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1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刘宣勇

[复制链接]

94

主题

96

帖子

14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4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9-22 10:26:0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刘宣勇,1974年生,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高性能陶瓷与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副主任、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慈溪生物材料表面工程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医用材料表面与界面,长期从事医用钛合金和PEEK等生物医用材料表面改性研究,并将相关技术应用于人工关节、骨折内固定系统、融合器和种植牙等医疗器械研发。迄今共发表SCI论文270余篇,论文被SCI引用9000余次,单篇论文最高引用1800余次,编著和主编专著4部,获授权专利30余项。获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上海青年科技英才、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标兵、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青年科技成就奖和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等。



姓 名:刘宣勇        
性    别:男
专家类别:研究员;杰青;卢嘉锡青年人才        
学 历:博士研究生
电 话:021-52412409        
传 真:021-52413903
电子邮件:xyliu@mail.sic.ac.cn        
个人主页:无
邮政编码:200050        
通讯地址:上海市定西路1295号        
简历:
教育经历:
  1992.9—1996.7,湖南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本科;
  1996.9—1999.3,湖南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硕士;
  1999.3—2002.3,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材料学,博士;
工作经历:
  •   2008/09—至  今,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
  •   2004/09—2008/09,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副研究员
  •   2003/04—2004/09,香港城市大学物理和材料科学系,Research Associate
  •   2002/03—2004/09,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曾获得奖励、荣誉称号:
  1)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5)
  2)   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 (2015)
  3)   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 (2014)
  4)   上海青年科技英才(2012年)
  5)   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1年,第一完成人)  
  6)   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标兵(2009年)  
  7)   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科技人才奖(2009年)  
  8)   第12届亚太联盟化工大会技术创新奖(2008年)  
  9)   上海市科教党委系统第二届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奖(2008年)  
  10)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青年科技成就奖(2007年)  
  11)  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跟踪计划(2007年)  
  12)  国际热喷涂大会优秀论文奖(美国西雅图,2006年)  
  13)  第四届柳大纲优秀青年科技奖(2005年)  
  14)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15)  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  
  16)  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2002年)  
  17)  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2002年)
科研工作简介:
  1) 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表面构建纳米多孔结构提高生物活性和抗菌性
  本研究采用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技术对CFRPEEK材料进行Ti离子注入改性,在其表面可获得纳米多孔结构,显著提高其生物相容性;并具有潜在的骨诱导生长因子和抗菌药物装载前景。细胞增殖实验证实,改性处理得到的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材料表面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粘附、铺展和增殖明显高于未改性样;同时,成骨指标检测表明BMSC在改性样上具有明显的成骨分化趋势;此外,多孔表面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的抑菌性,表明Ti离子注入改性CFRPEEK材料在硬组织修复和替换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工作创新性提出使用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技术构建纳米多孔结构,为聚醚醚酮材料等绝缘体表面生物活性改性提供了新的思路。该工作的相关结果发表在Biomaterials 35 (2014) 5731-5740。
  2) 大面积单层石墨烯薄膜的抗菌性研究
  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具有单原子层厚度的二维晶体,碳原子之间sp2杂化方式互相键合形成蜂窝状晶格网络,其基本结构单元是苯六元环,可看作是一层被剥离的石墨片。石墨烯是世界上最薄的二维材料,其厚度仅为0.35 nm。石墨烯内部的碳原子由很高键能的大共轭 π 键相互连接,其碳-碳键长度约为0.142nm。由于其独特的二维共轭结构,石墨烯展现出诸多突出的物理化学性质,包括优异的电学、热学、光学和力学性质以及巨大的比表面积。本研究工作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方法首次在导体、半导体、绝缘体三种电学衬底上成功制备出大面积高质量单层石墨烯薄膜,其抗菌性能呈现出规律性变化,从能带理论角度给出了较为合理的解释,相关研究工作已发表在Nature出版社旗下期刊《Scientific Reports》2014, 4, 4359)。
研究成果:
  • Shichong Qiao, Huiliang Cao, Xu Zhao, Hueiwen Lo, Longfei Zhuang,Yingxin Gu, Junyu Shi, Xuanyong Liu, Hongchang Lai, Ag-plasma modification enhances bone apposition around titanium dental implants: an animal study in Labrador dog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medicine 2015:10 653–664. IF=4.383
