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李满荣教授团队在极端条件磁电材料精准预测和合成方面取得进展

[复制链接]

94

主题

122

帖子

15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7 08:00:1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高温高压极端条件制备方法作为一种特殊的研究手段,在物理、化学、地质学及材料合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物质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其原子/分子间距离将缩短,相互作用会显著增强,原子内层电子可参与成键,原有的结构会被破坏,从而导致结构相变,改变物质的电磁相互作用状态,带来更多奇特的物理性能。如2015年,德国科学家M. I. Eremets等人发现H2S在90 GPa,203K时具有高温超导特性;[1] 2019年,德国马普化学所Drozdov团队报道了在170 GPa的条件下镧氢化合物在250 K时变为超导体;[2] 2020年美国科学家Ranga P. Dias等人在267 GPa观测到一种氢化物材料在288 K产生了室温超导现象;[3] 2017年Isaac Silvera等在495 GPa的条件下首次观测到金属氢化合物等。[4] 高温高压合成方法得到了愈来愈多科研工作者的亲睐。异常钙钛矿材料是一类新型的磁、电多功能材料,然而,由于高畸变结构(小容忍因子t)的限制,此类化合物一直十分稀缺。近年来得益于高温高压技术的应用,越来越的异常钙钛矿材料才得以进入到人们的视野。
        传统的高温高压制备采用试错法,需要大量的重复实验,过程繁琐,研发周期长,资源消耗较大。在极端制备条件下实现特定结构的异常钙钛矿材料的精准合成,对于开发新材料、新性能领域有重要的意义。异常钙钛矿材料多为亚稳态,升降压过程中物质会发生丰富的结构变化,因而精确控制实验条件,材料经过合适的高温高压后淬火截留,再回到常压状态会获得的期望的物相,至关重要。因此,具有导向性地通过高温高压方法开发新材料、获得新性能对于缩短材料的研发周期,降低实验成本具有重要的价值。近年来,随着计算能力的大幅度提升,采用大数据挖掘和高通量计算的方法加速新材料的发现成为了可能。
       近日,中山大学化学学院李满荣教授团队通过大数据挖掘和高通量计算,在极端条件下实现异常钙钛矿物相精准合成方面取得了进展。作者采用大数据驱动高通量计算,预测了一种新型R3相极性磁体Co3TeO6,并通过实验在5 GPa,1123 K下精准合成了该极性磁体。相关成果以“Data-driven computational prediction and experimental realization of exotic perovskite-related polar magnets”为题发表在npj Quantum Mater. (2020, 5, 92)。大数据检索高通量计算的流程图如图1a所示:作者以异常钙钛矿A3TeO6为例,计算了A位为Mg、Mn、Fe、Co、Ni、Cu、Zn时A3TeO6随制备压力变化时的相结构变化情况,再以Co3TeO6为例,进行实验的验证。
图1. a. 大数据高通量计算流程图;b. A位为不同元素的A3TeO6随压力变化时的结构变化
       Co3TeO6的常压相属于非极性C2/c空间群,其反铁磁转变温度为TN ~30 K。理论预测表明,当制备压力高于5 GPa时,Co3TeO6将转变为极性R3相(记为HP-CTO),其估算的铁电畴反转能垒和已报道的同类材料相当,是潜在的多铁性材料。随后,作者在5 GPa,1123 K制备条件下精准合成极性磁体HP-CTO。HP-CTO在为T1 ~ 24 K和T2 ~ 58 K存在两个磁转。在T2转变点以下的M-H曲线(5和50 K)呈现复杂的变磁性相应。粉末中子衍射实验结果表明HP-CTO在T2转变温度以下着c轴方向的螺旋磁序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变温粉中子衍射测定HP-CTO在5和45 K下的磁结构
        作者进一步表征了样品的电、磁和磁电耦合性能,HP-CTO在T2 ~ 58 K处,出现本征的介电常数异常峰(图3b)。极化强度在T2以下开始增加,但极化方向并不随极化电场的反向而反向(图3c),表明HP-CTO具有热释电性,而非铁电性。同时,HP-CTO表现出来源于磁致伸缩的电极化与磁场的耦合作用。作者根据磁性能和电性能测试结果,绘制出HP-CTO的磁电相图(图3g)。
图3. HP-CTO的磁电耦合性能和磁电相图
      计算辅助识别新材料的最终目的是结合晶体结构及特定性能,在复杂条件下预测稳态(亚稳态)化合物,特别是难以通过常规实验获得的化合物,实现结构和性能导向的精准合成,加速新材料的发现进程。大数据挖掘和高通量计算能够快速预测稳定的晶体结构,为寻找具有最佳性能的材料提供高效的搜索。该工作验证了大数据挖掘和高通量计算方法可以应用于指导新型异常钙钛矿材料的设计与合成,为研究具有优异电、磁性能的异常钙钛矿材料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后期工作有望拓展到其他体系,并在化学空间扫描计算,训练数据,发展高自由度的机器学习方法,建立相应的材料基因库。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35-020-00294-2
       该工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NSFC-21875287, 21801253, 11804404)、广东省创新创业团队计划(2017ZT07C069)支持。

