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3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南京邮电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化学系汪联辉

[复制链接]

83

主题

106

帖子

19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2-18 07:08:3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汪联辉
男,福建安溪人。
南京邮电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材料与纳米技术研究院 院长/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 国家级人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江苏省创新团队领军人才,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
详细介绍
联系方式
  办公地点:南京市文苑路9号 南京邮电大学仙林校区教五楼#510
  电话:+86-25-85866333
  Email:iamlhwang@njupt.edu.cn  
个人简历   
1988年毕业于成都科技大学高分子材料系;
1993年获福建师范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硕士学位;
1998年获浙江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博士学位;
1998年7月赴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0年3月起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分子和细胞生物研究院任研究员、助理教授;
2005年6月受聘复旦大学,任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985”先进材料科技创新平台高级PI;
2011年初加盟南京邮电大学,现任南京邮电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材料与纳米技术研究院 院长/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纳米光电材料、生物光电子学、生物传感器等  
主要研究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α,β-顺式不饱和脂肪酸对白色念珠菌形态转变的抑制活性及其药效评价(81273409),67万,2013.1-2016.12。负责人,在研。
   2.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973项目),基于纳米技术的肺癌早期检测研究-课题1:功能性纳米材料的制备和表面修饰(2012CB933301),3000万元,2012.1-2016.8。课题负责人,在研。
   3. 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有机与生物光电子学(IRT1148),300万元,2012.1-2014.12。负责人,在研。
   4. 江苏省创新团队,有机与生物光电子学,300万元,2012-2015。负责人,在研。
   5. 江苏省“双创计划”重点创新项目,分子/纳米生物检测材料与器件,100万元,2011.10-2014.9。负责人,在研。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 群体感应信号分子及其类似物对铜绿假单胞菌致病性和生物膜形成的诱导与抑制作用(90813010),2009.1-2011.12。负责人,结题。
   7. 国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若干生物传感器与芯片技术研究及其在重大传染病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2009ZX10004-301)),子项目负责人,结题。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共轭聚合物传感材料的制备及生物检测应用(60537030),2006.1-2009.12。负责人,结题。
   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生物医学传感技术(30425020),2005.1-2008.12。负责人,结题。
主要学术成绩
  发展了基于量子点、石墨烯等纳米光电材料的新型生物传感器及其检测技术,并成功用于生物分子的高灵敏、高特异性检测;提出并证明了"猝灭群体感应"防治细菌侵染动植物的新概念,为动植物细菌病害的防治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途径。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ure、JBC、Advanced Materials、ACS Nano等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100余篇SCI论文,被SCI文章他引3500余次。  
奖励荣誉
1.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1)
2.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4)
3.“百千万人才工程” 国家级人选(2013)
4. 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13)
5.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13)
6. 教育部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2011)
7. 中国侨联“中国侨界贡献奖”(2012)
8. 江苏省“333 高层次人才工程” 第一层次(2013)
9. 江苏省创新团队领军人才(2012)
10.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2011)
代表性著作     
1.      DNA-Conjugated Quantum Dot Nanoprobe for High-Sensitivity Fluorescent Detection of DNA and micro-RNA.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14, 6, 1152-1157.
   2.      Design and applications of gold nanoparticle conjugates by exploiting biomolecule-gold nanoparticle interactions. Nanoscale 2013, 5, 2589-2599.
   3.      Synthesis of highly dispersed titanium dioxide nanoclusters on reduced graphene oxide for increased glucose sensing. Carbon 2013, 57, 470-476.
   4.      A controllable approach to development of multi-spectral conjugated polymer nanoparticles with increased emission for cell imaging.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2013, 49, 10623-10625.
   5.      Reduced graphene oxide/PAMAM-silver nanoparticles nanocomposite modified electrode for direct electrochemistry of glucose oxidase and glucose sensing. 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 2012, 36, 179-185.
   6.      One-pot, low-temperature synthesis of branched platinum nanowires/reduced graphene oxide (BPtNW/RGO) hybrids for fuel cells.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2012, 22, 7791-7796.
   7.      One-Pot Encapsulation of Luminescent Quantum Dots Synthesized in Aqueous Solution by Amphiphilic Polymers. Small 2011, 7, 1456-1463.
   8.      Ultra-photostable, non-cytotoxic, and highly fluorescent quantum nanospheres for long-term, high-specificity cell imaging. Biomaterials 2011, 32, 2133-2140.
   9.      A facile low temperature growth of CdTe nanocrystals using novel dithiocarbamate ligands in aqueous solution.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2010, 20, 2788-2793.
   10.   The cytotoxicity of CdTe quantum dots and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s from released cadmium ions and nanoparticle properties. Biomaterials 2010, 31, 4829-4834.
   11.   Ultrasensitive, Multiplexed Detection of Cancer Biomarkers Directly in Serum by Using a Quantum Dot-Based Microfluidic Protein Chip. Acs Nano 2010, 4, 488-494.
   12.   DNA-bridged bioconjugation of fluorescent quantum dots for highly sensitive microfluidic protein chips.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2010, 46, 6126-6128.
   13.  A fluorescent conjugated polymer for trace detection of diamines and biogenic polyamines.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2010, 20, 9628-9634.
   14.   The cytotoxicity of cadmium based, aqueous phase - Synthesized, quantum dots and its modulation by surface coating. Biomaterials 2009, 30, 19-25.
   15.   A Nano- and Micro- Integrated Protein Chip Based on Quantum Dot Probes and a Microfluidic Network. Nano Research 2008, 1, 490-496.
   16.   Microwave synthesis of water-dispersed CdTe/CdS/ZnS core-shell-shell quantum dots with excellent photostability and biocompatibility. Advanced Materials 2008, 20, 3416-+.
   17.   Microwave-assisted synthesis of water-dispersed CdTe nanocrystals with high luminescent efficiency and narrow size distribution. Chemistry of Materials 2007, 19, 359-365.
   18.   Microwave-assisted growth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water-dispersed CdTe/CdS core-shell nanocrystals with high photoluminescenc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 2006, 110, 13370-13374.
   19.   Specificity and enzyme kinetics of the quorum-quenching N-acyl homoserine lactone lactonase (AHL-lactonas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2004, 279, 13645-13651.
   20.   Quenching quorum-sensing-dependent bacterial infection by an N-acyl homoserine lactonase. Nature 2001, 411, 813-817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36

