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33|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南京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分析化学鞠熀先

  [复制链接]

25

主题

25

帖子

2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2-22 15:20:4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鞠熀先教授,1999年任南京大学教授,2003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7年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9年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现为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梁树权分析化学基础研究奖、江苏省青年科学家奖称号,2001、2009、2013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3项,2011、2014、2015、2016、2018年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2项合作)、三等奖2项(合作),2017年重庆市科学技术一等奖(合作),2008、2009、2014年获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2008、2009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曾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二完成人)2项。


鞠熀先(Huangxian Ju) 男,1964年11月生,江苏人。办公室地址: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楼E311
通讯地址: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道163号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邮政编码:210023
电话/传真:+86-25-89683593
电子信箱:hxju@nju.edu.cn
1986、1989和1992年分别获南京大学理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1992年7月至今在南京大学工作,1993年聘为副教授, 1999年聘为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9-2005年任分析化学教研室主任;
1996.1-1997.8年为加拿大Montreal大学博士后;
1999年为爱尔兰国立大学短期访问教授,2000年6-8月为德国Potsdam大学和Münster大学客座教授;
2002年以来曾在爱尔兰6所大学、法国Nantes大学等国外研究机构和国外举办的10个国际会议作特邀报告;
2003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2005年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的负责人;
2007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07年被遴选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2008年入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2008年8月聘为南京大学现代分析中心副主任;
2008年8月任“生命分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2009年3月任“生命分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9年10月被科技部聘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2011年5月任“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15年选为国际电化学会会士;
2015年选为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
担任《Frontier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J. Sensors and Instrumentation》主编,以及《Electroanalysis》、《Sensors》、《Analytical Letters》、《 Current Trends in Biotechnology Pharmacy》、《 American 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s》、《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Oncology (WJGO) 》、《SRX Chemistry》、《 World Journal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World Journal of Methodology》、《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Pediatrics》和 《Current Chemical Research》等国际刊物编委;
《中国科学B:化学》、《中国化学》(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分析化学》、《分析科学学报》、《药学学报》、《中国肿瘤外科杂志》、《化学传感器》、《分析试验室》和《中国无机与分析化学学报》编委。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电分析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学科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化学会有机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分析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化学传感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江苏省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青年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化学会化学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青年联合会常委;
重庆医科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5-至今);
南京工业大学兼职教授 (2008-至今)。
曾任 :《Sensors》执行主编;
首届国际传感器科学研讨会(巴黎,2003)学术委员;
第二届国际传感器科学研讨会(南京,2004年)执行主席;
第十一届亚洲分析科学学术会议(南京,2011年)执行主席。
生物分析化学与分子诊断 ,包括:
--生物传感与生化分析;
--纳米生物技术和芯片分析;
--免疫、细胞与基因分析;
--临床检验与分子诊断技术 。
涉及:电化学、化学发光、电致发光、毛细管电泳、液相色谱、质谱和生物光谱分析、仿生界面构建与生物传感和识别、PCR扩增、免疫检测与生物芯片、生物标志物的临床意义与分子诊断。

主持承担国家与省级项目20多项,包括:
有机电化学晶体管在高灵敏高通量便携式免标记核酸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2013-2015)
面向肿瘤预警与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物高灵敏检测新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2-2016)
重金属电化学分析新方法与新型在线/便携式检测系统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2012.11-2015.12)
细胞中若干糖链介导的识别过程的调控--肿瘤细胞中糖链变化的检测及其功能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2012.1-2015.12)
生命科学中的分析新原理与新方法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研究项目(2012.1-2014.12)
面向肿瘤预警与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物高灵敏检测新方法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2011-2015)
973计划项目:仿生分子识别技术在生物医学应用的基础研究(项目编号2010CB732400,首席科学家,课题一负责人)
生命科学中的分析新原理与新方法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2009-2011,群体负责人)
纳米组装与多生物标志物的高通量高灵敏检测新方法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9-2011)
分子诊断中纳米组装和多元标志物分析新方法与器件研制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学者攀登项目(2009-2011)
糖基特异性检测和小分子与糖基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2008-2010)
DNA 杂交的高灵敏度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研究 2007年度中澳科技合作特别基金项目 (2008-2010)
分子诊断新方法与新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2006-2009)
生命科学中的分析新原理与新方法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2006-2008)
免疫分析新原理、新方法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2004-2007)
肿瘤细胞免疫表达的检测新方法与临床意义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3-2005)
肿瘤标志物的电化学免疫检测新技术研究 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2003-2005)
防治乳腺癌的规范化综合诊治技术方案及示范 江苏省社会科技计划(联合主持,2006-2008)
芯片诊断新技术在诊断和病程监测中的应用 江苏省社会发展基金(联合主持,2006-2008)
承担: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子课题
组合型常见毒品快速检测设备研究 (2007-2008)
法医毒物分析中芯片检验关键技术研究 (2007-2009)
      主持 南京大学技术创新基金项目 恶性肿瘤电化学筛查与早期诊断仪(2007-2009)
      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子项目(2009-2010)

