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郭弘教授团队在原子共磁力仪系统研制及自旋-引力耦合作用探测领域取得突破

[复制链接]

259

主题

307

帖子

37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7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9 09:31:5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共磁力仪以高灵敏度原子磁力仪为基础,通过对磁场的高精度调控,实现对角加速度、引力场以及新奇异物理场的高精度测量,具有重要的基础科研价值及实际应用价值。共磁力仪通常利用处于同一个原子气室中不同种类的原子来实现对磁场微小变化的共模感知和抑制。由于不同原子在空间上仍然存在一定的分离,磁场梯度会影响共磁力仪的测量结果,是共磁力仪主要的系统误差来源。
基于同一种原子的共磁力仪系统结构图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电子学系量子信息技术团队与国防科技大学前沿交叉学科学院合作,提出了利用铷原子的两个超精细能级实现共磁力仪的新方法,并成功构建该共磁力仪系统。系统核心元器件为北京大学量子信息技术团队自研的镀膜铷原子气室,具有对激光功率、激光频率、共模磁场、磁场梯度等重要系统误差良好的抑制效果。利用该系统,研究人员对自旋与引力之间是否存在耦合效应这一前沿物理问题,开展了为期11天的测量以及结果分析,给出与目前国际最高水平相当的自旋-引力相互作用强度界定,并证明系统具备将现有耦合强度界定水平提升至少两个数量级的潜力。
基于该原子共磁力仪系统对自旋-引力耦合作用为期11天的测量分析结果,与目前国际最高水平相当
       相关研究成果以“Single-Species Atomic Comagnetometer Based on 87Rb Atoms”为题,于2020年5月13日在线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第124卷,文章号193002)。北京大学电子学系彭翔副教授与国防科大汪之国副教授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北京大学电子学系郭弘教授与国防科大罗晖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该项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863计划)、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支持。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
       郭弘,男,1969年3月28日出生于重庆市。现任北京大学电子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1999年起,先后在美、欧、日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和研究机构任高级访问学者、访问教授、客座教授及访问讲学。28岁时被破格提升为教授,同年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是全国最年轻的重点项目负责人。目前承担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预先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重要项目。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5-3 01:15 , Processed in 0.088881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