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8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课题组] 清华大学化学系王立铎

[复制链接]

65

主题

93

帖子

10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5-20 08:43:1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王立铎 博士 教授
出生年月: 1956 年 3 月
通讯地址:北京市清华大学化学系, 100084
Tel: +86-10-62788802    Fax: +86-10-62795130
E-mail: chldwang@mail.tsinghua.edu.cn
教育背景
1992.4 - 1995.3 日本名古屋大学材料功能工学科获博士学位
1990.10 - 1992.3 日本名古屋大学材料功能工学科 联合培养
1988.9 - 1990.10 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博士生
1985.9 - 1988.7 山东工业大学(现山东大学)第二机械系 获硕士学位
1978.3 - 1982.1 山东工业大学(现山东大学)第二机械系 获学士学位
工作履历
2005.12 - 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
2000.8 - 2005.12 清华大学化学系 副教授
1998.7 - 2000.6 香港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系 Research Associate
1997.6 - 1998.6 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 Visiting Scholar
1995.6 - 1997.5 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博士后
1982.2 - 1985.7 济南第四机床厂 助理工程师
研究领域
高效率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的化学稳定性及其调控的研究;
量子点/染料复合敏化与界面修饰及其电池器件光伏特性的研究;
柔性有机发光显示器件薄膜结构与性能及其稳定性的研究;
含氟聚合物薄膜的干法制备、结构表征及其在有机光电子器件中作用机制的研究;
有机无机半导体多层膜及其光电子特性的研究。

学术成果
5篇代表性论文:
1.       Li WZ, Fan JD*, Mai YH, Wang LD*. Aquointermediate Assisted Highly-Orientated Perovskite Thin Films toward Thermally Stable and Efficient Solar Cells.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2016, DOI:10.1002/aenm.201601433.
2.       Li WZ, Fan JD*, Li JW, Mai YH, Wang LD*. Controllable Grain Morphology of Perovskite Absorber Film by Molecular Self-Assembly toward Efficient Solar Cell Exceeding 17%.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15, 137, 10399-10405.
3.       Niu GD, Guo XD, Wang LD*, Review of recent progress in chemical stability of perovskite solar cells.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2015, 3, 8970-8980.
(SCI热点论文和高被引论文)
4.       Niu GD, Li WZ, Meng FQ, Wang LD*, Dong HP, Qiu Y. Study on the stability of CH3NH3PbI3 films and the effect of post-modification by aluminum oxide in all-solid-state hybrid solar cells.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2014, 2, 705-710. (SCI热点论文和高被引论文)
5.       Li WZ, Dong HP, Wang LD*, Li N, Guo XD, Li JW, Qiu Y. Montmorillonite as bifunctional buffer layer material for hybrid perovskite solar cells with protection from corrosion and retarding recombination.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2014, 2, 13587-13592. (SCI高被引论文)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主题

93

帖子

10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01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8-5-20 08:44:24 | 只看该作者

清华大学王立铎Adv. Energy Mater.: CsPb1-xSnxIBr2 钙钛矿电池—实现效率和稳定性“双赢”

短短几年内,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已经从3.8% 跃升至目前的22.7%。但是由于有机离子易挥发易分解等问题,严重影响器件的稳定性,制约着其进一步发展。相比之下,无机钙钛矿因其优异的稳定性成为研究者们的关注热点。CsPbI3-xBrx因其较低的相转变温度,带隙可调,相稳定的优势,是目前无机钙钛矿电池的常用材料,但是光照条件下容易相分离,形成I和Br的富集区,进而导致器件性能的下降。在该研究中,作者采用Sn取代部分Pb,使用一步反溶剂方法在150℃下制备CsPb1-xSnxIBr2钙钛矿薄膜,显著提高了钙钛矿相稳定性和光稳定性。

近日,清华大学王立铎教授和华盛顿大学Alex K.-Y. Jen教授、Zhu Zonglong 博士,清华大学博士生李楠(第一作者)等人使用一步法制备了一系列CsPb1-xSnxIBr2钙钛矿薄膜,禁带宽度在2.04-1.64eV范围内可调,其中使用CsPb0.75Sn0.25IBr2钙钛矿薄膜制备的太阳能电池Voc高达1.21V,最高光电转换效率为11.53%,相较于CsPbIBr2,钙钛矿相稳定性和光稳定性有了显著提高。相关成果以题为“Inorganic CsPb1-xSnxIBr2 for Efficient Wide-Bandgap Perovskite Solar Cells”发表在Adv. Energy Mater.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6-4 19:44 , Processed in 0.087365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