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4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臧双全课题组:在纳米材料肿瘤治疗领域取得积极进展

[复制链接]

99

主题

103

帖子

15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9-12 15:37:2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日前,我院臧双全教授课题组在肿瘤诊疗领域取得接连进展,相关成果分别以‘Edge confined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 with efficient biocompatibility and photothermic conversion’和‘Enantiomeric alkynyl-protected Au10clusters with chirality-dependentradiotherapy enhancing effects’为题发表在国际一流期刊Nano Today上。2018级博士生李冰洁和2016级博士生贾桐桐分别为两篇论文的第一作者。臧双全教授与彭鹏博士、以及陈小元教授和赵雪利博士分别为两篇文章的通讯作者,第一通讯单位均为郑州大学。
        研究成果一通过对COF的边缘进行羟基化改性,得到了一种具有优异的水溶性和纳米级尺寸的COFs材料,极大地促进了产物的有效生物相容性和细胞渗透性。制备所得的CPF-Cu材料具有高效的荧光量子产率(10.3%),并且在近红外光下表现出了优异的光热转换效率(39.3%)。CPF-Cu不仅能够实现超快细胞染色,同时在光热法治疗肿瘤上也表现出了优异的效果,能够有效的抑制癌细胞生长。该工作通过边缘功能化改性途径,实现了二维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光热抗肿瘤治疗特性结合,为二维材料的生物领域应用提供了有效案例和新思路。
       研究成果二以一对手性炔为配体制备出L/D-Au10团簇,研究了手性在放疗增敏过程中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D-Au10作为放射增敏剂对HeLa细胞表现出优于L-Au10的放射增敏效果,主要归因于D-Au10具有相对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且在生物体系中表现出更好的单分散性,D-Au10的放射增敏能力高于L-Au10。活体肿瘤治疗实验表明D-Au10和X-射线照射联合治疗组的小鼠肿瘤体积与单纯X-射线照射组相比减少48%。具有手性差异的放射增敏剂L/D-Au10的制备不仅丰富了金团簇放射增敏剂的种类,而且进一步证实了手性在生物医学中的重要意义。
两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面上基金、河南省教育厅创新团队项目、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项目的资助。


       文章链接:
       研究成果1: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 ... i/S1748013221000268
       研究成果2: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 ... i/S174801322100147X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
      臧双全,郑州大学教授,男,2000 年 6 月和 2003 年 6 月分别获得河南大学学士 和硕士学位,2006 年 7 月获南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配位化学国家重点验室,导师孟庆金教授),2006.8-2008.8 于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麦松威院士课题组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任郑州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2014 年底受聘为郑州大学无机化学学科河南省特聘教授。2018 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资助。2018 河南学术技术带头人。现担任中国化学会分子筛专业委员会委 员,中国化学会晶体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化学学会第十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学》青年编委和《无机化学学报》编委。主要研究方向是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和金属簇化学。主持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面上项目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重要科研项目。在Nat. Chem.,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 Adv. Sci., Adv. Funct. Mater., Chem. Mater., Coord. Chem. Rev.,等权威化学类期刊发表 SCI论文100余篇。发表的代表性论文被国际著名刊物Chem. Rev.、Chem. Soc. Rev.,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等引用 4200 余次, H-index = 41。2011 及 2012 年在“Nova Science Publishers”出版的两本英文专业论著中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撰写其中两个章节。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3项,已授权8项。受邀为 J. Am.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 Sci. Adv., Adv. Mater., Adv. Funct. Mater., Chem. Mater, Chem. Commun., Nanoscale, Inorg. Chem.等国际权威期刊审稿人。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5-7 02:28 , Processed in 0.083886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