基于PC的活塞压缩机实验测控系统设计[J]. 压缩机技术, 2004, (2): 35-36.
[28] 王伟, 吉华. 再谈高速走丝线切割机断丝原因的分析及对策[J]. 电加工与模具, 2003, (2): 18-21.
[29] 周密, 吉华, 李晓钟. 卷烟机电控系统改造中上位机监控软件开发. 第8届全国高校过程装备及控制工程专业校际学术会议, 西安, 2002.
[30] 吉华, 董宗玉, 陈匡民. 机械密封表面开槽工艺研究[C]. 第7届全国高校过程装备及控制工程专业校际学术会议, 成都, 2001.
[31] 吉华, 董宗玉, 陈匡民. 电化学抛光用于光刻工艺的研究[J]. 新技术新工艺, 2001, (1): 14-15.
[32] 吉华, 王伟, 田间. 钨钴硬质合金电化学蚀刻加工研究[J]. 表面技术, 2002, 31(5): 32-33.
[33] 吉华, 闫康平, 王贵欣. 过程装备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内容的探讨[J]. 化工高等教育, 2012, (4): 53-56.
[34] 吉华,陈志,伍云涛,钟月华.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教材编写后的几点认识[C]. 第14届全国高校过程装备及控制工程专业校际学术会议, 南昌, 2015.
[35] 吉华,罗光华,钟月华.从压缩机性能测试实验谈工科专业实验的设计[J]. 第11届全国高校过程装备及控制工程专业校际学术会议,太原, 2009.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6-17 10:14 , Processed in 0.082576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