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0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系周建斌

[复制链接]

282

主题

283

帖子

30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0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2-10 09:20: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姓名: 周建斌        性 别: 男         院 系: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办公电话: 02585428565        E-mail: zhoujianbin@njfu.com.cn
周建斌(1965年9月--),男,江西吉安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林产工业协会活性炭分会副秘书长、中国林学会林产化工分会活性炭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兵工学会活性炭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活性炭测试委员会常委。
长期从事生物质热解(能源)与炭材料的教学、研究与产业化工作,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948”引进项目、国家科技部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林业局示范项目及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等近30项。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主编参编出版专著教材5部、编写本科及研究生教材5部。申请及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8项,获省部级鉴定成果10项。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江苏省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
主要研究成果与产业化情况:(1)系统研究、提出能源自给型物理法和化学法活性炭清洁生产新技术理论并产业化,研究并实现了物理法炭、活化一体化技术,实现了活性炭能源自给及清洁生产,减少了活性炭生产中能源与原材料的消耗;系统研究改性生产各种专用活性炭产品技术,如木糖脱色专用活性炭、果糖专用活性炭等、溴氨酸专用活性炭技术、载银活性炭、纳米改性活性炭技术等;系统研究、提出活性炭(或竹炭)成型技术(工艺品)及日化用品技术并产业化;食用、药用及保健用活性炭、竹炭技术研究产业化。(2)系统研究了竹炭、竹醋液制备与产业化,重点研究竹炭、竹醋液深加工技术,同时研究并阐明了活性炭、竹炭吸附、释放负离子与红外保健的机理,开发了7大系列多种竹炭产品,形成了我国竹材加工的新兴产业,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3)根据国内外木炭、竹炭生产技术情况,开发了在正常生产条件下不消耗外加能源的热解生产工艺及设备,并建成了国内外首套年产3000吨木炭自动化生产线,配套多晶硅生产。(4)在国内外首次系统并已经进行了农林生物质同时生产炭(活性炭)、气(可燃气或发电)、液产品的研究与应用开发,实现了农林生物质材料高效、无公害、资源化利用,解决了农林加工废弃物(特别是农作物秸秆)造成的污染及资源浪费,并在徽、苏、宁、鲁、浙等地建厂投产。(5)结合热解工艺与技术,开展了炭化木新技术的研究与产业化工作。

