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1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彭峰

[复制链接]

14

主题

23

帖子

2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3-29 09:27:1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彭峰,1968年出生,广州大学博士生导师。1986-1993在湖南大学化学工程系学习,获学士、硕士学位,1993-1996年在华南理工大学工业催化专业学习,获博士学位。1996.07-2018.01在华南理工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期间在丹麦技术大学,澳大利亚科廷技术大学进行访问交流;2008年入选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8年1月调入广州大学,任化学化工学院化工学科带头人。共主持包括科技部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等科技项目20余项,在Angew Chem Ed Int, J Catal, J Mater Chem, Chem Commun, ACS Catal, ChemSusChem等国内外有影响刊物上发表SCI源刊物论文200多篇; SCI引用6500余次,最高单篇引用380次,H因子42;主编"工业催化剂设计与开发"专著一部;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6件;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2014-2017年连续入选爱思唯尔公布的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兼任中国颗粒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广东省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石油化工专业委员会委员等。一直致力于能源与环境中的纳米材料与催化研究,目前主要研究内容:纳米碳材料与催化、光催化制氢、燃料电池中的催化与电催化化学转化。

彭峰
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教授
1968年出生
联系方式:Email:fpeng@gzhu.edu.cn;

研究方向:
纳米材料与催化。包括: 太阳能光催化材料、光催化制氢、环境处理技术;电催化能源储存与CO2转化;纳米碳材料与催化。

教育经历(从大学本科开始):
•1993/09-1996/06,华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系,工学博士
•1990/09-1993/04,湖南大学,化学与化工系,工学硕士
•1986/ 09-1990/06,湖南大学,化学与化工系,工学学士

工作经历(科研与学术工作经历):
• 2018.01-至今 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教授;化工学科带头人
• 2006/12-2018.01, 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博士生导师
•2006/03-2006/04, 澳洲科廷技术大学,中澳天然气能源项目访问研究
• 2004-2012, 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副院长(二届)
•2005/12-now, 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
•2000/12-2005/12, 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副教授
•1996/07-2000/11, 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讲师
•现已培养硕士研究生50人,博士研究生16人。

代表性的研项目及人才计划项目情况

目前在研项目:
1、广州大学百人计划、科研启动项目(环境与能源催化基础研究)、2018.01-2022.12、400万元、负责人、在研。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1673080、具有高效太阳光活性的氢化TiO2异相结构设计与光催化作用机制、2017/01-20120/12、76.9万、负责人、在研。
3.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704030040、新型纳米碳基复合材料的研发及其在VOCs净化技术的应用、2017/01-2019/12、35万、负责人、在研。

结题的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1373091、非金属共掺杂碳催化剂电催化氧还原机制及其理性设计方法、2014/01-2017/12、83万、主持、结题。
2、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5A050502012、[url=]氢化TiO2结构调变设计与光催化[/url]分解水制氢作用机理、2015/03-2017/09、50万、主持、结题。
3、广东国际集团南方碱业有限公司项目、无机化工清洁生产联合实验室研究项目(二期)、2013/09-2018/09、100万,主持、结题。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1133010、纳米碳材料非金属催化作用本质研究、2012/01-2016/12、320万、结题(中科院沈阳金属所苏党生研究员主持,彭峰是华南理工大学负责人,经费100万元)。
5、科技部863计划项目、2009AA05Z102、与燃料电池匹配的乙醇催化重整制氢微系统关键技术、2009/06-2011/06、74万、已验收、主持。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873044、新型TiO2/N-TiO2异质结构光催化剂制备与可见光催化机制、2009/01-2011/12、34万、已结题、主持。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29903003、甲醇直接气相羰基化催化化学、2000/01-2002/12、15万、已结题、主持。
8、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251064101000020、碳纳米管构建的纳米催化材料及其环己烷催化氧化研究、2009/10-2012/10、20万、已结题、主持。
9、广东国际集团南方碱业有限公司项目、x2hgD8090170、无机化工清洁生产联合实验室研究项目、2008/09-2013/08、100万、已结题、主持。
10、香港科技创新署项目、NAMIB26/07、碳纳米管制备以及作为催化载体与先进能源材料的应用、2009/01-2012/12、120万港元(实到60万港元)、已结题、主持。
11、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人才项目)、NCET-08-0205、纳米材料与工业催化、2009/01-2011/12、30万、已结题、主持。
12、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07Z3-D2101、碳纳米管负载高性能纳米氧化钌催化剂、2007/01-2009/12、25万、已结题、主持。
13、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6B-40101014、新型建筑防水功能材料的技术推广、2006/09-2008/12、13万、已结题、主持。
14、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5006553、具有可见光活性的纳米复合物材料制备与光催化性能、2006/01-2007/12、6万、已结题、主持。
15、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5A-10702002、可见光活性纳米材料制备与分散关键技术、2005/09-2008/09、20万、已结题、主持。
16、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03Z3-D2071、甲醇直接气相羰基化纳米催化技术、2003/09-2005/12、20万、已结题、主持。

