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李鑫钢

[复制链接]

52

主题

65

帖子

6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5-11 17:42: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李鑫钢
现任职称/职务:教授
通讯地址: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电子邮箱:
办公电话:
研究方向:
传质与分离工程,精馏过程大型化,化工过程强化与节能,数字化学工程,多相流传质、传热机理及CFD模拟,环境化学工程,水污染治理工程,土壤修复,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与循环经济。
讲授课程:
化工分离过程计算机模拟;化工机械基础。
学术兼职:
1. 化工化学工程设计技术中心站“中国塔填料及塔内件网”副理事长;
2. 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化学工程设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3. 《化学工程》期刊编委会副主任委员;
4.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水污染治理委员会技术专家;
5. “多晶硅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理事委员会副理事长;
6. “多晶硅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7. 《现代化工》 编委会委员;
8. 全国化工化学工程设计技术中心站技术委员会委员;
9. 《化工进展》 编委会委员;
10. 《石油化工设计》编委会委员;
11. 全国化工节能(减排)中心第二届专家委员会委员;
12. 美国AIChE会员。


学术成就:
1. 工业钒铬废渣与含重金属氨氮废水资源化关键技术和应用,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2013.12.25;
2. 炼油分离过程大型化关键技术系统集成与节能,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2007.12.11;
3. 精馏过程大型化关键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2006.1.25;
4. 高强度加氢裂化原料减压蒸馏集成技术,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2007.1.26;
5. 高浓度氨氮废水资源化处理技术及工程示范,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2012.12;
6. 精馏过程强化研究与大型化关键技术系统集成,教育部十大科技进展(1),2005.12.27;
7. 新型填料集成技术在催化分馏和吸收稳定系统中的开发应用,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2005.5.31;
8. 大型乙烯装置急冷系统关键技术与集成,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2010.1.21;
9. 大型乙烯装置汽油急冷关键技术,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2007.1.25;
10. 稠油炼制减压分离过程大型化关键集成技术及应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2007.10.18;
11. 大型乙烯急冷系统关键技术与设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2011.10.18;
12. 新型填料技术在碳九分离中的应用,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2003.8.8;
13. 孔流-溢流复合型槽式液体分布器,天津市专利金奖(2),2010.10;
14. 热补偿式集油箱,天津市专利优秀奖(2),2009.7;
15. 乌鲁木齐石化炼油厂常减压塔技术改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4),2000.12.30;
16. 甲醇精制过程强化研究与品质提升关键技术的开发应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6),2006.11.15;
17. 催化裂化吸收稳定系统优化改造,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8),1996.6;
18. 5万吨/年混合戊烷同分异构体精细分离技术及装备,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2006.4.13;
19. 新型液体分布器在乙烯装置油洗塔改造中的应用,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3),1998.1;
20. 废旧机电和电子信息产品绿色回收关键技术开发及集成应用,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4),2013.3.26。


科研项目:
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炼油过程低碳产品高效分离与精制,No.2012CB215005;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 21176172;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绿色蒸馏过程基础理论研究,No. 21336007;
4.中欧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科研合作资金项目:大规模化工冶金过程节能关键技术和系统能量集成优化,No. SQ2013ZOA100002;5.2011协同创新团队项目:环境化工过程强化技术与应用。


