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李良团队Nature Photonics 发文:零荧光热淬灭的钙钛矿量子点制备高效热稳LED

[复制链接]

56

主题

70

帖子

11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1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3-2 17:25:4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李良教授课题组与合作团队在Nature Photonics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Suppression of temperature quenching in perovskite nanocrystals for efficient and thermally stable light-emitting diodes”的研究论文。该工作中,李良教授团队报道了一种通过氟离子表面钝化实现钙钛矿纳米晶在室温到100℃范围荧光近乎零“热淬灭”的策略,所制备的LED电致发光器件也具有优异的抗“热淬灭”性能。
         李良团队近年致力于解决限制荧光半导体纳米晶(量子点)应用的“稳定性”瓶颈问题,在实现量子点稳定性提升及LED等应用推动方面取得一系列创新研究成果。钙钛矿量子点作为一种新型显示材料,具备优异的发光效率和色纯度,而且材料本身制备简单、成本低、易放大生产,成为照明显示领域基础和应用研究炙手可热的明星材料。然而钙钛矿量子点离子晶体的本征稳定性差对其应用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针对这一问题,李良团队先后提出二氧化硅“无水包覆”(J. Am. Chem. Soc. 2016, 138),硅铝氧化物复合包覆(Angew. Chem. Int. Ed. 2017, 56)和MOF封装(Nat. Commun. 2017, 8)等一系列提高钙钛矿量子点稳定性的包覆技术。2020年,团队巧妙利用多孔模板高温崩塌实现原位致密封装获得稳定性媲美陶瓷荧光粉的钙钛矿量子点,使钙钛矿量子点在LED芯片直接“on chip”封装应用成为可能,同时有利于传统的量子点背光膜摆脱对阻隔膜的依赖(Nat. Commun. 2020, 11, 31),引起了产业界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量子点LED电致发光器件作为下一代照明显示器件,成为科研及工业界的宠儿。钙钛矿量子点电致发光LED的效率和稳定性是决定其实现规模化商业应用的关键因素。当前,钙钛矿量子点的稳定性研究主要集中在水、氧或者光照等三个因素对其晶体结构以及发光效率的影响。然而,量子点在环境温度升高的情况下同样面临发光强度变弱的问题,即所谓的荧光“热淬灭”,这对实际应用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例如,量子点LED电视点亮时内部结构温度升高,如果量子点发生“热淬灭”,将导致电视屏幕色彩偏移、亮度减弱,严重影响用户体验。究其原因,是因为量子点晶体结构中热激活的缺陷活化能较低,当环境温度升高时,大量产生此类缺陷,从而捕获光生激子导致电子-空穴非辐射复合几率增大,最终致使量子点发光效率锐减以及发射波长偏移。在实际应用中LED电致发光器件在电场作用下因产生焦耳热其结点温度可达到85℃甚至更高, 因此拥有较好的抗热淬灭性能是钙钛矿电致发光LED实际应用的必要条件。
        有鉴于此,李良教授团队采用表面钝化策略,利用有机氟离子后处理钙钛矿量子点,首次实现环境温度处于100℃范围内量子点荧光性能近乎零淬灭。同时,以此量子点为发光层所制备的LED电致发光器件获得室温下19.34%的外量子效率,器件原位变温测试显示70℃环境温度范围内仍保持高于初始的80%的外量子效率,而无氟处理的样品则衰减至初始的10%。该研究表明氟离子的引入仅存在于量子点表面且形成Type-I结构,不仅钝化量子点表面缺陷,提高了量子点的荧光量子效率,为获得高性能器件提供可能;同时还极大提高热激活的缺陷活化能,降低激子被热活化缺陷捕获的概率,提高钙钛矿量子点荧光抗“热淬灭”性能,最终增强LED电致发光器件抗热性,拓宽了其未来商业化应用场景。
图  钙钛矿量子点钝化前后(a)电致发光器件结构,(b)荧光热淬灭实物图,(c)荧光量子效率及寿命,(d) 能带排布,(e) 局域态密度变化,(f)原子结构模拟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刘明明博士、万群博士,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汪华苗副教授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意大利米兰-比科卡大学Brovelli Sergio教授与李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no. 2017YFE01271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 21773155)、广东省重点研发项目(2019B010924001)、上海交通大学重点前瞻布局基金、上海市扬帆计划(19YF1422200)等基金支持。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6-021-00766-2
        荧光热淬灭视频链接:http://sese.sjtu.edu.cn/upload/file/file20210302085323.mp4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
        李良,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上海交通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06-2011年先后在法国原子能总署、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和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2011-2012年在荧光材料公司Intematix公司(美国)担任Senior Scientist。2012年通过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答辩,担任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研究员,2013年7月加入上海交通大学,同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长期从事半导体纳米晶(量子点)合成化学及其在照明显示以及环境污染物治理中应用的研究工作。已在Nature communication, Journal of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 Nature Nanotechnology, Chemistry of Matierials, Chemical Comunications, Small和ACS Nano等著名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工作已被国际期刊引用超过5540次,入选ESI高引论文7篇, H-指数=30,超百次引用论文13篇。应邀担任Nature Communications, Journal of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Advanced Materials等多种国际学术期刊审稿人。获授权欧盟(国际)专利2项,美国专利2项,中国专利14项。其中转让专利技术成果1项,并实现产品的工业化生产,2018年获上海交通大学“知识产权转化优秀个人”称号。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6-10 02:18 , Processed in 0.094602 second(s), 4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