主要学术任职
[1]国内核心刊物《工业催化》第三届,第四届,第五编委会委员(2007年-至今);《化工科技》编委会委员(2007年-至今);
[2]中国颗粒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2014.5-至今);
[3]担任第十五届全国催化学术大会副主席(2010年);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化学部,材料工程学部函审专家;

获奖情况
[1] 2010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二/共9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应用基础研究”(2010-101)。
[2] 2010年入选广东省“千百十工程”人才计划“省级培养”人才。
[3] 2008年人选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主要学术成绩
共在Angew Chem Ed Int, J Catal, J Mater Chem, Chem Commun, Langmuir, Eectrochem Commun, ACS Catal, ChemSusChem等国内外有影响刊物发表SCI源刊物论文200多篇;发表的研究论文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大量引用与好评,SCI他引6000余次,最高单篇引用350余次,H因子41;出版专著一部(“工业催化剂设计与开发”,70万字,2009年9月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作为国家级“工科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化工类研究生教学用书);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6件;“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应用基础研究”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二;2014-2017年连续4次入选爱思唯尔公布的中国高被引学者、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学者榜单(化学工程领域)。

代表性论文(通讯作者)10篇:
1. Zi-Wu Liu,Feng Peng*, Hong-Juan Wang, Hao Yu, Wen-Xu Zheng, and Jian Yang. Phosphorus-Doped Graphite Layers with High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for the O2 Reduction in an Alkaline Medium.Angew. Chem. Int. Ed.,2011, 50, 3257-3261 (1区,IF=13.455;SCI引用354次)
2. Hao Yu,Feng Peng*, Jun Tan, Xiaowei Hu, Hongjuan Wang, Jian Yang, and Wenxu Zheng. Selective Catalysis of the Aerobic Oxidation of Cyclohexane in the Liquid Phase by Carbon Nanotubes.Angew. Chem. Int. Ed.,2011, 50, 3978-3982 (1区,IF=13.455;SCI引用125次)
3. Chunmei Zhou, Hongjuan Wang,Feng Peng*, Jianhua Liang, Hao Yu, Jian Yang,MnO2/CNT supported Pt and PtRu nanocatalysts for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s,Langmuir, 2009, 25(13):7711-7717(2区,IF=4.268;SCI引用135次)
4. Hongjuan Wang, Hao Yu,Feng Peng*, Ping Lv. Methanol electrocatalytic oxidation on highly dispersed Pt/sulfonated-carbon nanotubes catalysts.Electrochem. Commun., 2006, 8(3): 499-504 (1IF=4.859SCI引用95)
5. Shengsen Zhang, Shanqing Zhang,Feng Peng*, Haimin Zhang, HW. Liu, Huijun Zhao, Electrodeposition of polyhedral Cu2O on TiO2nanotube arrays for enhancing visible light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Electrochem. Commun.,2011, 13: 861-863(1[url=]IF=4.859[/url]SCI引用85)
6. Qianqian Shi,Feng Peng*, Shixia Liao, Hongjuan Wang, Hao Yu, Bingsen Zhang, Dangseng Su. Sulfur and nitrogen co-doped carbon nanotubes for enhancing electrochemical oxygen reduction activity in acidic and alkaline media.J. Mater. Chem. A, 2013, 1 (47), 14853-14857(1IF=6.101SCI引用95)
7. Xiaosong Zhou, Bei Jin, Liandi Li,Feng Peng*,Hongjuan Wang, Hao Yu, Yueping Fang. A carbon nitride/TiO2nanotube array heterojunction visible-light photocatalyst: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photo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J. Mater. Chem.,2012, 22: 17900-17955 (1区,IF=6.101;SCI引用85次)
8. Feng Peng*, Lei Zhang, Hongjuan Wang, Ping Lv, Hao Yu. Sulfonated carbon nanotubes as a strong protonic acid catalyst.Carbon, 2005, 43: 2405-2408 (1区,IF=3.419;SCI引用66次)
9. Xiaosong Zhou,Feng Peng*, Hongjuan Wang, Hao Yua and Yueping Fang. Carbon nitride polymer sensitized TiO2 nanotube arrays with enhanced visible light photoelectrochemical and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Chem. Commun.,2011, 47: 10323-10325 (1区,IF=6.378;SCI引用70次)
10.Zhuangchai Lai,Feng Peng*, Hongjuan Wang, Hao Yu, Porun Liu, Huijun Zhao. Low temperature solvothermal synthesis of anatase TiO2single crystals with wholly {100} and {001} faceted surfaces.J. Mater. Chem.,2012, 22: 23906-23912 (1区,IF=6.101;SCI引用43次)

