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揭晓

[复制链接]

65

主题

65

帖子

6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3 09:08: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天,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颁奖典礼在京举行。共有10位年轻女性科技工作者被授予“中国青年女科学家”荣誉称号,以表彰她们在生物、通讯、医学、农业等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沈跃跃,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中国科协荣誉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韦钰等院士出席颁奖典礼并为获奖者颁奖。

“女性科技工作者是科技创新领域的半壁江山,在引领科技创新的伟大征程中,熠熠闪耀着3600多万女科技工作者的靓丽身姿和智慧之光。”怀进鹏在致辞中表示,女性科技工作者以自己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在科学技术重大和前沿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和宝贵财富。

怀进鹏指出,我国女性科技工作者还存在“高位缺席”现象,在高层次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队伍中,越往象牙塔的顶端,女性越少。这一方面说明,女性科技工作者在养育孩子和家庭生活中往往比男性付出更多精力,在科研方面无法倾注全力;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国女性科技工作者蕴藏着巨大的科研潜力,有待进一步释放。他强调,中国科协是女性科技工作者的“娘家”,今后将一如既往地推动女性科技人才的培养和举荐。“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是唯一一个面向女性科技工作者的全国性奖项,设立14年来,在发现、培养和举荐优秀女性科技工作者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评审委员会由41位院士和专家共同组成,经过严格评审,最终有10位优秀女科学家从230位有效候选人中脱颖而出。

她们分别是河海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沛芳、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研究员卢艳丽、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朱艳、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员许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教授杨莉、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应用数学系教授吴晓群、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沈俊、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张研、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副教授陶晓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潘秀莲

此外,作为“中国青年女科学家”的后备军,“未来女科学家计划”为中国科学事业储备了年轻力量。今年,来自北京大学的黄芊芊、林丽利,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张楠和香港科技大学的周熙文4 位年轻博士和博士后入选。

据了解,“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由全国妇联、中国科协、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和欧莱雅中国于2004年联合设立,旨在以榜样的力量激励青年女性投身科学。迄今为止,共有124位优秀女性科技工作者获得。


  潘秀莲,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碳基能源纳米材料研究组组长。
    1996年大连理工大学获学士学位,2001年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与德国弗朗和费生物技术与界面工程研究所联合培养),2001-2003年德国弗朗和费生物技术与界面工程研究所博士后,2003年底受聘为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2009年晋升为研究员。
    主要致力于碳基纳米材料和氧化物在能源转化过程中的催化作用基础,包括合成气化学、甲烷催化转化、乙炔氢氯化制氯乙烯的无汞催化过程、温和条件合成氨等。和团队一起经过多年的努力,在国际上提出了碳纳米管催化协同限域效应的新概念,创建了合成气直接转化制低碳烯烃的新催化过程,发明了乙炔氢氯化非金属催化剂等,相关工作发表在Science, Nat. Mater., Nat. Commun., PNAS, Acc. Chem. Res., JACS,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 Chem. Mater. 等学术刊物上,申请和授权多项国际和国内发明专利。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面上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子课题,国际合作项目等。


  沈俊,博士,研究员,全国低温产业联盟秘书,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化学、材料与工程学科负责人,中科院理化所“理化青年论坛”暨“青年创新促进分会” 理事长,长期从事制冷材料的研究及应用,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子课题,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十二五”项目、国家财政部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工作,负责核心制冷技术研制及产业化应用开发。发表SCI收录论文5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2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9项,国际专利2项。论文共被SCI引用300余次,其中他人引用200余次,一些重要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产生重大反响。获中科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河北省优秀博士论文,入选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6-5 20:42 , Processed in 0.080242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