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戴正飞研究员和马飞教授在电催化全解水制氢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复制链接]

160

主题

190

帖子

33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3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5 08:00:1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氢能具有能量密度高、清洁环保无污染等特点,是实现国家“双碳”目标的重要能源载体。电分解水反应由析氢(HER)和析氧(OER)两个半反应组成,是制备高纯氢气的一种有效方式,但其应用受限于昂贵且稀缺的贵金属基催化剂。因此,开发新型高效的非贵金属基电催化剂是实现氢能产业持续性发展的核心与关键。目前,过渡金属硫属化物因其富含3d电子与导电性良好等特性,是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高效低成本HER催化剂体系。但是,在多电子步的OER反应中,金属硫属化物受到热力学和动力学的制约,催化性能有所受限。要实现金属硫属化物的HER/OER双功能全解水特性,需要我们对其成分与结构进行合理设计优化。
        近日,西安交大材料学院表面工程研究室戴正飞研究员和马飞教授与国内外科研人员合作,通过共沉淀法与一步硒硫化法,首次在黑磷(BP)纳米片上原位构筑了非金属S元素掺杂的NiCoSe纳米片结构,并将这一异质复合材料用于高效HER/OER双功能电催化全解水研究。在NiCoSeS/BP复合结构中,p型BP中高氧化性的空穴可将低价Co2+氧化成高价、得电子能力更强的Co3+,利于OER反应的发生;非金属S元素与Se元素的电负性差异,也进一步调控了Co3+/Co2+和Ni2+/Ni3+比例,改善了材料电子接受/给予特性,有利于OER/HER全分解水过程。将之用于分解水电催化反应,在10 mA cm−2的电流密度下,其HER和OER的过电位低至172 mV和285 mV,全分解水驱动电位仅需1.67 V,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同时,研究人员创新性地结合电学气敏分析技术,考察了异质复合材料的湿度敏感性与亲水性,可对其电催化化分解水性能进行一定的预测佐证;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也证实了NiCoSeS/BP具有更小的氢吸附自由能和OER反应能垒。本研究工作为金属硫属化物基高性能全解水电催化剂的结构成分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上述研究成果以《硫硒化镍钴/黑磷异质结构的界面与金属价态双调控及其高效电分解水催化研究》(Interface and M3+/M2+Valence Dual-Engineering on Nickel Cobalt Sulphoselenide/Black Phosphorus Heterostructure for Efficient Water Splitting Electrocatalysis) 为题在国际知名材料学期刊《能源与环境材料》(Energy & Environmental Materials)(IF=15.12)在线发表。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上述论文的第一作者单位和唯一通讯单位,西安交大材料学院博士生梁婷婷为论文的第一作者,戴正飞研究员和马飞教授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近期,研究人员也系统综述了非金属元素掺杂对电解水催化性能的提升作用与相关机制(Nano-Micro Letters, doi:10.1007/s40820-021-00785-2,西安交大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唯一通讯作者单位;IF= 16.41)。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02/eem2.12332


         文章来源:西安交通大学
         马飞,1979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现任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表面研究室主任,陕西省纳米科技学会理事长、中国真空学会薄膜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真空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机械学会表面工程分会青工委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项目专题1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作为骨干成员参与973课题和重点研发计划课题3项。迄今在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R,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Nanoscale,Acta Materialia,Applied Physics Letters,Carbon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30余篇,SCI收录120余篇。荣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3项,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项。
        戴正飞,博士,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研究员、博导,入选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陕西省高层次引进人才项目(2018)、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海外学者。2008年、2013年先后本科、博士毕业于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固体物理研究所。2014/03-2017/12期间,前往韩国高丽大学、日本京都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曾获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海外特别研究员”项目资助等。2017年12月,加入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目前主要从事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和表界面特性调控,及其在环境气体传感、新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近五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日本文部省基金、省/部/校/企基金10余项,作为主要作者已在Cell Matter、ACS Nano、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Small、J. Mater. Chem. A、Chem. Eng. J.、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ESI高被引论文6篇、封面论文6篇,所发表论文SCI被引2700余次,H因子为29,授权专利10项,并受邀为国际SCI期刊《Frontiers in Materials》的副编辑与《Current Nanosciences》《Coatings》编委,研究成果多次被 “NSFC基金委”、“参考消息”、“Materials Views China”、“中国科学报” 等媒体宣传报道。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 催化|主题: 1066, 订阅: 2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5-6 21:11 , Processed in 0.110633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