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1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胶体、界面与化学热力学实验室刘鸣华

[复制链接]

120

主题

142

帖子

19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9-15 09:39:5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刘鸣华,198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1986-1988年南京大学研究生院,1988年10月年国家教委公派赴日留学,1988-1994年日本埼玉大学学习, 1994年获得博士学位。1994-1997年, 1997-1998年分别在日本理化研究所,东京农工大学做博士后研究。1998年2月回国在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1999年4月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任研究员。2013年6月任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


刘鸣华
简介
出生年月:1965年12月
现在状况: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学习和工作简历
1982.09-1986.07  南京大学化学系学习
1986.07-1988.10  南京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
1988.02-1988.09  国家教委公派第7届赴日留学预备校研究生,在东北师范大学接受日语培训。
1988.10-1994.03  在日本埼玉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于1994年3月取得博士学位, 导师:福田清成,Fukuda Kiyoshige教授)。
1994.04-1997.07  日本科学技术厅理化学研究所,基础科学特别研究员
1997.08-1998.01  东京农工大学
1998.02-1999.03  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99.04-现在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
手性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在生命科学、制药以及材料科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除了分子层次的手性以外,分子以上层次的手性问题研究正在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随着自组装技术的发展,通过一些非共价的弱相互作用力也能构建手性的立体结构。这种结构可以使得原本不具备手性的分子或发色团在一定条件下表现出手性信号,或者可以使原有的手性通过一定的聚集形态以非线性的方式得以放大,这便是超分子手性,是手性科学研究中的一个新方向。我们课题组首先围绕着"超分子手性如何从无到有"这一基本科学问题,探索了多层系自组装结构中超分子手性的产生,传递,放大,探索了超分子手性的调控规律,并进一步尝试性的探求了超分子手性在手性开关,手性识别,不对称催化等方向的应用。  此外,还深入研究了在胶体与界面体系中多层次有序结构的可控组装及功能化。
1.界面组装体的超分子手性研究-从非手性分子到手性组装体
2.基于新型两亲分子(bolaamphiphile, gemini amphiphile)的组装
3.生物分子的组装与功能化
4.有机凝胶与软物质材料研究
2017年论文
1. Linjia Su, Song Hu, Li Zhang, Zhuoran Wang, Weiping Gao, Jing Yuan*, Minghua Liu*, "A Fast and Efficient Replacement of CTAB with MUA on the Surface of Gold Nanorods Assisted by a Water-Immiscible Ionic Liquid",small, 2017, 13, 1602809.
2. Ziqian Xue, Pingping Huang, Tiesheng Li*, Pengxiao Qin, Dan Xiao, Minghua Liu*, Penglei Chenb and Yangjie Wu*, "A novel "tunnel-like" cyclopalladated arylimine catalyst immobilized on graphene oxide nano-sheet", Nanoscale, 2017, 9, 781-791.
3. Jianlei Han, Jing You*, Xianggao Li, Pengfei Duan*, Minghua Liu*, "Full-Color Tunable Circularly Polarized Luminescent Nanoassemblies of Achiral AIEgens in Confined Chiral Nanotubes", Adv. Mater.2017, 1606503.
4. Yan Meng, Jian Jiang*, Minghua Liu*, "Self-assembled nanohelix from a bolaamphiphilic diacetylene via hydrogelation and selective responsiveness towards amino acids and nucleobases", Nanoscale, 2017, 9, 7199-7206.
5. Wanying Lei, Gang Liu*, Jin Zhang*, Minghua Liu*, "Black phosphorus nanostructures: recent advances in hybridization, doping and functionalization", Chem. Soc. Rev.2017.
6. Jiyuan Ge, Jian Jiang*, Chenhuan Yuan, Chaozhi Zhang*, Minghua Liu*, "Palladium nanoparticles stabilized by phosphine ligand for aqueous phase room temperature suzuki-Miyaura coupling", Tetrahedron Letters, 2017, 58, 1142–1145.
7. Dong Yang, Pengfei Duan*, Li Zhang,Minghua Liu*, "Chirality and energy transfer amplified circularly polarized luminescence in composite nanohelix",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7, 8, 15727.
8. Jianlei Han, Pengfei Duan*, Xianggao Li, Minghua Liu*, "Amplification of Circularly Polarized Luminescence through Triplet− Triplet Annihilation-Based Photon Upconversion",J. Am. Chem. Soc. 2017, 139, 9783−9786.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主题

