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孙振宇: Ru单原子电催化还原氮气合成氨

[复制链接]

13

主题

19

帖子

2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30 08:46:3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00年前开发的Haber-Bosch工艺仍在工业中用于NH3的合成,但此方法需要高温、高压,反应过程中使用的氢气主要来自天然气的蒸汽重组,这大大增加了温室气体的排放。此外,NH3产率相当低,转化率通常低于15%。将N2电化学还原为NH3是一种潜在的合成途径,可以通过太阳能或风能提供动力,实现可持续的能源经济。然而,电化学氮还原存在两个主要问题:(1)过电位高(2)法拉第效率(FE)低(由于副反应氢析出反应(HER)的发生,尤其在水溶液中)。目前用于N2还原制备NH3所报道的催化剂(Au、Pt/C、Ru、Mo、Ag/Au、Bi4V2O/CeO2、Rh和Fe/CNT)种类有限。而且,大多数催化剂的反应动力学缓慢、催化性能低。因此设计具有较好选择性且高效的电催化剂,在低过电位下实现高FE和NH3合成速率具有重要意义。Ru被认为是第二代NH3催化剂,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表明,Ru的N2还原过电位低于工业常见的Fe基催化剂,但目前关于Ru用于电化学固氮方面的研究较少。

近日,北京化工大学孙振宇教授课题组与韩国科学技术院Yousung Jung教授和华南理工大学王海辉教授课题组合作,报道了通过协调辅助策略在N掺杂多孔碳中铆钉单原子Ru位点实现高效电化学固氮。该催化剂在-0.21 V(相对于可逆氢电极,RHE)下可获得较高的NH3产率(3.665 mgNH3 h-1 mg-1Ru)。进一步发现,加入ZrO2可显著抑制析氢反应的发生,在较低过电位(0.17 V)下该催化剂NH3法拉第效率高达21%,超过了许多报道的其他催化剂。本文作者还利用DFT计算进行了理论研究,推测具有氧空位的Ru位点是主要的活性中心,Ru位点可以稳定* NNH和增强N2吸附。相关研究成果以“Nitrogen Fixation by Ru Single-Atom Electrocatalytic Reduction”为题发表在Chem上。

总之,在N掺杂多孔碳上担载单原子Ru可实现高效催化水性环境中电化学固氮,在-0.21 V(相对于RHE)处获得较高且稳定的NH3产率(3.665 mgNH3 h-1 mg-1Ru)。加入ZrO2后,在较低的过电位下(0.17 V),可获得高达21%的NH3法拉第效率。这种优异的活性与Ru的小尺寸和ZrO2的促进作用(抑制HER)有关。DFT计算表明,N2还原反应主要发生在具有氧空位的Ru位点,其高催化性能可归因于1)降低了* NNH的生成自由能(低过电位),2)减弱了* H的吸附(高NRR/HER选择性),以及3)增强了N2的吸附(以引发NRR过程)。我们相信单原子催化为高效固氮提供了一种有潜力途径,值得进一步研究。

文献链接:“Nitrogen Fixation by Ru Single-Atom Electrocatalytic Reduction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6-6 16:03 , Processed in 0.085947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