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4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科院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蒋兴宇

[复制链接]

115

主题

136

帖子

18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8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9-13 09:24:3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姓    名:蒋兴宇        
性    别:男
职    务: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研究室副主任        
职    称:研究员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条11号
邮政编码:100190        
电子邮件:xingyujiang(AT)nanoctr.cn        
蒋兴宇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院大学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0年)
  北京市纳米生物医学工程技术中心
  中国科学院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
  邮箱:xingyujiang(AT)nanoctr.cn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条11号
  ●教育背景
  1999年-2005年 美国哈佛大学化学系美国两院院士George Whitesides教授实验室(博士论文及博士后研究,软刻蚀微技术在生物中的应用:用自组装单层膜控制动物细胞的黏附和迁移;在微流通道中进行对抗体的定量生物检测等)
  1997年-1999年 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系Mrksich教授实验室
  (本科论文研究,有机合成)
  ●工作经历
  2009年-至今: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05年-至今: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微纳米结构的非常规制备;微纳米结构在细胞生物学研究及生物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研究兴趣
  表面化学;微流控;微纳加工、细胞生物学;生化检测
  ●期刊编委
  2014年-至今 《Nanoscale》副主编 (英国皇家化学会期刊)
  2014年-至今 《生命科学仪器》编委
  2010年-2013年 《Nanoscale》编委 (英国皇家化学会期刊)
  2009年-至今 《生物物理学报》编委
  ●学术兼职
  2015年-至今 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第一、二届理事会理事
  2014年-至今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临床检验装备技术资深专家委员会委员
  2014年-至今 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工作者委员会委员
  2014年-至今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纳米材料与器件分会首届理事会理事
  2012年-至今 哈尔滨工业大学兼职教授
  2011年-至今 华东理工大学兼职教授
  ●主要获奖
  2016年 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
  2016年 中国生物材料学会青年科学家奖
  2015年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黄家驷生物医学工程奖
  2015年 亚洲化学联合会杰出青年化学家奖(分析化学)
  2015年 第一届“中国青年分析化学家奖”
  2015年 政府特殊津贴
  2014年 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014年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结题优秀
  2013年 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2012年 中科院“百人计划”终期评估优秀
  2012年 “Scopus寻找青年科学之星”材料科学青年科学之星成就奖
  2011年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CAIA)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11年 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
  2011年 《南方周末》青年科学领袖
  2010年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2008年 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2008年 中国化学会~约翰威立出版公司青年化学论文奖
  2008年 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青年优秀论文奖
  2007年 国际“人类前沿科学计划”奖励资助
简历:
蒋兴宇于1999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取得化学学士学位,于2004获得美国哈佛大学化学博士学位。其后在哈佛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在哈佛期间师从George Whitesides教授。2005年开始在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工作,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8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2010年获得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基金。2007年获得“人类前沿科学项目”青年科学家奖,2011年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 2013年获中组部“万人计划”拔尖青年人才,2014年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2015年获得第一届中国青年分析化学家奖,亚洲化学联合会杰出青年化学家奖及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黄家驷生物医学工程奖,2016年获得中国生物材料学会青年科学家奖,入选皇家化学会会士。发表论文180余篇,发明专利100余项。研究领域是微纳米尺度材料的制备以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研究方向主要包括:1)基于纳米尺度材料的生物化学分析;2)微流控芯片的研制和生物应用研究;3)与疾病相关的细胞生物学的研究;4)自动化分析仪器研制。目前任《Nanoscale》副主编,任《生物物理学报》、《生命科学仪器》等期刊编委。
蒋兴宇研究员课题组
中文主页:http://www.nanoctr.cn/xingyujiang/
英文主页:http://english.nanoctr.cas.cn/xingyujiang/home/
                http://english.edu.nanoctr.cas.c ... 0150210_279679.html
研究领域:
        纳米生物医学
代表论著:
  10.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gold nanoparticles with small molecules for biochemical analysis, Chen YP, Xianyu YL, Jiang XY, Accounts Chem Res, 50(2), 310-319. (2017).
  9. Polyvinylpyrrolidone-polyethyleneglycol modified silver nanorods can be a safe, non-carrier adjuvant for HIV vaccine, Liu Y, Balachandran YL, Li D, Shao Y, Jiang XY, ACS Nano, 10(3), 3589-3596. (2016).
  8. Nanocrystalline cellulose improves the biocompatibility and reduces the wear debris of 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 via weak binding, Wang SW, Feng Q, Sun JS, Gao F, Fan W, Zhang Z, Li XH, Jiang XY, ACS Nano, 10(1), 298-306. (2016).
  7. Microfluidic synthesis of rigid nanovesicles for hydrophilic reagents delivery, Zhang L, Feng Q, Wang JL, Sun JS, Shi XH, Jiang XY. Angew Chem Int Ed, 54(13), 3952-3956. (2015).
  6. Tunable rigidity of (polymeric core)-(lipid shell) nanoparticles for regulated cellular uptake, Sun JS, Zhang L, Wang JD, Feng Q, Liu DB, Yin QF, Xu DY, Wei YJ, Ding BQ, Shi XH, Jiang XY, Adv Mater, 27(8), 1402-1407. (2015).
  5. Point-of-care biochemical assays using gold nanoparticle-implemented microfluidics, Sun J, Xianyu YL, Jiang XY, Chem Soc Rev, 43(17), 6239-6253. (2014).
  4. Tuning the composition of AuPt bimetallic nanoparticles for antibacterial application, Zhao Y, Ye C, Liu W, Chen R, Jiang XY, Angew Chem Int Ed, 53(31), 8127-8131. (2014).
  3. Identification of bacteria in water by a fluorescent array, Chen WW, Li QZ, Zheng WS, Hu F, Zhang GX, Wang Z, Zhang DQ, Jiang XY, Angew Chem Int Ed, 53(50), 13734-13739. (2014).
  2. Synergy of non-antibiotic drugs and pyrimidinethiol on gold nanoparticles against superbugs, Zhao YY, Chen ZL, Chen YF, Xu J, Li JH, Jiang XY, J Am Chem Soc, 135(35), 12940-12943. (2013).
      1. Copper-mediated amplification allows readout of immunoassays by the naked eye, Qu WS, Liu YY, Liu DB, Wang Z, Jiang XY, Angew Chem Int Ed, 50(15), 3442-3445. (2011).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作为项目/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科院“百人计划”等。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主题

