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朱明亮:高周/超高周疲劳内部微缺陷致裂的寿命与机理模型

[复制链接]

68

主题

78

帖子

8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8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7-27 08:03:2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现代工程部件的长寿命服役需求,使材料的超高周疲劳(Very High Cycle Fatigue, VHCF)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人们发现,随着疲劳寿命的增加,裂纹萌生位置由试样表面向内部转变;内部裂纹萌生是VHCF的一个重要特征,占据了疲劳寿命的90%以上,并且通常与微观组织和微缺陷等因素有关。因此,有必要统筹考虑冶金与工艺因素研究疲劳损伤机制,进而形成合理的材料与结构抗疲劳设计方法。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的朱明亮和轩福贞等人,通过对不同取样方向的沉淀硬化不锈钢进行轴向拉压高周与超高周疲劳试验,发现疲劳强度存在各向异性,非金属夹杂物主导着内部裂纹萌生行为。研究揭示了缺陷尺寸、位置和形状对内部疲劳破坏的影响规律,提出了试样取向无关的疲劳寿命模型(Z参数)。研究从微缺陷-微观组织交互作用的角度阐明了微缺陷处纳米尺度晶粒的形成过程,提出了“马氏体板条断裂和位错胞形成”的机理模型,澄清了内部疲劳破坏是微观组织相关的裂纹萌生和第I阶段扩展的过程。相关成果以“Fatigue life and mechanistic modeling of interior micro-defect induced cracking in high cycle and very high cycle regimes”为题发表在Acta Materialia上。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5-15 12:49 , Processed in 0.091833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