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65|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赵宇亮

  [复制链接]

115

主题

136

帖子

18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8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9-13 10:3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赵宇亮,1963年2月出生,籍贯四川南充,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1985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1985年7月进入中国核动力研究院从事核燃料化学的研究。1989年赴日本原子力研究所进修,1993年考入东京都立大学研究生院,获硕士、博士学位。先后在日本原子力研究所先端科学研究中心,日本理化学研究所(RIKEN)从事研究工作。
    2000年入选中国科学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百人计划)",2001年7月起任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杰青,973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兼职教授,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多学科研究中心副主任。2007年4月兼任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助理。
    2011年5月担任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01年回国之前,一直从事放射化学研究,发现了“原子核的变形度的不变性”规律,提出了原子核裂变释放能量的新公式,成功地解释了美国科学家在80年代中期在重核中发现的“Bimodal Fission”现象,用实验证明了低能原子核裂变时存在两条不同途径,揭示了裂变碎片核的质量分布和裂变核的变形度之间的相关性等。
    2001年以来,主要从事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分析和放射化学的研究。在国内率先提出纳米材料生物(健康)效应这个研究方向和学术思想,创建了中国科学院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提出反向应用纳米材料毒理学性质的新思路,发现了肿瘤低毒化疗的纳米材料体系,提出并设计了肿瘤低毒性治疗研究计划,并在开展系统的研究。已发表国际SCI论文167篇,以及中文刊物论文近50篇。并率先将这个新领域的知识体系化,编著了该领域的世界上第一部专著《Nanotoxicology》,2007年在美国出版,主编出版了9部《纳米生物效应》系列丛书,推动了这个新的分支学科在国内外的形成和发展。应邀国际国内邀请学术报告117次。目前担任美国、欧洲7本SCI杂志的副主编及编委。曾担任联合国环境与发展署、欧盟、芬兰,OECD等在纳米安全方面的专家顾问。   

姓    名:赵宇亮        
性    别:男
职    务:中心副主任        
职    称:研究员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条11号
邮政编码:100190        
电子邮件:无
      
   研究领域:
纳米生物效应分析,放射化学。如,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低毒性肿瘤治疗与诊断纳米药物;低毒性纳米材料的分子动力学设计与表面化学修饰;核能纳米技术。
代表论著:        
1. Zhao YL, Xing GM, Chai ZF. Nanotoxicology: are carbon nanotubes safe?
Nature Nanotechnology, 2008 Apr; 3(4): 191-2.
2 .Liang XJ, Meng H, Wang YZ, He HY, Meng J, Lu J, Wang PC, Zhao YL, Gao XY, Sun BY, Chen CY, Xing GM, Shen DW, Gottesman MM, Wu Y, Yin JJ, Jia L. Metallofullerene nanoparticles circumvent tumor resistance to cisplatin by reactivating endocytosi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10 Apr 20; 107 (16):7449-54.
3. Li YY, Zhou YL, Xu DX, Zhao YL, Tang ZY, Nie GJ. Surface chirality-dependent cytotoxicity of glutathione-stabilized quantum dots and its links to autophagy.
Angew Chem Intl Ed. 2011; Doi: 10.1002/anie.201008206.
4. Zuo TS, Sun ZP, Zhao YL, Jiang XM, Gao XY. The big red shift of photoluminescence of mn dopants in strained cds: a case study of mn-doped mns- cds heteronanostructures. J Am Chem Soc. 2010 May 19; 132 (19):6618-19.
5. Gao XF, Wang L, Ohtsuka Y, Jiang D, Zhao YL, Nagase S, Chen ZF. Oxidation unzipping of stable nanographenes into joint spin-rich fragments. J Am Chem Soc. 2009 Jul 22; 131 (28):9663-69.
6. Gao X Y, Xing GM, Yang YL, Shi XL, Liu R, Chu WG, Jing L, Zhao F, Ye C, Yuan H, Fang XH, Wang C, Zhao YL. Detection of Trace Hg2+ via Induced Circular Dichroism of DNA Wrapped Around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J Am Chem Soc. 2008 Jul 23; 130 (29):9190-91
7. Zhao YL, Chen ZL, Yuan H, Gao XF, Qu L, Chai ZF, Xing GM, Yoshimoto S, Tsutsumi E, Itaya K. Highly selective and simple synthesis of C2m-X-C2n fullerene dimers.
J Am Chem Soc. 2004 Sep; 126 (36):11134-35
8. Wang LM, Liu Y, Li W, Jiang XM, Ji YL, Wu XC, Xu LG, Qiu Y, Zhao K, Wei TT, Li YF, Zhao YL, Chen CY. Selective targeting of gold nanorods at the mitochondria of cancer cells: implications for cancer therapy. Nano Lett. 2011 Feb; 11 (2):772-780.
9. Liu B, Li XY, Li BL, Xu BQ, Zhao YL. Carbon nanotube based artificial water channel protein: membrane perturbation and water transportation. Nano Lett. 2009 Apr; 9 (4):1386-94.
10. Chen CY, Xing GM, Wang JX, Zhao YL, Li B, Tang J, Jia G, Wang TC, Sun J, Xing L, Yuan H, Gao YX, Meng H, Chen Z, Zhao F, Chai ZF, Fang XH. Multi hydroxylated [Gd@C82(OH)22]n nanoparticles: Antineoplastic activity of high efficiency and low toxicity. Nano Lett. 2005 Oct; 5 (10):2050-57.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科技部973项目 (2011-2015): 重要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机制与安全性评价研究.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主题

