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董全峰、洪文晶基于导电单分子耦合的“增强电极”及其应用

[复制链接]

166

主题

199

帖子

34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4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7-30 09:52:4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院董全峰教授课题组和洪文晶教授课题组合作,在电极界面反应基础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An enhanced electrode via coupling with a conducting molecule to extend interfacial reactions”为题发表在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上(DOI: 10.1002/aenm.202101156,封面文章)。
        集流体或电子导电网络是电化学装置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一般地,无论这些导电基体由什么材料构成,一旦形成后,就是固定的。其与电解液之间的界面在微观上是二维界面,这会限制电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因此,在微观层面通过“导电分子”将二维的反应界面拓展成三维的反应空间,构建非传统意义上的新型电化学“界面”,形成所谓“增强电极”,实现电化学反应的“微观纵深扩展”。
       基于上述思想,该工作首次提出利用一种具有单分子导电能力的分子与电极耦合,形成增强型电极来“扩展”界面反应的概念。由于使用高度分散的导电单分子而非固定的导电剂,这种增强型电极具有“动态延伸”的性质。这种空间化的反应“界面”可以改变目前人们对电极界面和电极过程的认知,开辟电极反应的新领域。通过STM-BJ表征和DFT理论计算等方法研究了使用增强电极后电子传输路径改变的机理。并将这种增强电极应用于具有复杂多电子反应的锂硫电池体系中,起到了促进硫材料界面转换反应及改变产物沉积状态的作用,大幅的提升了锂硫电池的性能。
      该研究工作是在董全峰教授、郑明森教授和洪文晶教授的指导下,主要由我院已毕业2014级博士邓丁榕(现为集美大学教师)完成,理论计算部分由袁汝明副教授完成(共同第一作者),单分子电导测试部分由2018级博士生余培凯完成(共同第一作者),博士生薛飞、樊孝祥、雷杰、林晓东、硕士生张洁玲参与了部分工作。工作得到厦门大学范镜敏老师、集美大学吴启辉教授以及台湾交通大学张仍奎教授的大力帮助,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批准号:U1805254、U1705255、22005118、21773192、22072117)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enm.202101156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
       董全峰,现任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厦大宝龙电池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高技术绿色材料发展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常务理事,《电池》杂志编委,中国电子学会化学与物理电源委员会委员。长期致力于新型化学电源和储能材料的研究。主持完成了福建省产学研联合开发项目 “锂锰材料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福建省重点项目“新型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工艺技术的研发”、“863”项目“锂二次电池关键材料及其制备技术”等。作为主要骨干参加完成了信息产业部“固态(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开发与产业化项目”。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子项目、福建省化学电源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等项目。
       洪文晶,优青,福建省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院长助理、化学工程研究所所长。2007年和2009年分别于厦门大学和清华大学取得本科及硕士学位,2013年于瑞士伯尔尼大学获得荣誉等级博士学位,2014年至2015年在瑞士伯尔尼大学担任研究组长,2015年11月起在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全职工作。主要致力于单分子器件和单分子尺度的催化和组装研究,以及精密科学仪器、先进控制系统和人工智能的应用研发。自2008年以来,在Nat. Commun.、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并应邀作为通讯作者在Chem. Soc. Rev. 等期刊上发表综述4篇。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5-2 10:49 , Processed in 0.084620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