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丁建东课题组揭示微纳米图案化表面的临界细胞黏附面积

[复制链接]

166

主题

199

帖子

34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4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 07:00:0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CM)的黏附对细胞的生理和病理过程至关重要,揭示仿ECM的生物材料表面的细胞黏附规律、尤其是相关调控细胞行为的nanocue,对于组织工程、再生医学和肿瘤靶向等均有重要的基础意义,也是指导面向生物医学和生物技术应用的新型材料设计的关键之一。
复旦大学丁建东课题组发展了独特的微纳米图案化技术,由此探究了细胞的临界黏附面积(图1),并考察了临界面积与固定在材料表面的配体的纳米间距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推测了在非图案化的自由表面上配体的最小有效纳米间距。
图1 本文探究的基本科学问题和关键术语的示意图:(a)通过一系列微米岛尺寸和配体纳米间距可调的微纳米及微米图案来控制细胞的黏附;(b)细胞在具有抗特异性黏附背景的微纳米图案表面的临界黏附面积示意图。
        不同于单独的微米图案或纳米图案,丁建东课题组制备的微纳米图案可以同时调控微米岛的尺寸和纳米点之间的间距。首先运用嵌段共聚物胶束自组装纳米刻蚀技术获得纳米金点的阵列,之后结合微米光刻技术和氢氟酸(HF)刻蚀技术,得到玻片表面的金微纳米图案,然后通过硅烷化处理得到抗特异性黏附的背景,最后键接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多肽,制备出一系列具有细胞黏附反差的RGD微纳米图案。
       RGD是ECM中一种可与细胞膜上的受体“整合素(Integrin)”相结合的配体,RGD的微纳米阵列可以调节细胞膜上整合素的空间分布,从而调控细胞的特异性黏附和相关的细胞行为。丁建东课题组利用此技术探究了人间充质干细胞(hMSC)在一系列RGD纳米间距(30 - 126 nm)和微米岛尺寸(10 - 80 μm)的微纳米黏附岛上的黏附数量(细胞个数从0到数个),发现在微纳米图案上存在细胞临界黏附面积,并且临界黏附面积随RGD纳米间距的增大而变大。
       该基础研究的意义不限于针对图案化表面的细胞行为。人们早就认为,在非图案化自由表面上RGD配体的最小有效纳米间距并不是0,但是尚无任何研究可以确认这个数值,因为直接在非图案化表面或者单纯的微米/纳米图案化表面难以开展相关研究。复旦大学丁建东课题组借助其独到的微纳米杂合图案以及对临界细胞黏附面积的考察,通过对一系列RGD纳米间距计算出的细胞临界黏附面积进行渐进分析,首次获得了这个数值。第一临界黏附面积A*(细胞在黏附岛上从无到有)和第二临界黏附面积AC2(随黏附岛面积的增大细胞在黏附岛上从一个变为两个)的计算可以得到几乎一致的配体最小有效纳米间距,约为19 nm。
        作者进一步借助统计物理处理有限元胞效应的理论处理方法,提出、并推导出了细胞在材料表面的“背景黏附”(background adhesion),它与特异性细胞黏附共同提供了细胞在材料表面的黏附力,并且细胞在临界黏附面积下对应的总黏附力是一个守恒量(图7)。丁建东课题组结合非特异性背景黏附和特异性细胞黏附,对细胞的临界受配体结合量提出了统一的解释。
        最终,将该文工作结合其前期研究和其他科学家的相关研究,作者对细胞的最小有效配体纳米间距在生物大分子和细胞骨架网络的层面上作出了解释,并首次总结了不同尺度RGD纳米间距与细胞黏附的关系。丁建东课题组的基础理论研究为微米尺度和纳米尺度的细胞-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以上相关成果发表在Nano Research上。Shuang Zheng, Qiong Liu, Junhao He, Xinlei Wang, Kai Ye, Xuan Wang, Ce Yan, Peng Liu, Jiandong Ding*, Critical adhesion areas of cells on micro-nanopatterns, Nano Research (2021), doi.org/10.1007/s12274-021-3711-6。论文的第一作者是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生郑爽,通讯作者为该国重主任丁建东教授。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
       丁建东现为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教授,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课题组长,复旦大学药学院兼职教授,以及聚合物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是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开发和大分子和细胞的基础研究。1998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9年获得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00年获得教育部首届“青年教师奖”,2001年荣获第七届“上海市科技精英提名奖”,2002年获得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2000年起先后担任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新型蛋白质药物控制释放载体”负责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组织工程学重要基础科学问题研究”有关生物材料的子课题负责人,以及科技部纳米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面向组织修复与替代的纳米生物材料的研究”首席科学家。已在Chemical Society Reviews、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Nano Letters、Biomaterials、Macromolecules、Biomacromolecules、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16篇,其中89篇在国际核心刊物上发表。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5-14 15:38 , Processed in 0.085105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