136

帖子

18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89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6-15 17:05:13 | 显示全部楼层
随着纳米技术的迅猛发展,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纳米材料引起了人们对其生物和生态安全问题的广泛关注。如何系统地研究纳米材料的毒性,安全规范地使用纳米材料已成为纳米科学研究的热门话题。自2005年创刊以来, Small已成为纳米和微米尺度科学技术领域全球领先的期刊之一。在Small所涉及的所有主题中,‘纳米安全’主题在Small的全部出版物中占很大比例。2013年,Small发布特刊:纳米毒理学(Nanotoxicology),着重介绍了安全使用纳米技术以造福社会,环境和全球经济。今年,Small又推出一个新特刊:重新思考纳米安全性(Rethinking Nanosafety),旨在向读者提供该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及新颖的见解,以重新思考纳米安全性研究,从而进一步促进纳米安全性研究的发展。
值此之际,中国国家纳米中心的赵宇亮院士、陈春英研究员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谷战军研究员等人发表了题为“15 Years of Small: Research Trends in Nanosafety”文献分析综述,旨在分析过去15年Small期刊对纳米安全性研究发展的贡献。该分析借助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的数据,针对Small 上发表的600余篇纳米生物安全性文章,对其文献类型、作者、机构、国家和高频词被引文章进行了量化统计,并使用CiteSpace软件进行科学文献可视化分析。自2005年创刊以来,Small期刊发表的纳米安全相关的文章数量多年来呈增长趋势,其中发表文章量最多的国家依次是中国,美国和德国;文章发表量最高的研究机构是中国科学院。对高引论文进行分析时发现,金纳米颗粒是最受关注的纳米粒子种类;尺寸因素是研究最多的纳米毒性影响因素;纳米粒子的生物毒性机理,如胞吞作用、细胞膜破裂、氧化应激、DNA损伤等都是研究者关注的重点。另外,科学家们还利用不同生物模型,例如细胞系,大鼠,微生物,水生生物或者植物等来解释和预测纳米粒子在生物环境中的行为,以便了解纳米粒子可能造成的危害。文章的最后,作者根据前期研究进展的分析,对未来该领域的研究趋势也进行了展望,以促进纳米安全性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对纳米安全领域的深入研究不仅关乎人类健康,更是纳米科技被人们认知和接受的前提。因此,当我们沉浸于纳米技术带来的种种科技进步的同时,更应该加强纳米材料安全性的研究,使之成为能安全造福人类的新技术。相关内容发表在Small(DOI: 10.1002/smll.202000980)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5-6 12:42 , Processed in 0.086308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