  • Jinhua Li, Gang Wang, Wenjie Zhang, Guodong Jin, Miao Zhang, Xinquan Jiang, Zengfeng Di, Xuanyong Liu and Xi Wang, Graphene film-functionalized germanium as a chemically stable,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and biologically active substrate, J. Mater. Chem. B, 2015,3, 1544-1555. IF=4.726
  • Tao Lu, Jin Wen, Shi Qian, Huiliang Cao, Congqin Ning, Xiaoxia Pan, Xinquan Jiang, Xuanyong Liu, Paul K. Chu, Enhanced osteointegration on tantalum-implanted polyetheretherketone surface with bone-like elastic modulus, Biomaterials 51 (2015) 173-183. IF=8.557
  • Peng Tian, Xuanyong Liu, Chuanxian Ding, In vitro degradation behavior and cytocompatibility of biodegradable AZ31 alloy with P EO/HT composite coating, Colloids and Surfaces B: Biointerfaces, Volume 128, 1 April 2015, Pages 44-54. IF=4.152
  • Donghui Wang, Naijian Ge, Jinhua Li, Yuqin Qiao, Hongqin Zhu, and Xuanyong Liu, Selective Tumor Cell Inhibition Effect of Ni−Ti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 Thin Films Driven by the Reversed pH Gradients of Tumor Cells,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5, 7, 7843−7854. IF=6.723
  • Hui Qin, Huiliang Cao, Yaochao Zhao, Guodong Jin, Mengqi Cheng, Jiaxin Wang, Yao Jiang, Zhiquan An, Xianlong Zhang,* and Xuanyong Liu*, Antimicrobial and Osteogenic Properties of Silver-Ion-Implanted Stainless Steel,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5, 7, 10785−10794. IF=6.723
  • Mengqi Cheng, Yuqin Qiao, Qi Wang, Guodong Jin, Hui Qin, Yaochao Zhao, Xiaochun Peng, Xianlong Zhang,* and Xuanyong Liu*, Calcium Plasma Implanted Titanium Surface with Hierarchical Microstructure for Improving the Bone Formation,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5, 7, 13053−13061. IF=6.723
  • Guodong Jin, Hui Qin, Huiliang Cao, Yuqin Qiao, Yaochao Zhao, Xiaochun Peng, Xianlong Zhang, Xuanyong Liu, Paul K. Chu, Zn/Ag micro-galvanic couples formed on titanium and osseointegration effects in the presence of S. aureus, Biomaterials 65 (2015) 22-31. IF=8.557
  • Shi Qian, Xuanyong Liu, Cytocompatibility of Si-incorporated TiO2nanopores films, Colloids and Surfaces B: Biointerfaces 133 (2015) 214–220. IF=4.152
  • Jin Wen, Jinhua Li, Hongya Pan, Wenjie Zhang, Deliang Zeng, Lianyi Xu, Qianju Wu, Xiuli Zhang, Xuanyong Liu* and Xinquan Jiang, Strontium delivery on topographical titanium to enhance bioactivity and osseointegration in osteoporotic rats, J. Mater. Chem. B, 2015,3, 4790-4804. IF=4.726
  • Jinhua Li, Gang Wang, Hao Geng, Hongqin Zhu, Miao Zhang, Zengfeng Di, Xuanyong Liu*, Paul K Chu, and Xi Wang, CVD Growth of Graphene on NiTi Alloy for Enhanced Biological Activity,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5, 7 (36), pp 19876–19881. IF=6.723
  • Yu Zhu, Huiliang Cao, Shichong Qiao,Manle Wang, Yingxin Gu,Huiwen Luo, Fanhao Meng, Xuanyong Liu, Hongchang Lai, Hierarchical micro/nanostructured titanium with balanced actions to bacterial and mammalian cells for dental impla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medicine 2015:10 6659–6674. IF=4.383
  • Yaochao Zhao, Huiliang Cao, Hui Qin, Tao Cheng, Shi Qian, Mengqi Cheng, Xiaochun Peng, Jiaxin Wang, Yin Zhang, Guodong Jin, Xianlong Zhang, Xuanyong Liu, and Paul K Chu, Balancing the Osteogenic and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of Titanium by Codoping of Mg and Ag: An in Vitro and in Vivo Study,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5, 7 (32), pp 17826–17836. IF=6.723
  • Huaijuan Zhou, Jinhua Li, Shanhu Bao, Donghui Wang, Xuanyong Liu and Ping Jin, The potential cytotoxicity and mechanism of VO2 thin films for intelligent thermochromic windows, RSC Adv., 2015,5, 106315-106324. IF=3.840
  • Donghui Wang, Naijian Ge, Shi Qian, Jinhua Li, Yuqin Qiao and Xuanyong Liu, Selenium doped Ni–Ti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 (Ni–Ti LDH) films with selective inhibition effect to cancer cells and bacteria, RSC Adv., 2015,5, 106848-106859 IF=3.840
  • Huaijuan Zhou, Jinhua Li, Yunchuan Xin, Xun Cao, Shanhu Bao, Ping Jin,Electron transfer induced thermochromism in a VO2–graphene–Ge heterostructure,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  卷: 3 期: 19 页: 5089-5097 , 2015, IF=4.696
详细介绍: http://www.sic.cas.cn/kybm/bio/lxy/jj/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66

