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闫东鹏课题组:氢键共晶组装方法设计制备出两种同构的氢键分子共晶材料

[复制链接]

92

主题

103

帖子

11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1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9-21 15:49:0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光驱动机械智能响应材料因其在分子机器,人造肌肉和仿生学的潜在应用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然而,如何基于同一分子实现可控的光驱动晶体宏观运动仍面临很大的挑战。近期,化学学院闫东鹏教授研究组通过氢键共晶组装方法,选择同一主体分子4-(1-萘乙烯)吡啶,设计制备出两种同构的氢键分子共晶材料,并对它们各自表现出的宏观动态光机械响应和静态光子学特征进行深入研究。
图1. 4-(1-萘乙烯)吡啶分别与两种共组装单元 2,3,5,6-四氟苯甲酸,2,3,5,6-四氟-4-羟基苯甲酸形成的分子共晶以及表现出的不同光刺激响应行为。
       在紫外光照射下,4-(1-萘乙烯)吡啶和2,3,5,6-四氟苯甲酸形成的共晶表现出快速的宏观跳跃及运动的行为,光照时间和晶体尺寸影响光敏反应的快慢;而对于4-(1-萘乙烯)吡啶和2,3,5,6-四氟-4-羟基苯甲酸共晶,光照后晶体依然完好无损,发射波长及强度并未改变。在365nm 激光照射下呈现明显的偏振各向异性以及光波导效应。作者对两种同构型的晶体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光学特征进行了晶体结构研究发现,4-(1-萘乙烯)吡啶和2,3,5,6-四氟苯甲酸共晶因为光照过程中促使4-(1-萘乙烯)吡啶发生[2+2]环加成反应,而4-(1-萘乙烯)吡啶和2,3,5,6-四氟-4-羟基苯甲酸结构中,强O‒H…O氢键牢牢限制和锁住4-(1-萘乙烯)吡啶分子运动,此外,后者共晶里的氢键占15.3% 明显高于前者(11.4%)。因此,通过选择合适共晶组装单元构筑氢键分子晶体为今后设计可控的光机械和光子材料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也为开发出更多的光制动器和光子能量转换晶态材料打开新思路。
图2. (4-(1-萘乙烯)吡啶)与2,3,5,6-四氟-4-羟基苯甲酸共晶和(4-(1-萘乙烯)吡啶)和2,3,5,6-四氟-苯甲酸共晶不同的氢键作用力。
       这一工作近期发表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研究得到了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英国皇家学会牛顿高级学者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等课题资助,文章的通讯作者为闫东鹏教授,第一作者是化学学院博士生李树珍,博士生路博和方晓雨参与了该项工作。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02/anie.202009714
       Shuzhen Li, Bo Lu, Xiaoyu Fang, and Dongpeng Yan*, “To Jump or Not”: Manipulating Light-induced Dynamic Macro-movement and Static Photonic Properties within 1D Isostructural Hydrogen-bonded Molecular Crystals, Angew. Chem. Int. Ed. 2020,         DOI:10.1002/anie.202009714


      文章来源:北京师范大学
       闫东鹏,于2007年和2012年在北京化工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和工学博士学位。2012年7月留校任教,被聘为副教授。2011年和2013年先后在剑桥大学化学系和伦敦大学学院药学院从事访问学者研究。2014年受聘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无机超分子化学,自组装有序功能薄膜,分子共晶材料的功能调控等。近5年来,以通讯联系人在Nature Commun.、Angew. Chem. Int. Ed.、Adv. Funct. Mater.、Chem. Sci.、Mater. Horiz.、Nano Energy、Small等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他引3200余次,H-index 38(IF>5的论文60余篇,20篇被期刊推选为文章封面或插图)。相关工作被Nature Chemistry、Nature China和ACS Noteworthy Chemistry以“News and Views”和“Research Highlight”进行评论和报道。担任无机和结构化学领域学术丛书“Structure and Bonding”第166卷Photofunctional Layered Materials共同卷主编,我国《应用化学》和《中国化学快报》等期刊青年编委。授权美国发明专利2项,国家发明专利18项。获得了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第20届中国专利奖,北京市科技新星和北京市自然基金优秀青年人才,以及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北京市高校成才表率,北京市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科技社团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6-16 11:07 , Processed in 0.088530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