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9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梁长海

[复制链接]

85

主题

108

帖子

16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6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5-26 17:42:3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梁长海大连理工大学化环生学部化工学院教授、盘锦校区科研与学科工作部部长。1994和1997年于大连理工大学先后获工学学士和硕士学位, 2000年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随后在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2004年获得德国洪堡基金会资助波鸿鲁尔大学从事研究工作,2004-2006年苏黎世瑞士联邦理工大学博士后,2006年大连理工大学教授。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7年和2009年两次获得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二和第三);2008年辽宁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二);2010年获第二届SCOPUS青年科学之星新人奖,2014年、2015年、2016年和2017年连续四次入选化学工程领域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2016年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7年入选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发明的非常规油品催化精馏-加氢提质工艺已在两家企业实现工业化应用,2017年获得第十九届中国专利优秀奖;发明的高活性和稳定性的金属催化剂已成功用于工业化树脂加氢提质,填补了国内空白;研究开发的脱硝脱汞协同催化剂成功应用于燃煤锅炉的尾气处理。至今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180篇,SCI他人引用5500余次,h指数为38,授权发明专利50余件。目前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精细化学品催化选择加氢和选择氧化;催化新材料(类贵金属)的化学合成、结构表征和催化性能;非常规油品的催化转化生产清洁燃料;生物质基有机酸和酯及多元醇的催化转化;环境催化(VOC催化燃烧和协同脱硝脱汞催化)。

梁长海
基本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教授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主要任职:盘锦校区科研与学科工作部部长
性别:男
毕业院校: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学位:博士
在职信息:在职
所在单位:化工学院
学科:化学工艺物理化学
办公地点:大连理工大学西部校区化工综合楼A401室
联系方式:辽宁省大连市高新区凌工路2号,邮编116024
电子邮箱:changhai@dlut.edu.cn

教育经历Education Background
1986.91990.8河北省肥乡县第一中学无
1994.91997.8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工艺硕士
1997.92000.12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物理化学博士
1990.91994.8大连理工大学煤化工学士
工作经历Work Experience
研究方向Research Focus
先进材料基础与工程:催化新材料、材料新合成方法、功能材料
催化作用基础和工程:催化反应动力学、新催化反应、环境与能源催化
大连市先进催化材料和反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先进材料和催化工程
专利 More>>
一种过渡金属硅化物加氢脱硫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利用塑料油生产汽柴油的工艺
一种资源化利用废润滑油生产汽柴油的方法
反应沉积法制备蛋壳型Pd催化剂
一种高性能负载型金属硅化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一种利用塑料油生产汽柴油的方法
科研项目
棕榈渣油直接催化加氢生产清洁燃料技术, 企事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 2018/04/18-2018/12/31, 进行
分析测试合同, 企事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 2017/10/27-2017/12/31, 进行
一种利用塑料油生产汽柴油的方法和一种废润滑油资源化利用的方法, 自选课题, 2017/07/17-2018/07/16, 进行
清焦油催化加氢提质催化剂稳定性能研究, 企事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 2013/10/11-2013/11/11, 进行
废润滑油资源化利用生产清洁燃料技术的研发, 2013/05/10-2014/01/31, 进行
轻焦油催化加氢提质催化剂稳定性能研究, 2014/04/01-2015/03/31, 进行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主题

142

帖子

27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74
沙发
发表于 2020-5-4 11:04:09 | 只看该作者
近日,共青团辽宁省委员会发布了2019年度“辽宁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的表彰决定,大连理工大学煤炭资源高效洁净利用团队获此荣誉,全省仅有10个集体获此殊荣。
      这支由我校化工学院梁长海教授带领,由数十名青年教师、30名博士、70名硕士组成的,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年轻团队,10年时间里在煤炭热解、油气清洁转化、煤基碳材料和精细化学品合成等领域,数次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填补国内空白,如首次实现催化精馏-加氢提质耦合技术工业化应用、建成我国首套脱硝脱汞一体化工业装置、首套C9石油树脂连续催化加氢装置等,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煤化工团队。他们以科技强国为己任,将10余项科研技术应用于节能环保、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相关成果荣获中国发明专利优秀奖、辽宁省技术发明一等奖、日内瓦国际发明专利展金奖等国内外多项技术发明及自然科学奖。同时,作为一支高校的科研团队,梁长海教授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重要的使命与责任,“人才是最大的生产力,要让年轻教师们不怕苦、不懈怠,我们自己就要以身作则。”团队中的青年科技骨干多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和大连市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五四精神,传承有我!煤炭资源高效洁净利用团队,让我们国家的煤成为熠熠生辉的“宝贝”,接力棒就在年轻人的手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6

