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5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黄小荥

[复制链接]

206

主题

214

帖子

25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9-29 17:02:2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黄小荥,男,1969年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0年7月大学本科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4年至1998年为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在职硕士生,导师卢绍芳研究员;2001年9月起在美国新泽西州州立罗格斯(Rutgers)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专业无机化学,导师李静教授,2006年1月获博士学位;2006年1月至10月,在同一学校做博士后。
1990年9月至1998年10月间,在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从事结构化学研究。1998年10月至2001年8月在美国新泽西州州立罗格斯(Rutgers)大学卡姆登(Camden)分校化学系做访问学者,2006年11月年回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工作,任课题组长。
自1990年以来一直从事无机材料化学、固态化学和结构化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已发表SCI杂志论文30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14篇,通讯作者论文80余篇,包括J. Am. Chem. Soc.第一作者3篇、Angew. Chem. Int. Ed.第一作者1篇和通讯作者3篇(其中1篇为热点论文)、Chem. Sci.和Coord. Chem. Rev.通讯作者一篇。SCI收录文章近五年被他引2000余次。
获得美国专利1项,中国专利4项已授权。目前主持一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课题,作为学术骨干参与国家自然基金创新群体、973等项目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
1.   硫属化物、氧卤化物、卤化物基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研究;
2.   新型多孔材料的合成和性能研究;
3.   离子液体中的无机合成;
4.      碱土金属基功能配位聚合物。
主要科研成果:
设计合成了一类新颖的基于II-VI半导体的无机-有机纳米杂化结构。这类化合物因其宽广的带隙可调性、高吸收系数和激子结合能、近乎零热膨胀、结构高度有序等特性在光电方面有良好应用前景。
获得了多个系列具有良好离子交换性能的新型硫属多孔材料,相关结果作为热点文章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等杂志上并授权多项专利。
利用离子热法获得了一系列的硫属化物半导体量子点材料以及硫属化物多孔材料,相关结果作为热点文章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等杂志上。
联系电话:0591-63173145。E-mail: xyhuang@fjirsm.ac.cn
办公地点:福州市杨桥西路155号,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综合化学楼617室
课题组网页:http://www.fjirsm.cas.cn/research/R1/hxy/
代表作:
  1.       Kai-Yao Wang, Mei-Ling Feng, Xiao-Ying Huang*, Jing Li, “Organically directed heterometallic chalcogenidometalates containing group 12(II)/13(III)/14(IV) metal ions and antimony(III)” Coord. Chem. Rev. 2016, 322, 41-68.
  2.       Wang, Z.-P.; Wang, J-Y.; Li, J.-R.; Feng, M.-L.; Zou, G.-D.; Huang, X.-Y.* “[Bmim]2SbCl5: a main group metal-containing ionic liquid exhibiting tunable photoluminescence and white-light emission” Chem. Commun. 2015, 51, 3094-3097.
  3.       Xiong, W.-W.; Li, J.-R.; Hu, B.; Tan, B.; Li, R.-F.; Huang, X.-Y.* “Largest discrete supertetrahedral clusters synthesized in ionic liquids” Chem. Sci. 2012, 3, 1200-1204.
  4.       Li, J.-R.; Xie, Z.-L.; He, X.-W.; Li, L.-H.; Huang, X.-Y.* “Crystalline open-framework selenidostannates synthesized in ionic liquids” Angew. Chem. Int. Ed. 2011, 50, 11395-11399.
  5.       Hu, B.; Feng, M.-L.; Li, J.-R.; Lin, Q.-P.; Huang X.-Y.* “Lanthanide antimony oxohalides: From discrete nanoclusters to inorganic-organic hybrid chains and layers” Angew. Chem. Int. Ed. 2011, 50, 8110-8113.
  6.       Huang, X.-Y.; Roushan, M; Emge, T. J.; Bi, W.-H.; Thiagarajan, S.; Cheng, J.-H.; Yang, R.; Li, J.* “Flexible hybrid semiconductors with low thermal conductivity: the role of organic diamines” Angew Chem. Int. Ed. 2009, 48, 7871-7874.
  7.       Feng, M.-L.; Kong, D.-N.; Xie, Z.-L.; Huang, X.-Y.* “Three-dimensional chiral microporous germanium antimony sulfide with ion-exchange properties” Angew Chem. Int. Ed. 2008, 47, 8623-8626. (热点文章)
  8.       Huang, X.-Y. ; Li, J.* “From single to multiple atomic layers: A unique approach to the systematic tuning of 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of inorganic-organic hybrid nanostructured semiconductors” J. Am. Chem. Soc. 2007, 129, 3157-3162.  
  9.       Huang, X.-Y.; Li, J.; Zhang, Y.; Mascarenhas, A. “from 1D chain to 3D network: tuning hybrid II-VI nanostructures and their optical properties” J. Am. Chem. Soc. 2003, 125, 7049-7055.
  10.   Huang, X. -Y.; Li, J.; Fu, H.-X. “The first covalent organic-inorganic networks of hybrid chalcogenides: structures that may lead to a new type of quantum wells” J. Am. Chem.Soc. 2000, 122, 8789-8790.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主题

