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马楠与合作者在Science发表论文:口罩可以有效降低新冠病毒的传播概率

[复制链接]

82

主题

95

帖子

15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5-28 12:23:2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Science以First release的方式发表了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化学研究所苏杭教授、程雅芳教授及暨南大学马楠教授的题为“Face masks effectively limit the probability of SARS-CoV-2 transmission”的热点研究,结合气溶胶理论和流行病学理论揭示了口罩使用降低新冠肺炎基本再生数(R0)的机制,并解释了不同病毒浓度环境下口罩效用存在差异的原因。
        佩戴口罩是降低病毒空气传播的常用手段,可以减少感染者的病毒排放和健康人的病毒吸入,因此也是当前世界范围内控制新冠疫情的主要措施之一。但对于口罩的防护效用目前还存在很大争论:30%-70%的颗粒物通过率意味着即使佩戴医用外科口罩仍会吸入或排出大量气溶胶颗粒物,因此一些观点认为医用口罩或者普通口罩可能无法有效防护新冠病毒,一些针对口罩效用的随机临床实验也未能给出统一和明确的结论,与之相反,统计数据显示高口罩佩戴率的地区确实更有效地控制了新冠疫情。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化学研究所的苏杭教授、程雅芳教授及暨南大学马楠教授等近期在Science上发表的论文中建立了一种新的量化模型,解释了上述问题。他们指出,由于感染概率和吸入病毒数量存在非线性关系,口罩造成的吸入病毒数量减少并不意味着相同比例的感染概率降低。感染概率对于吸入病毒数量的敏感性主要决定于环境空气中的病毒浓度水平:在低病毒浓度区,吸入病毒数的降低会造成感染概率的显著下降,因此口罩可以有效降低感染概率;而在高病毒浓度区,感染概率基本不随吸入病毒数变化,因此口罩效用有限。所以,量化口罩防护效用的关键在于明确环境空气中的病毒浓度水平。由新冠肺炎的基本再生数(R0=2-4)可以推测,在大多数环境中新冠病毒都处于低浓度区,因此医用外科口罩可以有效抑制新冠病毒的传播概率。
        论文指出,不同防护措施之间的协同作用可以有效增强每种防护措施的效用。例如在医院病房等潜在高病毒浓度区环境下,有效通风和增加社交距离等措施可以使空气病毒浓度降低至低浓度区,从而使口罩防护更为有效;感染者佩戴口罩减少病毒排放也能有效降低空气中病毒浓度,从而使增加社交距离的作用更为显著。此外,研究还指出,虽然呼吸道排放的液滴模态(粒径大于5μm)颗粒物体积远大于气溶胶模态颗粒物(粒径小于5μm),但气溶胶模态所含病毒数高于液滴模态,由于气溶胶模态颗粒物在空气中停留时间更长且更容易穿透口罩,因此聚集人数较多且通风较差的室内环境更易于病毒的积累从而导致更高的传播概率。
本研究结合气溶胶理论和流行病学理论,针对当前对于口罩防护新冠病毒效用的争论给出了科学的解答,对于当前新冠疫情防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图1. 颗粒物和病毒的不同浓度区示意图。图(A,C)中黑线为感染率与中值感染剂量IDv,50归一化后的吸入病毒数的函数关系。在高病毒浓度区(virus-rich regime)(A,B),无论是否戴口罩,吸入的病毒数都远高于IDv,50,因此感染概率始终接近于1。在低病毒浓度区(virus-limitedregime)(C,D),吸入病毒数接近或低于IDv,50,佩戴口罩可以有效降低感染概率。图(B,D)中,红色点代表空气中含有病毒的颗粒物,绿色空心点代表不含病毒的颗粒物。
图2. 感染人群戴口罩、健康人群戴口罩、和所有人群佩戴口罩情形下口罩对于病毒空气传播的抑制作用。(A)不同基础感染率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后的人群平均感染率。(B)基于(A)得到的医用外科口罩在不同基础感染率下的防护效用。(C,D)与(A,B)类似,展示N95/FFP2的结果。在计算中假定人群吸入病毒数为对数正态分布(s= 1)。灰色阴影指示基于新冠肺炎的基本再生数(R0=2-4)推算的人群平均感染概率范围。


        论文DOI:10.1126/science.abg6296
        论文链接: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 ... /19/science.abg6296
(环境与气候研究院)
责编:闫芳

       文章来源:暨南大学
       马楠,环境与气候研究院,2017年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创新创业团队“含碳组分大气环境行为及效应研究团队”核心成员。博士期间于北京大学师从大气物理学泰斗周秀冀院士,毕业后前往莱布尼茨对流层研究所和德国马克思普朗克化学所从事博士后工作,致力于“黑碳气溶胶及其气候效应”和“气溶胶混合态及其对气溶胶光学、吸湿、活化等特性的影响”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参与BS2-CCNC、Nano-CCNC以及H-/V-TDMA等多种仪器的研发改进工作,具有丰富的气溶胶观测、模拟和测量技术开发经验。现发表SCI文章4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文章11篇,引用 700余次,承担各类项目近10项。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5-2 13:51 , Processed in 0.085254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