一、主要论文、论著目录按以下方式排列:
论文:作者(按序全部列出)、题目、期刊名称、年份、卷(期)、页。
序号        作  者        题  目        期刊名称        年份        卷(期)        页  码
1        周建斌 叶汉玲 魏娟傅金和 张齐生        纳米TiO2改性竹炭和竹炭抑菌性能比较研究        林产化学与工业        2009        7(5)        21-24
2        周建斌 邓丛静
傅金和 张齐生        纳米TiO2改性竹炭吸附与降解空气中苯的研究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9        7(5)        1-5
3        周建斌 叶汉玲
张合玲 张齐生        生物改性竹炭对污水净化效果的研究        世界竹藤通讯        2009        7(5)        10-14
4        周建斌 张合玲 叶汉玲 邓丛静 张齐生        几种秸秆醋液组分中活性物质的分析        生物质化学工程        2009        43(2)        34-36
5        周建斌 张合玲 张齐生        KOH 改性活性炭对木糖液脱色性能的研究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9        35(3)        95-99
6        周建斌 邓丛静 程金波 张齐生        烯烃装置产生的污泥制备活性炭的研究        中国给水排水        2009        25(3)        67-69
7        周建斌 王双 邓丛静
张齐生        废弃中密度纤维板制备活性炭        化工环保        2009        29(4)        352-355
8        周建斌 邓丛静
傅金和 张齐生        竹炭负载纳米TiO2吸附与降解甲苯的研究        新型炭材料        2010        24(2)        131-135
9        周建斌 段红燕
李思思 刘应强        杨木炭胶合成型速燃炭的制备与燃烧性能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6(6)        257-261
10        周建斌 迟菲 秦恒飞        稻壳醋液的成分分析及抑菌、杀菌性能研究        林产化学与工业        2011        31(2)        63-68
11        方放 周建斌 杨继亮        稻壳炭提取SiO2及制备活性炭联产工艺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23)        184-191
12        邓丛静 周建斌
王 双 张齐生        竹炭/硅橡胶高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0        34(6)        129-132
13        段红燕 周建斌
李思思 刘应强 曾韬        玉米淀粉基可燃性胶黏剂的配方研究        生物质化学工程        2010        44(4)        29-33
14        秦恒飞 刘婷逢 周建斌        Na2S·HNO3改性活性炭对水中低浓度Pb2+吸附性能的研究        环境工程学报        2011        5(2)        306-310
15        项东升 秦恒飞 朱驯陈璐 曾韬 周建斌        改性糠醛渣基活性炭对水中Hg2+吸附性能的研究        林产化学与工业        2012        32(3)        33-37
著作:著者(按序全部列出)、书名、出版社、年份。
序号        著者        书名        出版社        年份
1        周建斌、高尚愚、周雄尊、李光华        木材热解与活性炭生产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3年
2        周建斌        生物质能源工程与技术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1年
3        蒋剑春、邓先伦、周建斌、
郑志锋、孙康、刘石彩        活性炭应用理论与技术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年
4        伍忠萌、张力平、罗青云、周建斌        林产精细化学品工艺学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2年
5        江亿、杨旭东、杨秀等、张齐生、周建斌、杨柳等        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年


四、第一主持省级以上科研项目情况
科研项目名称及编号        科研经费(万元)        项目来源、性质        项目开始时间        项目结束时间
1、畜禽粪便气化多联产利用技术与装备创制
        177        科技部863计划        2010        2012
2、呼吸式竹基纳米改性新材料制备工艺与性能        35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子课题        2006        2010
3、竹炭加工副产品循环利用技术研究        20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项目        2008        2010
4、活性炭清洁生产新技术研究与示范        172        国家林业局
林业公益性项目        2013        2015
5、秸秆直接气化多联产利用技术产业化示范        10        2011年江苏省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推进项目        2011        2012
6、A suitable alternative for firewood and charcoal production in Africa        15        The International
Network for Bamboo
And Rattan (INBAR)        2008        2011
7、环境净化用高吸附性能活性炭生产技术的引进        40        国家林业局
948引进项目        2005        2009
8、水质净化用竹炭基本性能试验方法        3        国际竹藤组织
全国竹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2009        2012

五、获得科研奖励情况
项目名称及编号        奖励名称及等级        颁奖单位        获奖时间
1、竹质工程材料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06年
2、竹炭生产关键技术、应用机理及系列产品开发        国家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09年
3、农作物秸秆高效利用新方法及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江苏省南京市
科技进步二等奖        江苏省南京市
人民政府        2006年
4、竹炭生产关键技术、应用机理及系列产品研制与应用        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浙江省人民政府        2007年
5、有机废弃物农业循环利用技术集成与示范应用        江苏省科技进步
三等奖        江苏省人民政府        2009年

