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王楠林课题组及其合作者利用超快激光在Ta2NiSe5中诱发多级以及稳定相变

[复制链接]

182

主题

247

帖子

51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1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4-13 12:31:4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量子物态调控是当今凝聚态物质科学的主要研究前沿之一,对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潜在的重大影响。对于复杂量子材料系统,由于其内部存在多种自由度的耦合,它们的竞争或合作会导致材料形成不同的量子涨落或量子有序态(如超导、磁性、密度波等)。通常人们通过改变温度、压力、磁场等手段可实现对其量子物态或性质的调控。近年来随着脉冲激光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基于具有超强瞬时电场的超短激光脉冲发展起来的超快实验技术正在成为调控和探测量子物态的先进手段之一。通常弱场激发下可利用超快光谱技术探测材料在激发后由非平衡态到平衡态的动力学弛豫过程,而强场脉冲激光激发则可能驱动量子材料发生超快时间尺度的相变。然而,超快脉冲激光诱导的稳定相变仍处于早期研究阶段,特别是对绝缘体到金属相变的研究。
         近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王楠林教授课题组及合作者结合脉冲激光激发与输运测量,报道了在广受关注的激子绝缘体候选材料Ta2NiSe5中脉冲激光所诱导的多级相变现象,并通过泵浦探测超快光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技术,揭示了相变过程中的结构演化特征。
该研究发现,在中等强度脉冲激光激发下,Ta2NiSe5中出现可逆的瞬态结构相变,主要体现在超快光谱中某些相干声子的消失;当脉冲激光场强大于某个阈值,将驱动体系到达一个新的稳定的低电阻态,且这一低电阻态可稳定持续到至少350K。进一步的超快光谱以及高分辨TEM实验均表明新的稳定态具有与原始体系完全不同的结构,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隐藏”物相。Ta2NiSe5体系光诱导的多级相变现象以及所诱导的新的稳定物相,为人们研究该体系的激子相互作用以及利用光场调控手段创造新的物相提供了重要参考。值得关注的是,通常改变温度、压力、磁场等外界参量对物质系统是缓变过程,可以视为绝热条件下的变化,而强场超短激光脉冲则可以驱动量子材料发生超快时间尺度、非绝热条件的相变,实现改变温度、压力、磁场等绝热变化途径完全不能达到的全新量子物态。这里光驱动的Ta2NiSe5体系达到的低电阻态正是这样一种情况。超快调控作为量子调控的崭新手段,对发现新现象、新效应有着重要意义。
图1:(a) Ta2NiSe5的晶格结构;(b) 强场(3.5mJ/cm2)脉冲激光激相变前后的输运结果。插图为实验光路示意图;(c) Ta2NiSe5样品电阻随脉冲个数及不同电场强度的变化。
图2:Ta2NiSe5光诱导相变的超快时间分辨光谱分析。(a) 初始态(Pristine)及光诱导低电阻态(PI-LR)时域反射率光谱图。(b)初始态和低电阻态在低温50 K和高温350 K的声子对照谱图。(c)50 K-350 K变温过程中,初始态和低电阻态的声子演变过程。
图3:利用电镜TEM对初始态和光诱导低电阻(PI-LR)态的结构表征。(a)(b) Ta2NiSe5的原子模型图以及[1 1 0]方向投影的原子分布图。(c)(d)(e)分别为初始态在300 K时[1 1 0]方向的样品形貌图(衍射斑)、原子分辨图以及选区放大图。(f)(g)(h)是对PI-LR态的相同表征,分别对应于(c)(d)(e)。
       该工作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12, 2050 (2021)】。王楠林和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吴东副研究员是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量子材料科学中心博士研究生刘巧梅、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吴东副研究员和中科院物理所李建奇研究组李子安副研究员是文章共同第一作者。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科学技术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经费支持。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1-22345-3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
       王楠林: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讲席教授。1963年8月生。1982年7月本科毕业于郑州大学物理系,1989年1月华中理工大学物理系获硕士学位,1991年11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低温物理专业博士毕业(学位授予1992年)。曾在德国Darmstadt技术大学固体物理研究所(Humboldt Fellow)、日本国际超电导研究中心(ISTEC Fellow and STA Fellow)、加拿大Simon Fraser大学物理系(Research Associate)开展研究工作。1998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2000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先后任中国科学院低温技术实验中心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其中2005-2014年担任中国科学院极端条件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2014年7月调入北京大学,任量子材料科学中心讲席教授。
        主要从事超导和复杂量子材料体系(包括非常规超导体、关联过渡金属化合物、电荷与自旋密度波系统、重费米子体、Dirac/Weyl半金属等)的低温物性研究。在多个体系的前沿研究中取得系统性和创新性研究成果,特别是在铁基超导体研究中做出系列有重要影响的原创性工作,推动了铁基超导体研究的发展,赢得该领域学术界广泛认可。在固体光谱测量技术和数据分析方面有深厚的积累,其领导的研究组是利用该实验技术研究超导与关联电子材料方面国际上有影响力小组之一。撰写和合作发表论文270余篇(包括Reports on Progress of Physics综述文章2篇, Phys. Rev. Lett./X 30余篇, Phys. Rev. B/M 110余篇, Nature及子刊/Science Advances/PNAS 10余篇)。另外,应Pan Standford出版社邀请,与Hedio Hosono教授(铁基超导体发现者)和美国Rice大学戴鹏程教授一起编辑出版了铁基超导英文综述书籍《Iron-based Superconductors: Materials, Properties, and Mechanisms》(2012年11月出版)。
        在包括国际超导材料与机理大会(M2S)、国际低温物理大会(LT)、国际磁学大会(ICM)、国际强关联电子系统会议(SCES)、国际新超导体能谱会议(SNS)、国际固体低能电动力学会议(LEES)等该领域有影响的系列国际学术会议上作邀请报告110余次,并多次应邀担任上述系列国际会议的组织委员会或顾问委员会委员。2008-2014年担任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P)低温物理专业委员会(C5)委员。获2004年度政府特殊津贴,2008-2009年度中国物理学会叶企孙物理奖,2009年度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2012年当选美国物理学会会士,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3),入选2014年汤森路透 “中国引文桂冠奖——最具国际引文影响力奖及科研团队奖”。此外还多次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优秀研究生导师奖以及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5-7 16:31 , Processed in 0.089460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