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0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同济大学3800万元转让6项专利

[复制链接]

52

主题

52

帖子

5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5-24 09:34: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同济大学、润坤(上海)光学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签署《技术专利转移协议》,将同济大学教授王占山团队研发的6项发明专利授权转让,合同金额共计3800万元人民币。这成为“企业+高校+独立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三位一体”专业化、规范化技术转移模式的一个成功案例。

当天,同济大学还发布了《同济大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施细则》,进一步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打通将“纸”变成“钱”的最后一公里。细则对科技成果的归属、转化流程、收益分配等作出明确规定,以此激励师生对科技成果进行后续开发、应用、推广,形成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发展新产业。

同时,同济大学将原来传统的“科学技术研究院”,改制为“一部三院”,即“科学研究部、科学技术研究院、工程与产业研究院、先进技术研究院”,将教师在服务社会方面的表现纳入教师业绩考核,在教师职称评聘中增列“社会服务”类等举措,以全面提升同济大学服务社会的能力。

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表示,此次系列技术发明和原始创新成果转让,学校将所得收益的85%归科研团队,用于支持进一步的科学研究以及对教师和学生的奖励,以此调动科研团队的积极性。

王占山团队的一系列技术发明和原始创新,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和器件禁运,有力支撑了我国强激光装置等重大工程建设和装备的自主研发。据悉,该课题组在高损伤阈值激光薄膜器件与装备方面共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0余项,获发明专利授权34项。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5-31 21:22 , Processed in 0.082181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