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北京师范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黄祖洽院士

[复制链接]

19

主题

19

帖子

2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20 09:02: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黄祖洽,中国理论物理学家。1924年10月2日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1948年北京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1950年清华大学理论物理研究生毕业,同年8月被分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该所1953年改称物理所,1956年后改为中国原子能研究所,由科学院和二机部共同领导)作原子核理论研究。1953年开始从事反应堆理论研究,1955年11月至1956年6月去前苏联实习,在重水堆的理论计算中曾纠正苏方原设计中有关临界大小数据的错误。1958年领导并参与了核潜艇用反应堆的初步理论设计,同时也组织了其他一些类型反应堆的理论探索。1960年开始,领导一个“轻核理论”小组对氢弹理论进行预研,同年底开始半时在二机部九院兼职,参与原子弹设计中所需状态方程、中子输运、中子引爆装置等的理论研究及加强型弹的理论设计工作。1965年与“轻核理论”小组一起被调至核工业部九院理论部任副主任(后改北京九所副所长),参与氢弹的理论突破,并领导一些型号氢弹的理论设计。1980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同年被调至北京师范大学低能核物理研究所任教授兼所长,4年后改任名誉所长。曾兼任中国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第一、二届成员,《物理快报》主编。现兼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物理学报》及海外版顾问。作为“原子弹氢弹设计原理中的物理力学数学理论问题”的主要作者之一,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作为“中子和稀薄气体的非平衡输运和弛豫过程”的第一作者,获1991年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作为“浸润相变的研究”的第二作者,获1995年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96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进步奖。2001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党员。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北京师范大学师德标兵。2000年及2002年当选为北京师范大学最受本科生欢迎的十佳优秀教师。发表论文及专著等130余篇(种)。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5-23 15:52 , Processed in 0.081399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