       主要合作者贡献
       东南大学董帅教授课题组参与了高通量计算的研究。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NIST)黄清镇老师,中国散列中子源何伦华、陈洁老师指导了中子衍射数据的收集。俄罗斯斯科尔科沃科学技术研究院的Alexandra A. Savina和 Artem M. Abakumov完成了磁结构的解析。德国科隆大学Christoph P. Grams和 Joachim Hemberger完成了磁介电和磁电性能的测试。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Mark Croft和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Steven Ehrlich和Syed Khalid完成了XANES的测试与分析。北京理工大学洪家旺教授和王学云副研究员并完成了PFM测试。中山大学材料学院黄丰教授和王彪博士完成了Co3TeO6前驱体的制备和样品稳定性能的测试。
       参考文献
       Drozdov A P, Eremets M I, Troyan I A, et al. Conventional superconductivity at 203 kelvin at high pressures in the sulfur hydride system[J]. Nature, 2015, 525(7567): 73-76.
       Drozdov A P, Kong P P, Minkov V S, et al. Superconductivity at 250 K in lanthanum hydride under high pressures[J]. Nature, 2019, 569(7757): 528-531.
       Snider E, Dasenbrock-Gammon N, McBride R, et al. Room-temperature superconductivity in a carbonaceous sulfur hydride[J]. Nature, 2020, 586(7829): 373-377.
       Dias R P, Silvera I F. Observation of the Wigner-Huntington transition to metallic hydrogen[J]. Science, 2017, 355(6326): 715-718.
       ABSTRACT
       Rational design of technologically important exotic perovskites is hampered by the insufficient geometrical descriptors and costly and extremely high-pressure synthesis, while the big-data driven compositional identification and precise prediction entangles full understanding of the possible polymorphs and complicated multidimensional calculations of the chemical and thermodynamic parameter space. Here we present a rapid systematic data-mining driven approach to design exotic perovskites in a high-throughput and discovery speed of the A2BB’O6 family as exemplified in A3TeO6. The magnetoelectric polar-magnet Co3TeO6, which is theoretically recognized and experimentally realized at 5 GPa from the six possible polymorphs, undergoes two magnetic transitions at 24 and 58 K and exhibits helical spin structure accompanied by magnetoelastic and magnetoelectric coupling. We expect the applied approach will accelerate the systematic and rapid discovery of new exotic perovskites in a high-throughput manner, and can be extended to arbitrary applications in other families.


         文章来源:中山大学
         李满荣博士,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中山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以来致力于新型多功能材料,特别是极端(高温高压)条件下材料的合成和性能研究,如磁电和量子信息材料的理论设计和合成表征,以及结构与性能关系、基于计算模拟的性能优化、新材料开发以及产业化等方面的研究。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基于自旋电子学(Spintronics)的多铁性(multiferroic)材料,磁电(magnetoelectric)材料,磁性半金属(magnetic half-metal)材料、以及巨磁阻 (CMR)材料,强关联体系,量子自旋液体(QSL),新型铁电光伏以及光电催化材料等。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Nat. Commun.、Adv. Mater.、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等期刊发表论文80多篇。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6-1 08:09 , Processed in 0.107991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