代表性授权发明专利10件:
1. 彭峰,刘德亮,冯景贤. 建筑用多色彩填缝料,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号,ZL 200510100265.X,2007年授权。
2. 彭峰,傅小波,余皓,王红娟,冯景贤. 碳纳米管负载水合纳米二氧化钌的制备方法,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号:ZL 200610033782.4,2008年授权。
3. 彭峰,蔡领峰,余皓,黄垒,王红娟. 一种掺氮二氧化钛的溶剂热制备方法. 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号:ZL200610122601.5,2008年授权。
4. 彭峰,刘德亮. 建筑用防水彩色填缝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中国发明授权专利号:ZL 200610124364.6,2009年授权。
5. 彭峰,吴春玲,余皓,王红娟.一种催化氧化环己烷直接生产己二酸的方法.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号,ZL200810030159.2 2011年授权。
6. 彭峰,罗金,余皓,王红娟.一种乙苯催化氧化生产苯乙酮的方法,发明授权专利号:ZL2012101699705, 2014年授权
7. 彭峰,廖世霞,余皓,王红娟. 一种异丙苯催化氧化合成2-苯基-2-丙醇和苯乙酮的方法,发明专利授权号:ZL2012105603631, 2014年授权
8. 彭峰,廖世霞,余皓,王红娟. 一种异丙苯催化氧化合成异丙苯过氧化氢的方法,发明专利授权号:ZL201210429266.9,2014年授权
9. 彭峰,吴春玲,余皓,王红娟. 一种催化氧化环己烷直接生产己二酸的方法,专利授权号:ZL200810030159.2,2011年授权
10. 彭峰,曹正伟,谢谦,李俊杰,杨纯,余皓.一种三维结构的析氯DSA电催化电极的制备方法,授权专利号:ZL201210285143.2,2015年授权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主题

142

帖子

27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74
沙发
发表于 2020-5-1 17:06:37 | 只看该作者
国际能源顶级期刊《Nano Energy》(IF= 15.548)发表了我校彭峰教授团队最新研究成果。氨(NH3)不仅是生产各种肥料的原料,而且广泛应用于含氮化合物的生产。由于液氨含氢17.6%,比液氢更容易运输和储存,因此NH3有望成为一种高能量密度的无碳能源载体,本质上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量。目前,合成氨工业仍是传统的Haber-Bosch反应。高温(350-550℃)、高压(150-350 atm)的生产条件将消耗大量化石能源。并且,每产生1吨NH3就会排放约1.9吨的CO2,这大大增加了CO2的排放,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因此,开发一种更温和、更环保的合成NH3的方法势在必行。电化学氮还原反应(ENRR)合成氨目前受到广泛的关注,然而,在高电势下,析氢反应(HER)是不可避免的,这使ENRR的法拉第效率(FE)低于预期。因此,开发高效的催化剂降低ENRR的过电位并且抑制HER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彭峰教授团队受生物固氮酶活性位点(Mo-Fe)的启发,研究合成了用于ENRR的钼铁碳化物(Mo3Fe3C)电催化剂,该催化剂在电化学氮还原反应中,氨产率为72.5 μmol h-1 gcat.-1,稳定性好,10 h生产氨的平均法拉第效率为28.2%;理论计算表明,Mo-Fe协同作用可以有效活化N2分子,降低ENRR过程中形成*N2H所需的能量,促进了N2的电化学还原;该研究创新性地采用傅里叶变换交流伏安法(FTACV)来表征ENRR过程中的电子转移,这是一种快速、灵敏、有效的评价催化剂ENRR性能的方法。本研究为设计与评价高活性、高选择性的ENRR催化剂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彭峰教授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广州大学为论文唯一通讯单位。
论文链接:https://sciencedirect.xilesou.to ... i/S221128551931088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6-17 21:47 , Processed in 0.091944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