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邹志刚/姚颖方团队首次发现氮还原中的多米诺效应

[复制链接]

85

主题

108

帖子

16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6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 08:00:0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氨是最广泛的工业化学品之一,全球产量约为每年1.7亿吨,主要通过哈伯-博施工艺实现规模化生产。然而该反应必须在高温和高压条件下进行,消耗1%全球能源,并排放超过4.5亿吨二氧化碳。因此解决哈伯-博施工艺所带来的高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等问题已迫在眉睫。近年来,常温常压下水相电催化氮还原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方式。但由于产氢竞争反应激烈,以及氮气固有的溶解度低、氮氮三键难以活化等属性使水相电催化氮还原进入发展瓶颈。非水相锂介质氮还原作为一种新的产氨策略,可以通过锂在非水溶剂中氧化还原循环,实现高效氮气的活化和氨的产生。然而非水相锂介质氮还原目前仍面临着锂作用机理模糊和催化材料设计策略匮乏等问题,阻碍非水相氮还原的发展。
        近日,南京大学邹志刚/姚颖方团队首次发现非水相氮还原过程中的多米诺效应:即一旦完成第一步锂离子还原,整个氮还原反应将如推倒的多米诺骨牌一般,自发完成后续氮气固定和还原。
Li+ + e- → Li                            ∆G=293.31 kJ mol-1             (1)
6Li + N2 → 2Li3N                   ∆G=-135.40 kJ mol-1           (2)
Li3N + 3H+ → NH3 + 3Li+      ∆G=-760.98 kJ mol-1           (3)
        该团队利用原位X射线衍射技术监测锂介质氮还原过程,发现了氮还原中锂中间产物的变化,验证了锂离子还原是锂介质氮还原反应的关键步骤。另外,研究者以碳纸担载金纳米颗粒作为模型电极材料,发现金纳米颗粒可充当锂离子还原的电催化材料。计算和实验结果都表明,金与锂有更高的电子亲和力,有效降低了锂离子还原的电子转移势垒。而碳作为一种典型的锂电化学插层材料,表现出更高的电子转移势垒,限制了锂还原动力学。该研究结果表明锂离子还原电催化剂对氮还原电极材料的设计至关重要,为电催化氮还原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该论文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上。
       论文信息:Domino effect: gold electrocatalyzing lithium reduction to accelerate nitrogen fixation
       文章的第一作者是南京大学环境材料与再生能源研究中心博士生高麟峰和曹媛。
       DOI: 10.1002/anie.202015496
       文章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015496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
       邹志刚,东京大学理学博士,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 长江学者,“973”首席科学家。从事环境能源材料研究,在Nature、PRL、Angew Chem、JACS、Adv Mater等期刊上发表论文450多篇,  h指数63;获发明专利30余项。承担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日合作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重大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及江苏省高技术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各1项。
      姚颖方,1981年7月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2011年12月毕业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南京大学副教授。从事太阳能相关的光、电催化物质与能量转换材料与系统的设计、制备、反应机理及应用基础的研究。主要包括:1、过渡金属离子调控石墨烯电催化材料结构及机理研究; 2 、光催化材料的新机理、新应用研究;3 、新型物质与能量转换过程研究。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5-12 06:02 , Processed in 0.090905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