1995年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第2完成人
1996年 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
1998年 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第2完成人
2001年 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第2完成人
2001年 第三届“江苏省青年科学家奖”称号
2005年 江苏省卫生厅医学新技术研究奖二等奖
2006年 江苏省“挑战杯”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特等奖 (指导教师)
2006年 第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金奖 (指导教师)
2007年 南京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2008年 江苏省卫生厅医学新技术研究奖二等奖
2008年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CAIA奖)一等奖
2008年 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9年 中国化学会梁树权分析化学基础研究奖
2009年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CAIA奖)一等奖
2009年 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9年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一等奖
2010年 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合作)
2010年 科学中国人(2010)年度人物
2012年 第十届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
2013年 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14年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研究方向为分子诊断与生物分析化学,主要研究领域为免疫分析、细胞分析化学、纳米生物传感和临床分子诊断。研究组聚焦分子识别与信号放大,在生物分子与细胞及其功能分子高效分析方法和生物传感等方面取得创造性成果。提出纳米信号放大概念,构建了生物分子与纳米粒子的有序组装方法,设计出一系列信号放大策略,制得国际上第一支量子点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并形成了新的研究方向;围绕疾病标志物检测,建立了系统的纳米材料生物功能化、分子识别与生物传感新方法,提出多种分辨原理和加速识别反应的策略,通过生物分子学和纳米技术,建立了高灵敏核酸与蛋白质的检测方法,与多标志物同时检测的电化学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提出高灵敏肿瘤细胞检测技术,创建了细胞毒效应研究和细胞表面糖基与细胞内miRNA、端粒酶等功能分子的原位定量方法,并设计了肿瘤光疗一体化系统,在癌症诊治与生物医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

本课题组发表584篇论文(SCI刊物522篇,>3.0刊物386篇,>5.0刊物255篇);35件专利(20件授权),3部英文专著,7部中文专著,17篇专章(其中9篇中文专章,8篇英文专章);论文被SCI刊物引用21987次(他引20964次),h-index为81(Google Scholar的引用26472次,h-index为89)。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07

帖子

13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37
沙发
发表于 2018-4-4 09:35:44 | 只看该作者

近日,南京大学鞠熀先教授研究组在仿生分子识别与仿生催化领域取得重要的研究进展。他们发现了一种嗜热型高活性的DNA酶,相关成果发表在Angew. Chem. Int. Ed. 上。博士生郭悦华为第一作者、周俊副教授和鞠熀先教授为通讯作者。该研究组的博士生陈杰林、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博士生程明攀以及法国勃艮第大学的David Monchaud教授参与了相关工作。

蛋白质具有温度敏感性,蛋白酶的催化性能与温度相关,在应用上受到很大的限制。寻找、发现能够在极端环境如高温下仍具有高催化能力、高稳定性的仿生模拟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具有催化活性的纳米结构材料和G-四链体/hemin DNA模拟酶受到广泛的关注,已成为新型仿生模拟酶开发的重点方向。在G-四链体/hemin领域,由分子内G四链体/hemin形成的DNA模拟酶已在生物催化、生物传感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其热稳定性差,无法用于极端环境。基于四条链形成的四元G四链体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鞠熀先教授课题组通过对四元G四链体的末端进行碱基修饰,并对反应的离子进行筛选,提高了G-四链体/hemin的热稳定性,由此发现一种新型嗜热的高活性G-四链体/hemin DNA酶(图1)。该工作在四元G四链体的末端修饰不同的碱基,发现腺嘌呤(A)可以大幅度提高DNA酶的催化活性,为提高反应温度,模拟酶催化功能如活化能、pH依赖性等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末端修饰腺嘌呤的四元G四链体结构在高温下不仅可以稳定存在,也可保持与hemin的结合能力及形成模拟酶后的催化活性(图2)。该工作探究了嗜热DNA酶在高温下的潜在应用:有效地去除污水中对人体有害的有机小分子,在不同的有机溶液中这种酶也同样具有高催化活性。

图1. 嗜热G-四链体/hemin DNA酶在不同温度下催化底物反应的示意图

图2. 嗜热G-四链体/hemin DNA酶在不同温度下的催化活性及热稳定性的研究


鞠熀先教授课题组专注于仿生分子识别、仿生催化与信号放大的研究,在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下提出了多种仿生分子识别体系与信号放大策略,将仿生催化模拟酶用于生物传感,建立了系列性的生物分子高效的检测方法。在G-四链体/hemin领域,他们将其催化活性与该课题组首创的量子点电子化学发光传感结合,提出了蛋白质标志物的超灵敏电致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将G-四链体/hemin与临位触接反应结合,建立了DNA与蛋白质标志物多种化学发光成像的检测方法。近日,该组系统地开展该领域的研究工作,提高了G-四链体/hemin DNA酶的活性(Chem. Eur. J., 2017, 23, 4210),揭示了G-四链体的构效关系(J. Am. Chem. Soc., 2017, 139, 7768)。