帖子

25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2
沙发
发表于 2020-11-24 16:43:47 | 只看该作者
近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36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名单》,我院汪联辉教授入选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领导下的专家组织,从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咨询、研究、监督和审核等工作。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经全国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推荐,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遴选产生,由本学科学术造诣精深且具有培养博士研究生经验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学者组成。
  我院博士生导师汪联辉教授长期从事光电纳米材料、生物光电子学、纳米生物医学等领域教学科研工作,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创新团队领军人才,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侨联“中国侨界贡献奖”等,培养了数十名博士、硕士研究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

主题

194

帖子

30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07
板凳
发表于 2022-9-26 09:50:08 | 只看该作者
近日,南京邮电大学汪联辉教授和宇文力辉副教授团队与南京工业大学杨栋梁副教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牟永斌教授开展合作研究,在细菌生物膜感染治疗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提出通过增强乏氧微环境调控细菌代谢并激活药物的新型高效治疗策略。相关成果以Potentiating hypoxic microenvironment for antibiotic activation by photodynamic therapy to combat bacterial biofilm infections为题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上。
        生物膜(Biofilm)是细菌等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分泌胞外聚合物(EPS)将自身包裹构成的高度组织化、系统化的多细胞群落。由于EPS对氧气扩散的阻碍,生物膜内氧气含量由外而内逐渐降低,影响细菌的代谢状态:生物膜外层的细菌代谢活性高,对抗菌药物敏感;生物膜内部的细菌代谢活性低,对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受性。由于存在代谢异质性,生物膜细菌难以通过传统药物彻底清除,容易导致顽固的慢性感染,成为医学领域的难题。
        针对以上问题,汪联辉教授和宇文力辉副教授团队构建了一种由透明质酸、光敏剂二氢卟吩(Ce6)和甲硝唑(MNZ)组成的纳米试剂(HCM),用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生物膜感染的治疗。HCM能够在生物膜微环境中酶的作用下降解,释放Ce6和MNZ。在光照下,Ce6能够将氧气转化为活性氧,杀死生物膜表层的活性菌,并加剧生物膜的乏氧状态,诱导MRSA产生硝基还原酶,将MNZ转化为杀菌活性的咪唑片段,从而高效清除生物膜内部细菌,并抑制生物膜的再生长。以上治疗模式还可诱导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促进伤口组织的愈合。本研究提出通过光动力治疗激活药物抗菌活性的微环境调控策略,为细菌生物膜感染高效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图1 基于光动力加剧乏氧增强药物活性的细菌生物膜感染治疗示意图。
        本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江苏省前沿引领技术基础研究专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本论文第一作者为博士研究生修尉峻,共同通讯作者为汪联辉教授和宇文力辉副教授。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2-31479-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5-10 11:32 , Processed in 0.085204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