六、省部级鉴定成果:
1、竹炭生产技术及产品应用开发研究        科技鉴定成果证书        福建省林业厅
闽鉴字〔2004〕第3号        2004年
2、生物改性竹炭对城市河道污水处理示范        科技鉴定成果证书        国家林业局
林科鉴字〔2006〕第1号        2006年
3、农作物秸秆高效利用新方法及关键技术的研究        科技鉴定成果证书        江苏省科技厅
苏科鉴字〔2006〕第138号        2006年
4、袋泡竹炭净化和营养保健剂        科技鉴定成果证书        国家林业局
林科鉴字〔2006〕第9号        2006年
5、竹炭的生产技术、应用机理及系列产品研制与应用        科技鉴定成果证书        浙江省科技厅
浙科鉴字〔2006〕第698号        2006年
6、利用烯烃装置产生的污泥制备活性炭研究        科技鉴定成果证书        江苏省教育厅
苏教鉴字〔2008〕第035号        2008年
7、农林生物质能源多联产综合利用技术及工程研究        科技鉴定成果证书        国家林业局
林科鉴字〔2009〕第07号        2009年
8、生物质活性有机液体肥料的研究        科技鉴定成果证书        国家林业局
林科鉴字〔2010〕第09号        2010年
9、新型秸秆气化多联产装置及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        科技鉴定成果证书        江苏省农业委员会
苏农科鉴字〔2011〕第48号        2011
10、稻壳同时制取炭、气、油、液产品的资源化综合高效利用        科技鉴定成果证书        安徽省科技厅
皖科鉴字〔2012〕第50号        2012年

七、获得授权发明专利情况
序号        专利名称        专利号        授权日期
1        用于农林生物质气化气体的干式净化系统        ZL201210078964.9        2014年2月10号
2        一种利用生物质气化固、液产物制备有机肥料及制备方法        ZL201110155814.9        2013年11月27日
3        一种竹炭慢回弹泡沫材料的制备方法        ZL2010252328.4        2012年4月18日
4        杨木速燃炭的制备方法        ZL200810244085.2        2011年12月7日
5        一种炭化竹砧板的制造方法        ZL200910028629.6        2010年11月10日
6        含有竹炭的净化和营养保健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ZL200610011317.0        2009年7月1日
7        烯烃装置污泥制备活性炭的方法        ZL200810235266.9        2010年12月22日
8        一种含生物质活性提取成分的有机液体肥及其制备方法        ZL201010106874.7        2011年12月21日
9        用于竹材炭化的加热炉、釜体、炭化系统及炭化工艺方法        ZL200610003555.7        2010年1月20日
10        用于农林生物质材料热解气体的气液分离净化系统        ZL200910032957.3        2010年12月29日
11        用于农林生物质材料气化的炉排式气化炉        ZL200910032956.9        2013年3月20日
12        用农作物秸秆制取秸秆炭和秸秆醋液的方法
ZL200410014451.7        2006年3月
13        纳米改性炭光催化吸附、杀菌材料
ZL200310112754.8
2006年9月
14        一种农作物秸秆同时制取炭、气、液产品的方法及应用        200710190676.1

15        纳米改性竹炭贝雕及其制作方法        200810244767.3

16        竹炭基高导电橡胶的制备方法        200810244769.2

17        废弃食用菌菌棒制备活性炭的方法        200910033103.7

18        一种炭化竹筷的制备方法
200810244768.8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28

帖子

3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0
沙发
发表于 2018-12-18 13:14:41 | 只看该作者
11月14日至16日,第六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在长沙举行。此次大会由中国林学会及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承办,共有2300多名领导、专家学者、教师及研究生代表参会,其中我院新能源系主任周建斌教授和马欢欢老师带领4名研究生参加了此次会议。
在大会开幕式上,中国林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幸良宣读了第九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和第七届梁希科普奖的评选结果,我校为第一完成单位、周建斌教授为第一完成人的“林农剩余物气化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荣获第九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一等奖。此外,在开幕式上共邀请了5位专家做主旨报告,周建斌教授受邀进行了以“林农剩余物气化多联产关键技术创新研究及产业化应用”为主题的报告,就如何通过生物质气化多联产的方式利用林农剩余物以及其产业化集成创新,与参会代表做了充分的交流及探讨。
新能源系研究生代表参加了S5林产化工分会场的学术专题会议,提交了会议论文和学术墙报,其中马欢欢老师制作的学术墙报在学术展示中荣获二等奖,展示学术成果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6-10 00:41 , Processed in 0.084830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