论著专利:
专著:
1. 李鑫钢等编著,《现代蒸馏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1;
2. 李鑫钢等编著,《蒸馏过程节能与强化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9;
3. 隋红,李洪,李鑫钢,张瑞玲编著,《有机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修复》,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9。
论文:
1. Zhang Lühong, Gao Guohua, Sui Hong, Li Hong, Li Xingang*.  CFD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of Fluid Flow in Pre-distributor.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2011, 19(5): 815-820. (SCI: 000296990000016)  (EI: 20114714540224)
2. Xingang Li*, Wenjun Sun, Guozhong Wu, Lin He, Hong Li, Hong Sui.  Ionic Liquid Enhanced Solvent Extraction for Bitumen Recovery from Oil Sands.  Energy and Fuels, 2011, 25(11): 5224-5231.  (SCI: 000297001400038), (EI: 20114714547996)
3. Li Xingang, Du Yongliang, Wu Guozhong, Li Zhongyuan, Li Hong, Sui Hong*. Solvent extraction for heavy crude oil removal from contaminated soils. Chemosphere, 2012, 88: 245-249.  (SCI: 000304505400016)(EI: 20121814980725)
4. Li Xingang, He Lin, Wu Guozhong, Sun Wenjun, Li Hong, Sui Hong*. Operational parameters, evaluation methods, and fundamental mechanisms: Aspects of nonaqueous extraction of bitumen from oil sands. Energy and Fuels, 2012, 26, (6): 3553-3563.  (SCI: 000305444400048) (EI: 20122615178138)
5. Cui Xiaoti, Li Xingang, Sui Hong, Li Hong.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simulations of direct contact heat and mass transfer of a multicomponent two-phase film flow in an inclined channel at sub-atmospheric pressure. Internati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2012, 55(21-22): 5808-5818.    (SCI: 000308260900042 )(EI: 20123115291394)
6. Li Xingang, Zhang Hui, Gao Xin, Zhang Rui, Li Hong. Hydrodynamic simulations of seepage catalytic packing internal for catalytic distillation column. Industrial and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2012, 51(43): 14236-14246.    (EI: 20124715676103)
7. Li Xingang, Liu Shaoqing, Cui Xiaoti, Li Hong*. Experimental study of direct contact steam condensation in structured packing. Asia-Pacific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2013, 8(5): 657-664.  (SCI: 000325608600004)  (EI: 20134316901415)
8. Li Guotao, Sui Hong, Xu Changchun, Li Xingang*. Steady state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an industrial combustor-style fluidized catalytic cracking regenerator. Asia-Pacific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2013, 8(4): 507-518. (EI: 20133416631908)
9. Li Xingang, Yang Na, Sun Yongli*, Zhang Luhong, Li Xuegang, Jiang Bin.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Modeling of Hydrodynamics of a New Type of Fixed Valve Tray. Industrai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2014, 53: 379-389.  (EI: 20140317214627) (SCI: 000329586100043)
10. Hong Li, Mingen Han, Xin Gao,  Xingang Li. Isobaric vapor-liquid equilibrium for binary system of cinnamaldehyde + benzaldehyde at 10, 20 and 30 kPa. Fluid Phase Equilibria, 2014, 364: 62–66.
授权专利:
1. 发明专利“差压低能耗精馏方法及设备”, 第一发明人,专利号:ZL200710150233.x,授权日2010.1.27。
2. 发明专利“一种低压降减压转油线”, 第一发明人,专利号:ZL200910067981.0,授权日2010.12.8。
3. 发明专利“石油烃污染土壤的异位修复系统及操作方法”, 第一发明人,专利号:ZL200910068066.3,授权日2011.6.8。
4. 发明专利“原油渐次蒸馏节能设备和工艺方法”, 第一发明人,专利号:ZL 200810054336.0,授权日2012.5.2。
5. 发明专利“具有汽油切割的催化裂化吸收稳定系统及多产丙烯、降烯烃的工艺”, 第一发明人,专利号:ZL200810053709.2,授权日2011.12.14。
6. 发明专利“微气泡传质塔板及阀体与塔盘的连接方法”, 第一发明人,专利号:ZL201010541603.4,授权日2012.8.8。
7. 发明专利“乙烯急冷装置及压缩节能工艺”, 第一发明人,专利号:ZL200810054337.5,授权日2012.8.15。
8. 发明专利“回收和去除土壤中残余的溶剂的工艺方法和系统”, 第一发明人,专利号:ZL 201010530800.6,授权日2012.10.10。
9. 发明专利“一种甲醇合成油精制方法和设备”, 第一发明人,专利号:ZL 201010101148.6,授权日2012.10.10。
10. 发明专利“催化裂化分馏塔油气节能装置及操作工艺”, 第一发明人,专利号:ZL200910068065.9,授权日2013.8.7。
11. 发明专利“一种连续处理中高浓度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系统及方法”, 第二发明人,专利号:ZL200910068733.8,授权日2010.11.3。
12. 发明专利“糠醇精制的连续精馏方法及装置”, 第二发明人,专利号:ZL200810052841.1,授权日2011.7.20。
13. 发明专利“异位修复具有挥发性有机污染土壤的系统和处理方法”, 第二发明人,专利号:ZL 200810151889.8,授权日2011.11.9。
14. 发明专利“糠醇精制的精密过滤和连续精馏复合工艺方法及其装置”, 第二发明人,专利号:ZL 200810052842.6,授权日2012.5.2。
15. 发明专利“乙醇蒸馏脱水节能工艺及设备”, 第二发明人,专利号:ZL 200910068397.7,授权日2012.5.30。
16. 发明专利“高含量芳烃油品中脱除硫化物的方法”, 第二发明人,专利号:ZL200810152507.3,授权日2012.8.8。
17. 发明专利“用于脱除碳九燃料油中硫化物的萃取剂及脱除方法”, 第二发明人,专利号:ZL200810151911.9,授权日2012.12.12。
18. 发明专利“带侧线抽出的双层收集式液体分布器”, 第二发明人,专利号:ZL201110315830.x,授权日2013.9.25。
19. 发明专利“一种催化反应精馏过程的节能工艺及装置”, 第二发明人,专利号:ZL 201110259747.5,授权日2013.12.11。
20. 实用新型专利“带侧线抽出的双层收集式液体分布器”, 第二发明人,专利号:ZL201120397280.6,授权日2012.6.13。
21. 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催化反应精馏过程的节能装置”, 第二发明人,专利号:ZL 201120329454.5,授权日2012.7.11。
22. 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微气泡整体传质塔盘”, 第二发明人,专利号:ZL 201220286064.9,授权日2013.3.13。
23. 发明专利“用于油品氧化脱硫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第三发明人,专利号:ZL200810152404.7,授权日2010.12.15。
24. 发明专利“一种高效传质的催化蒸馏塔内件”, 第三发明人,专利号:ZL200810052269.9,授权日2011.4.6。
25. 发明专利“带开孔的人字挡板及塔内排布方式”, 第三发明人,专利号:ZL 200910068619.5,授权日2011.8.17。
26. 发明专利“土壤气相抽提修复技术可资源化尾气处理系统及工艺”, 第三发明人,专利号:ZL201010173752.X,授权日2012.5.30。
27. 发明专利“油页岩干馏法冷凝回收系统油洗节能装置及操作工艺”, 第三发明人,专利号:ZL 200910070087.9,授权日2012.11.14。
28. 发明专利“吸收稳定系统节能装置及操作工艺”, 第三发明人,专利号:ZL 200910068555.9,授权日2012.12.12。
29. 发明专利“高纯天然苯甲醛的催化反应精馏生产方法及装置”, 第三发明人,专利号:ZL 201210256881.4,授权日2014.3.5。
30. 发明专利“真空加热分离金属铜铅混合物的装置及方法”, 第四发明人,专利号:ZL200910311037.5,授权日2011.12.14。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6-13 18:14 , Processed in 0.087930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