71

帖子

7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75
沙发
发表于 2018-4-3 15:40:29 | 只看该作者
多级次手性微米花状结构的超疏水性和对映体选择性的识别

手性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如组成生命的重要基元氨基酸、糖类、DNA、蛋白质等都具有手性信息。这些分子及其组装形成的多级次结构都与生命体中多种重要的功能(如DNA的精确复制和蛋白质的酶促反应)密切相关。超分子自组装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制备多级次纳米/微米结构来模拟生物体中的自组装,而将手性因子引入自组装体系中构筑多级次的手性结构能够更好地理解生物系统并制备功能材料。

近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刘鸣华研究组利用手性组氨酸两亲分子(L/D-HC18)四羧基卟啉(TCPP)共组装,通过卟啉羧基和组氨酸之间的氢键/静电作用、卟啉的π-π堆积以及L/D-HC18烷基链间的疏水作用制备了手性纳米螺旋和多级次的手性微米花结构


L/D-HC18与TCPP两者在DMF和水的混合溶剂中都只能形成纳米带或纳米棒结构,他们发现将两者混合在一起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来调节组装体的形貌。首先,他们改变两种分子的摩尔比例,组装体结构能够从块状结构变成纳米螺旋带(束),最后形成手性微米花状结构,不同于典型的手性螺旋带结构,其中的手性信息来自每个“花瓣”的定向弯曲排列,且排列方向受组氨酸两亲分子的手性控制;其次,他们固定两种组分的组成,改变DMF和水的比例(v/v),实现了纳米块状结构到纳米球状结构、最终到手性微米花状结构的转变,从而实现了分子手性到微米尺度手性结构的转移和控制。同时,该微米花状结构具备超疏水特性,且能够选择性识别氨基酸对映体。

相关成果发表在ACS Nano 上,第一作者为博士生蒋和金。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基础研究计划和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专项计划的支持。

该论文作者为:Hejin jiang, Li Zhang, Jie Chen, Minghua Liu
Hierarchical Self-Assembly of a Porphyrin into Chiral Macroscopic Flowers with Superhydrophobic and Enantioselective Property
ACS Nano, 2017, 11, 12453, DOI: 10.1021/acsnano.7b0648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53

帖子

8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85
板凳
发表于 2018-11-10 14:49:25 | 只看该作者
报告题目:自组装体系的超分子手性:从基本概念到应用
报告时间:10月17日(周三)下午13:30
报告地点:杭州师范大学勤园7号楼407
报告人:刘鸣华 研究员
报告人简介:
刘鸣华

       刘鸣华,198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1986-1988年南京大学研究生院,1988年10月年国家教委公派赴日留学,1988-1994年日本埼玉大学学习, 1994年获得博士学位。1994-1997年, 1997-1998年分别在日本理化研究所,东京农工大学做博士后研究。1998年2月回国在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1999年4月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任研究员。2013年6月任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为超分子组装与软物质纳米材料,胶体与界面化学,包括:(1)自组装体系的超分子手性;(2)超分子凝胶及软纳米材料。包括胶凝剂的设计,自组装纳米结构及其应用;(3)纳米催化研究。如一维,二维纳米催化剂的设合成与组装以及在不对称催化,染料降解等的应用。在国际核心期刊如Chem. Rev., Nat. Commun.,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和Adv. Mater.等发表论文300余篇。2004年,“圆二色光谱在超分子手性中的应用”获得“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5年获中国化学会-巴斯夫公司青年知识创新奖。目前担任《物理化学学报》副主编,Nanoscale Horizons, Advanced Sciences, Chirality的顾问编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21

帖子

2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3
地板
发表于 2019-5-6 09:13:1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6-13 16:00 , Processed in 0.188209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