262

帖子

33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38
沙发
发表于 2020-3-3 17:20:01 | 只看该作者
当前,核能受到许多国家的青睐,但是人们对于核能的接受程度与对核废物的处理能力密切相关。核废物处理不当会给环境带来放射性污染,这类污染持续周期长、难治理,并且后果严重。133Ba(T1/2 ~ 10.7 y)作为γ射线的放射源是危险的放射性物质之一。Ba2+因其与Ra2+具有接近的离子半径和相似的离子交换行为,常常作为危险放射性核素镭(226Ra)的模拟物来研究。中子活化产物60Co(T1/2 ~ 5.3 y)能够产生强的γ 射线,63Ni(T1/2 ~ 100.1 y)发射β射线,即使是在正常的操作条件下,核反应堆运行也会产生含放射性钴镍废水。从废水中去除和回收金属离子的方式主要有:沉淀法、萃取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等。其中离子交换法因其操作便捷、低成本、高效等优势而受到关注。但有机离子交换树脂存在耐辐照性差,沸石、黏土等材料存在吸附量低、选择性差等缺点。因此亟需研发高效去除和回收这类放射性离子的新材料。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黄小荥领导的课题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研究员冯美玲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与城市环境研究所融合发展基金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的资助下,围绕放射性核素去污方面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了利用晶态硫化物新材料实现对放射性污染物的固相-离子识别分离研究。
  近日,冯美玲与美国西北大学化学系教授Prof. Mercouri G. Kanatzidis合作,利用[Sn3S7]n2n-二维骨架材料高效去除和回收水环境体系中的放射性离子取得新进展。该二维骨架硫化物材料作为离子交换剂处理水中Ba2+、Ni2+、Co2+离子时,表现出快速的动力学响应(在5 分钟内达到吸附平衡)、高吸附量(qmBa = 289 mg/g; qmNi = 83 mg/g; qmCo = 52 mg/g)、高选择性(分配系数KdBa值高达3.68 × 105 mL/g,是迄今最高KdBa值;KdNi = 8.92 × 104 mL/g; KdCo = 3.75 × 105 mL/g)、优异的耐β和γ射线辐照性、高去除率、低残余量的优点(达到世界卫生组织WHO饮用水水质标准),且可通过简单廉价、环境友好的方法将吸附后的Ba2+、Ni2+、Co2+离子洗脱。利用该材料进行离子交换层析柱分析,结果表明当处理的溶液达到1100倍床体积时,Ba2+、Ni2+、Co2+离子的去除率依然可达99%。该方法相比于常用的有机溶剂萃取法更为便捷,且大大降低了成本、避免了二次污染。该研究证实晶态硫化物新型离子交换剂能够高效富集和分离放射性核素,对于高效去除和回收水环境中的放射性离子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结果以全文形式发表在Chem. Mater.(Chem. Mater., 2020, DOI: 10.1021/acs.chemmater.9b04831)上,第一作者为福建物构所和福州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高玉洁。
  此前,该课题组已在硫化物材料去除和分离放射性离子方面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J. Am. Chem. Soc. 2018, 140, 11133-11140;J. Am. Chem. Soc. 2017, 139, 4314-4317;J. Am. Chem. Soc. 2016, 138, 12578-12585;Angew. Chem. Int. Ed. 2008, 47, 8623-8626,hot paper;J. Mater. Chem. A 2015, 3, 5665-5673)。
       论文链接:[color=rgb(41, 102, 202) !important]1 [color=rgb(41, 102, 202) !important]2 [color=rgb(41, 102, 202) !important]3 [color=rgb(41, 102, 202) !important]4 [color=rgb(41, 102, 202) !important]5 [color=rgb(41, 102, 202) !important]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5-6 23:31 , Processed in 0.128818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