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刘生忠课题组在二维钙钛矿单晶探测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复制链接]

23

主题

59

帖子

7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7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5-20 17:03:2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太阳能研究部薄膜硅太阳电池研究组研究员刘生忠与陕西师范大学合作,在二维钙钛矿单晶探测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结果发表在Cell姊妹刊Matter上。
  二维(2D)层状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和光电性能,与三维(3D)钙钛矿相比,其具有较好的应用性能,尤其在(001)平面上制备光探测器的应用方面,二维(2D)层状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具有较好的光探测性能。但是,特定晶面的优异性能不仅无法从随机取向的微晶薄膜获得,甚至无法利用微晶薄膜进行提取。因此,如何生成出具有取向的大尺寸高质量二维钙钛矿单晶成为深入研究各向异性的光电探测性能的难点。
  为解决上述问题,该研究团队巧妙地利用溶液表面张力,开发了一种表面能控制结晶的新方法,成功生长了大尺寸2D(PEA)2PbI4钙钛矿单晶,该单晶的边长可达36毫米。所得单晶不仅有优异的光探测性能,而且各个晶面还具有各向异性的光电性能。实验表明,在(001)晶面上制备的光电探测器的响应率高达139.6A/W,外量子效率为37719.6%,探测率为1.89×1015cmHz1/2/W,此外,其还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τrise=21μs,τdecay=37μs)。
  该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究与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础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1项目、长江学者创新团队等的资助。
大连化物所等在二维钙钛矿单晶探测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刘生忠教授简介:刘生忠教授1992年在美国西北大学获博士学位。先后在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英国BP Solar公司、美国United Solar公司等从事研究工作。现全职回国工作,任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和陕西师范大学教授。研究领域包括纳米材料、薄膜材料、太阳能光伏材料、电光薄膜的电化学沉积和光伏技术的开发、放大和生产。多项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Nature》和《Angew. Chem.》等刊物上,现已经申请专利的、在美国专利局网站可查到的发明文献有六十余项。刘教授的研究技术多项指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中“透明太阳能薄膜电池”被称为是“世界最佳发明奖”(R&D 100奖)。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6-16 14:16 , Processed in 0.090769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