帖子

7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70
沙发
发表于 2018-6-2 09:11:09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刘宣勇研究员团队发明专利“一种牙科种植体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201310496987.6)在2018年第六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上荣获上海职工发明专利银奖。
  该项专利发明的牙种植体具有如下特点,表面蜂巢状纳米形貌与骨组织切面结构相似,能够增强成骨细胞在种植体表面的粘附和成骨活性,加快骨整合;表层氧化钛含氧量随深度增加逐渐减少,与基体无明显分层,界面结合强度高;改性处理过程中无杂质元素引入,具有优异的生物安全性。同时该牙科种植体制备方法具有设备简单、成本低、易于产品转化等优点,其应用显著提升了产品性能,有助于推动高端器械国产化,产生良好社会效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主题

162

帖子

21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4
板凳
发表于 2018-8-23 08:51:08 | 只看该作者
20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型牙种植体用钛合金及其表面构建机制
批准号        51831011        学科分类        新型金属功能材料 ( E010503 )
负责人        刘宣勇        职称                单位名称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资助金额        300万元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起止年月        2019年01月01日 至 2023年12月31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69

帖子

9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92
地板
发表于 2020-12-15 16:36:21 | 只看该作者
2020年12月11日,在第十一届世界生物材料大会(11th World Biomaterials Congress)线上形式的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刘宣勇研究员被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学会联合会授予“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终身荣誉称号”。
  刘宣勇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医用材料表面与界面,长期从事医用钛合金和PEEK等生物医用材料表面改性研究,并将相关技术应用于人工关节、骨折内固定系统、融合器和种植牙等医疗器械研发。先后承担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研究工作。迄今共发表SCI论文300余篇,论文被SCI引用11000余次,编著和主编专著4部,获授权专利30余项。
  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学会联合会(IUSBSE)是一个非政治性、非赢利的学术组织,其设立的“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终身荣誉称号”(Fellow, Bio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简称FBSE)授予由各国生物材料学会推荐、世界顶级科学家逐级筛选出的国际著名生物材料专家,每四年推选一次,该称号仅授予对生物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个人,是世界杰出生物材料专家的终身最高荣誉称号,入选者均为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拥有杰出学术地位和成就的科学家。
  据统计,我国目前共有48位专家学者获得该荣誉称号,上海硅酸盐所共有2位专家学者入选,其中常江研究员于2012年获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5-1 05:37 , Processed in 0.092636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