主题

199

帖子

34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46
板凳
发表于 2021-6-28 16:38:07 | 只看该作者
根据《中国专利奖评奖办法》规定,经国务院有关部门知识产权工作管理机构、地方知识产权局、有关全国性行业协会,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等推荐,中国专利奖评审委员会评审,社会公示,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决定授予中国专利金奖30项,外观设计金奖10项,专利银奖60项,外观设计银奖15项,优秀奖826项,外观设计优秀奖56项(http://www.cnipa.gov.cn/art/2021 ... ?bsh_bid=5619674371)。以大连理工大学为专利权人,梁长海教授团队申报的“一种制备氢化C9石油树脂的方法”(专利号:ZL201510354808.4)发明专利,经专家审核、现场答辩以及公示等环节,凭借其突出的新颖性和创造性、实用性,显著的原创性及重要性、技术优势,以及明显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从众多参选专利中脱颖而出,获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金奖。这也是该团队继获得第十九届中国专利优秀奖后再次获得中国专利奖励。
      “一种制备氢化C9石油树脂的方法”发明了加氢吸附脱硫-深度加氢脱色两段加氢工艺及相应催化剂,并以此为核心技术联合多家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实现了工业化,所得产品优于同类进口产品,解决了氢化C9石油树脂卡脖子技术,填补了我国C9氢化石油树脂产业的空白,为我国石油树脂产业的科技革命和在世界范围内抢占高点打下坚实的基础,推动了我国石油树脂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的前进步伐。同时,梁长海教授团队通过许可或联合开发,扩展石油树脂两段加氢工艺技术到其他聚合物加氢领域。开发的石油树脂等不饱和聚合物固定床连续加氢技术和相关催化剂打破了国外公司如伊斯曼、埃克森美孚、韩国科隆、日本瑞翁等的技术垄断,形成具有自我知识产权的技术,带动氢化聚合物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其在胶黏剂、润滑油、食品工业、高档涂料、医疗卫生,以及军工和航天等高端领域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此专利技术曾获得第47届日内瓦国际专利展金奖。这也是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先进材料与催化工程团队为中国共产党的生日献礼!
       “中国专利奖”是我国知识产权领域的最高奖项,也是我国唯一的专门对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给予奖励的国家级奖项,由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颁发,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识产权奖项。据统计,高校作为独立完成单位或第一完成单位获中国专利金奖项目仅5项。这是化工学院时隔六年后再获此殊荣,也是我校第二次获得中国专利金奖的项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2

主题

218

帖子

32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27
地板
发表于 2022-8-4 20:25:18 | 只看该作者
采用纳米金催化剂催化苯甲醇液相氧化反应是一种重要的苯甲醛绿色合成方法。然而,由于Au-C间较弱的相互作用,以碳材料为载体时Au颗粒表面分散性差、稳定性不佳、极易在制备及反应中失活。因此,通过有效手段构建Au-C间强相互作用,针对苯甲醛高选择性及催化剂稳定性,提出催化剂的新型研发路径,对催化材料及工艺的可持续应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近日,大连理工大学梁长海教授团队利用Au的特殊亲硫性,可控调节Au-C相互作用及界面电荷传递效应,将2.6 nm的金颗粒负载于磺化碳管表面,获得了苯甲醇氧化反应显著的催化活性及循环稳定性。
        由于Au的亲硫性极强,S原子或含硫有机物的存在极易导致金催化剂不可逆转的失活。因此,含硫物种一直被视为传统金催化的致命毒物。然而,当S物种的含量降低至一定程度时,Au-S间微妙的相互作用则用会引发特殊的现象。研究结果表明,控制磺化碳管表面微量含硫官能团的生长(S/C=1.4%),可有效提升Au/S-CNT催化剂转化苯甲醇的转化率、转化频数及苯甲醛的选择性,与文献报道相比具有极佳的低温反应活性,转化频数高达2294 h-1。在60 ℃及常压下反应3小时,苯甲醛收率可达80%。
         需要指出的是,微量含硫官能团的存在可有效锚定、分散溶胶型Au颗粒,并在焙烧过程中充分抑制Au颗粒的熟化和烧结,即使经过300 ℃焙烧,Au的平均颗粒尺寸可保持在2.6 nm。硫酰基团(R-S(=O)2-)成为主要的含硫官能团,Au/S原子比为7.6:1。密度泛函理论的模拟结果显示,硫酰基导致Au与碳平面的接触角发生转变,Au-C接触界面显著增大;同时,Au团簇的d-带中心明显向费米能级偏移,Au-SCNT间产生电子转移,催化剂表面对苯甲醇分子的吸附能增大,有效促进Au/S-CNT表面苯甲醇的催化转化过程。然而,硫物种的含量存在阈值,当S/C比达到3.9%时,金催化剂出现明显的团聚及失活现象。综上,采用磺化碳纳米管,在表面存在微量含硫官能团的条件下,通过适宜的手段锚定颗粒尺寸细小的金纳米颗粒,可进一步实现Au-C间强相互作用的构建,拓展高活性高稳定性金催化剂研制的新方向。
        相关工作近日以封面论文的形式发表在国际期刊ACS Applied Nano Materials上。论文第一作者为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盘锦分院罗靖洁副教授,通讯作者为化工学院梁长海教授。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802015, 21978031, 21573031)的资助。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21/acsanm.1c044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5-9 00:12 , Processed in 0.089273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