262

帖子

33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38
沙发
发表于 2018-12-13 08:59:27 | 只看该作者

在天然组织中,各种不同的细胞以高度规范的方式组装和协作。那么,我们是否也可以在体外复制这样的精细结构和功能呢?从化学的角度考虑,细胞和细胞外基质可以被认为是组织工程中化学合成反应的底物,而微流控芯片则像一座微型的“生物工厂”,可以生产多种不同的组织或器官。微流控芯片上的各种理化因素可以被认为是催化这些生物合成反应的“催化剂”,通过降低合成反应的活化能有效加速这些合成反应的进行,精确地调控一系列细胞行为,包括细胞粘附、迁移、生长、增殖、分化、细胞-细胞相互作用和细胞-基质相互作用等。因此,在微流控芯片这个生物工厂中,各种各样合成反应将底物材料(细胞和细胞外基质)以非线性的方式变成产物(组织)。通过精细地组织这些底物材料和控制产物的活性,微流控芯片不仅可以合成组织,还可以重现生理和病理生理过程,比如免疫响应、血管再生、伤口愈合和肿瘤转移。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微流控纳米生物课题组蒋兴宇在Acc. Chem. Res.上,发表了题为"Synthesizing Living Tissues with Microfluidics"的综述。在这篇综述中,作者借用化学学科中“合成”的概念,来描述如何利用微流控芯片来“合成”人造组织。目前,科学家已经利用微流控芯片合成了各种各样的组织。文章总结了该课题组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组利用微流控芯片通过“逐步合成法”和“一步合成法”,以前所未有的精度和速度制备了多种目标组织的研究工作。通过优化组织合成条件,利用“逐步合成法”可以制备具备多层结构的组织,比如血管;而利用“一步合成法”可以制备功能性三维组织结构,比如神经网络等。基于这些研究,许多生理病理过程,比如伤口愈合、肿瘤转移和动脉粥样硬化等过程的机理可以得到深入研究。这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组织合成”系统为未来的基础研究和生物医药应用提供了技术基础和思路。

在这篇综述中,作者强调了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组织合成的概念,并总结了近年来通过微流控芯片技术来合成组织的相关进展。文章总结了利用微流控芯片以前所未有的精度和速度制备了目标组织。通过利用和优化这些组织合成条件,“逐步合成法”可以制备多层组织,比如血管;“一步合成法”可以制备功能性的三维组织结构,比如神经网络等。基于这些研究,许多生理过程,比如伤口愈合、肿瘤转移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可以得到深入研究。这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组织合成”系统为未来基础研究和医药应用中的人造组织提供了技术基础。

Synthesizing Living Tissues with Microfluidics

(Acc. Chem. Res., 2018, DOI: 10.1021/acs.accounts.8b004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33

帖子

3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9
板凳
发表于 2018-12-27 14:37:03 | 只看该作者
蒋兴宇Angew.:β-片肽的分子设计用于疾病的综合分析
分子间作用力对肽的构象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人们对于分子间力对肽构象的作用仍然知之甚少。Cao等人发现芳香物之间的交互作用会驱动肽形成β-片。通过人为地控制β-片的快速组装,实验开发了一个综合分析系统可以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来满足床旁快速检测(POCT)和实验室测试的要求。相对于传统的肺炎支原体诊断,该多模态分析系统可以完全消除误诊并且将线性范围扩大三倍,这两点对于治疗的指导来说都至关重要。这项工作不仅说明了分子间作用力在推动β-片肽形成过程中的确切角色,也提供了一个构建综合分析疾病诊断的新方法。

Cao H Y, Wang Y Y, et al. Molecular Design of β-Sheet Peptide for Multi-Modal Analysis of Disease[J].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18.
DOI: 10.1002/anie.201809716
http://dx.doi.org/10.1002/anie.2018097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6-16 14:29 , Processed in 0.092765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