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3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任晓迪

[复制链接]

94

主题

201

帖子

22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2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2-15 08:30:0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任晓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特任教授,博士生导师,2019年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于2009年、2011年分别获得武汉大学学士、硕士学位;于2016年获得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学位;并在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PNNL)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2019年5月加入中科大。在Nature Energy, Nature Nanotechnology, Nature Communication, Chem, Joule, JACS, Angew, 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等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申请美国专利3项。曾获得美国能源部清洁能源奖,福布斯杂志能源领域30位30岁以下人才称号(Forbes 30 under 30),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以及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杰出表现奖等多项荣誉。


2019年5月起特任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6年11月-2019年5月博士后,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   
2016年8月-2016年11月博士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   
2011年9月-2016年8月博士,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   
2009年9月-2011年7月硕士,武汉大学   
2005年9月-2009年7月学士,武汉大学


研究领域
新型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 高效、安全的大规模储能电池 高活性正负极与电解液界面过程的研究与材料设计 电催化物质转化中催化剂及界面过程的研究与材料设计


近期论文
1.X. Ren,L. Zou, X. Cao, M. Engelhard, W. Liu, S. Burton, H. Lee, C. Niu, B. Matthews, Z. Zhu, C. Wang, B. Arey, J. Xiao, J. Liu, J.-G. Zhang, W. Xu, Joule, 2019, DOI: 10.1016/j.joule.2019.05.006.   
2.X. Ren,L. Zou, S. Jiao, D. Mei, M. Engelhard, Q. Li, H. Lee, C. Niu, B. Adams, C. Wang, J. Liu, J.-G. Zhang, W. Xu, ACS Energy Lett., 2019, 4, 896-902.   
3.S. Jiao+,X. Ren+(co-first), R. Cao, M. Engelhard, Y. Liu, D. Hu, D. Mei, J. Zheng, W. Zhao, Q. Li, N. Liu, B. Adams, C. Ma, J. Liu, J.-G. Zhang, W. Xu, Nat. Energy, 2018, 3, 739.   
4.X. Ren, S. Chen, H. Lee, D. Mei, M. Engelhard, S. Burton, W. Zhao, J. Zheng, Q. Li, M. Ding, M. Schroeder, J. Alvarado, K. Xu, Y. Meng, J. Liu, J.-G. Zhang, W. Xu, Chem, 2018, 4, 1877.   
5.X. Ren,M. He, N. Xiao, W. McCulloch, Y. Wu,Adv. Energy. Mater., 2017, 7, 1601080.    6.X. Renand Y. Wu. J. Am. Chem. Soc., 2013, 135, 2923.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4

主题

201

帖子

22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23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2-15 08:30:27 | 只看该作者
基于超氧化物的金属-氧气电池中正极过程的研究与材料设计
批准号        21905265       
学科分类        其他新型电池 ( B050805 )
项目负责人        任晓迪       
依托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资助金额        26.00万元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研究期限        2020 年 01 月 01 日 至2022 年 12 月 31 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4

主题

252

帖子

48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80
板凳
发表于 2024-3-19 09:06:58 | 只看该作者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任晓迪教授团队联合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青松教授团队研究发现利用分子间氢键的相互作用可以显著改善醚基电解液在电极界面的稳定性,并有效抑制锂金属电池热失控过程。相关成果以“Molecular anchoring of free solvents for high-voltage and high-safety lithium metal batteries”为题发表在《自然•通讯》上,我校任晓迪教授、王青松教授为通讯作者,合作者包括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焦淑红教授,博士生崔壮壮为论文的第一作者。
        锂金属电池因其超高的能量密度被视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有力竞争者,但面临着电解液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双重挑战。传统的碳酸酯类电解液虽然在锂离子电池中得到广泛应用,却难以兼容活泼的锂金属负极。相比之下,醚类电解液与锂金属有更好的相容性,但较差的抗氧化能力限制了其在高电压正极中的应用。提高电解液浓度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醚的电化学稳定性,却带来了成本增加、低温性能衰减等问题,更为棘手的是大量阴离子的存在会引发热失控等安全隐患。
图1. 氢键相互作用及分子锚定电解液设计策略
         针对上述难题,作者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分子锚定策略,有望同时解决醚基电解液的高压和安全难题。他们在乙二醇二甲醚(DME)中加入含强极性C-H基团的氟代醚溶剂(TTE),发现DME和TTE之间可以通过氢键形成分子间的锚定作用,从而有效降低醚键上氧原子的电子云密度,大幅提高了溶剂的抗氧化能力。
基于分子锚定概念设计的电解液展现出优异的高压性能。在Li+/溶剂摩尔比低至1:9的条件下, 这种电解液即使在4.7 V的高压下也没有明显的氧化分解。高电压锂金属电池的容量保持率和库仑效率均远超传统的高浓电解液。为了揭示其本质机制,研究人员开展了系统的表界面分析。光谱和理论计算的结果一致表明,在高浓电解液中,阴离子和溶剂分子形成配位结构,使电解液的氧化分解倾向大大增加;而在分子锚定电解液中,溶剂分子之间通过氢键形成稳定复合物,有利于提升电解液的热力学稳定性。此外,由于减少了活泼阴离子的使用,分子锚定电解液在高电压正极表面诱导形成的界面膜也更薄更稳定。
        研究人员进一步考察了电解液的安全性能。在锂金属软包电池中,当温度升高到140°C左右,高浓电解液与锂金属剧烈反应并放出大量热量,而分子锚定电解液与锂的相容性得到大幅提升。分子锚定电解液则可以将热失控开始的温度推迟到209°C以上。这项工作证明,设计合理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可以从根本上改变电解液的性能,为未来电池电解液的分子工程提供了新的方向。
        该项目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和安徽省的资助。
        文章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4-46186-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5-3 06:57 , Processed in 0.088905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