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9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南京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沈珍

[复制链接]

23

主题

23

帖子

2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2-20 07:36:3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沈珍,女, 1969年3月出生,南京大学教授。2000年获南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2000年至2001年在德国雷根斯堡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1年至2003年在日本爱媛大学作JSPS长期特别研究员。2003年11月回国,任南京大学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Chem. Soc. Rev., Angew. Chem. Int. Ed., J. Am. Chem. Soc.等SCI刊物上发表论文150余篇,被引用近3500次。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2项。


个人信息
    2007/12-至今,南京大学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
      2003/11-2007/12,南京大学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
      2001/09-2003/09,日本爱媛大学,博士后;   
      2000/10-2001/9,德国雷根斯堡大学,博士后;
      2000/7,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理学博士。
研究兴趣
       吸收和发光在近红外区域的卟啉和BODIPY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光谱性质研究,及其在生物成像、光动力治疗、分子自旋电子学等领域的应用。
基金项目
    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s.: 21371090, 20971066, 20875043, 20401009),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No.NCET-08-0272),霍英东教育基金会优选资助项目(No.104013),科技部中国-南非联合交流项目(No.CS08-L07)。作为学术骨干,参加两项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Nos.: 2013CB922100, 2011CB808704)。
1. “The 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Free-Base [14]Triphyrin(2.1.1) Compounds and the Formation of Subporphyrinoid Metal Complexes” ZhaoLi Xue, John Mack, Hua Lu, Lei Zhang, Xiaozeng You, Daiki Kuzuhara, Martin Stillman, Hiroko Yamada,* Seigo Yamauchi, Nagao Kobayashi* and Zhen Shen*.Chem. Eur. J. 2011, 17, 4396-4407(被选为VIP和封面文章).
2. “Synthesis and Spectroscopic Properties of Fused-Ring-Expanded Aza-BODIPYs” Hua Lu, Soji Shimizu, John Mack, Zhen Shen,*and Nagao Kobayashi* Chem. Asian J. 2011, 6, 1026 – 1037
3. “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of Porous Coordination Polymers Based on Lanthanide Carboxylate Building Units” Yinfeng Han, Xiaoyan Li, Liqing Li, Chunlin Ma, Zhen Shen,* You Song,* and Xiaozeng You* Inorg. Chem. 2010, 49,10781-10787.
4. “Specific Cu-induced J-aggregation and Hg-induced fluorescence enhancement based on BODIPY” Hua Lu, Zhaoli Xue, John Mack, Zhen Shen,* Xiaozeng You and Nagao Kobayashi* Chem. Commun., (2010), 46, 3565–3567.
5. “Dihydronaphthalene-Fused Boron–Dipyrromethene (BODIPY) Dyes: Insight into the Electronic and Conformational Tuning Modes of BODIPY Fluorophores” Yan-Wei Wang, Ana B. Descalzo, Zhen Shen,* Xiao-Zeng You, and Knut Rurack *Chem. Eur. J. (2010), 16, 2887 – 2903.
6. “A Facile One Pot Synthesis of meso-Aryl-Substituted [14]Triphyrin(2.1.1)” Z. L. Xue, Z. Shen,* J. Mack, D. Kuzuhara, H. Yamada,*; T. Okujima, N. Ono, X. Z. You, * and N. Kobayashi * J. Am. Chem. Soc. (2008), 130, 16478–16479.
7. “A Core-Modified Rubyrin with meso-Aryl Substituents and Phenanthrene-Fused Pyrrole Rings: A Highly Conjugated Near-Infrared Dye and Hg Probe” D. Wu, A. B. Descalzo, F. Weik, F. Emmerling, Z. Shen,* X. Z. You,* and K. Rurack * Angew. Chem. Int. Ed.(2008), 47, 193 –197.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87

帖子

11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13
沙发
发表于 2020-2-9 08:08:13 | 只看该作者
芳环稠合的咔咯金属配合物的分子自旋性质调控
批准号        21911540069       
学科分类        功能配合物化学 ( B010503 )
项目负责人        沈珍       
依托单位        南京大学
资助金额        20.00万元       
项目类别        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       
研究期限        2019 年 01 月 01 日 至2021 年 12 月 31 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

主题

190

帖子

33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30
板凳
发表于 2022-3-17 08:47:43 | 只看该作者
自旋电子学通过调控电子的自旋自由度来构建新型电子学器件。与传统微电子 技术相比,自旋电子学器件具有非易失性、低功耗、高密度和高速度等优点,在 磁存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过去的一、 二十年间,自旋电子学领域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包括高密度磁记录技术和磁 性随机存储器。由于能够便捷地通过改变特定外部条件对其电子自旋及磁性进行 有效的调控,有机分子逐渐成为近年来自旋电子学的研究热点,并衍生出了分子 自旋电子学这一新兴研究领域。 目前,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探测并调控吸附于金属基底的单分子近 藤效应(Kondo effect)进而表征单分子的自旋电子性质是研究分子自旋电子学的 重要方法。部分卟啉及其衍生物由于其特殊的离域自由基能够与金属基底的导带 电子更有效地交换,已经实现了对分子自旋的调控。在此基础上,南京大学沈珍 教授与李绍春教授合作,制备出二苯并咔咯银配合物(Ag-1),并利用 STM 对 Ag1 在 Ag(111)基底上的近藤效应进行了研究,发现 Ag-1 的电子态从常态下闭窍层 单线态到吸附于银基底后转变为开窍层单线态,首次直接观察到了咔咯银配合物 的分子自旋电子学性质 (图 1)。
图 1. Ag-1 被吸附到 Ag(111)基底表面后的单分子 STM 成像和近藤性质。
        Ag-1 晶体的构型为咔咯币族金属配合物最普遍的马鞍形构型。而当 Ag-1 被吸附到 Ag(111)基底表面后,其呈现的是从未出现过的两种不同朝向的拱形构 型(图 1,依据 Ag 原子与基底的距离大小,分别称作“Ag-Up” 和“AgDown”)。STM 实验结果显示,在两种不同构型分子的中心金属和咔咯环上的 位点处均可以探测到明显的近藤信号,且强度由中心金属向咔咯环上的位点处 递减。这类在中心金属和配体环上均具有近藤信号的双通道分子,为自旋电子 学领域的微型化数据存储和逻辑门器件的设计提供了新途径。 该工作以“Ligand Non-innocence and Single Molecular Spintronic Properties of AgII Dibenzocorrole Radical on Ag(111)”发表在 Angew. Chem. Int. Ed. 2021, 60,  11702 –11706。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徐嘉梁博士和物理学院朱立博士为共同 第一作者,物理学院李绍春教授、化学化工学院吴凡特任副研究员和沈珍教授 为共同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了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人工微结构科学与 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或资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5-6 23:04 , Processed in 0.089692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