该论文作者为:Yuehua Guo, Jielin Chen, Mingpan Cheng, David Monchaud, Jun Zhou, Huangxian Ju
A Thermophilic Tetramolecular G-Quadruplex/Hemin DNAzyme
Angew. Chem. Int. Ed., 2017, 56, 16636, DOI: 10.1002/anie.20170896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33

帖子

18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82
板凳
发表于 2018-8-3 08:07:25 | 只看该作者

鞠熀先课题组提出细胞表面特定蛋白上糖型示踪的分级编码策略



糖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蛋白翻译后修饰过程,赋予蛋白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并调控蛋白和宿主细胞的信号传导过程。因此,活细胞表面特定蛋白上糖型的原位示踪不仅能够加深对蛋白质糖基化过程及其功能的理解,而且有助于新型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标的甄定。
    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鞠熀先教授课题组开创性地从事细胞聚糖原位分析方法学研究已经十年,在细胞表面糖基的原位检测领域提出了奠基性成果(J. Am. Chem. Soc. 2008, 130, 7224;Angew. Chem. Int. Ed. 2009, 48, 6465;Anal. Chem. 2012, 84, 1452;Chem. Sci. 2015, 6, 3769),发展了特定蛋白上聚糖原位检测的多种方法(Angew. Chem. Int. Ed. 2016, 55, 5220; Angew. Chem. Int. Ed. 2017, 56, 8139),实现了细胞表面神经节苷脂的定量、亚型筛查与再生分析(Angew. Chem. Int. Ed. 2018, 57, 785),并综述了该领域的发展前沿与趋势(Acc. Chem. Res. 2018, 51, 890)。近期,他们利用DNA序列的编码功能,构建了一种分级编码策略(Hierarchical Coding Strategy, HieCo),通过对活细胞表面糖蛋白的蛋白与聚糖分级编码与解码,实现了不同癌细胞表面特定蛋白上多种单糖的同时成像,并用于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过程中糖型变化的动态监测。该工作已于2018年7月24日在线发表(Angew. Chem. Int. Ed. DOI: 10.1002/anie.201807054)。
    HieCo成像策略由该课题组16级博士研究生李思桥为第一作者,丁霖教授和鞠熀先教授为通讯作者提出。他们以细胞表面的肿瘤标志物粘蛋白MUC1为模型,O-聚糖糖链末端的唾液酸(Sia)和岩藻糖(Fuc)为对象,通过巧妙地设计DNA序列和荧光基团的标记位点,结合适配体识别蛋白技术和糖代谢标记-点击化学技术,对糖蛋白的蛋白-聚糖两个亚结构单元进行分别编码(P为蛋白编码;G1, G3分别为两种聚糖的编码)。在利用DNA技术将编码进行掩蔽后,通过序列I与时间编码(T)的杂交引发解码过程,实现由高级到低级的顺序解码,并提出癌细胞表面MUC1上两种单糖的同时成像方法(图1)。与已有的蛋白特异性糖型成像策略相比,该方法可反映目标糖蛋白的真实分级结构,并提供任意扩展的单糖检测通道,实现细胞生理状态改变和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过程中两种单糖变化的动态监测,为揭示与聚糖相关的生命过程提供了重要工具。
图1. 分级编码策略用于活细胞表面特定蛋白的糖型成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40

帖子

4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9
地板
发表于 2018-9-19 17:05:18 | 只看该作者
Nature在其News and Views专栏介绍鞠熀先、丁霖教授关于聚糖检测方面的工作

Nature杂志于2018年9月4日在其News and Views专栏发表了日本Tadashi Suzuki教授撰写的评论文章(Nature 2018, 561, 38-40)。该文以《DNA tags used to image sugar-bearing proteins on cells》为题对化学化工学院鞠熀先、丁霖教授提出的DNA编码聚糖的成果(A hierarchical coding strategy for live cell imaging of protein-specific glycoforms, Angew. Chem. Int. Ed. 2018, 57, 12007-12011)进行了全文介绍和评论。
该文章指出:鞠、丁课题组提出的对聚糖进行DNA编码的方法“解决了同时检测特定蛋白上多种聚糖的难题”;“由于作为标签的DNA序列在理论上可以有无穷多,该方法可以被拓展为多种聚糖的同时检测”;并且,所使用的DNA不会被转运到细胞内,使该方法“具有专注于细胞表面蛋白研究的优点”。
作者在评论文章的最后高度评价鞠、丁课题组的工作“具有很大的潜力,为发展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类似系统走出了重要的一步。”
文章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8-06092-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36

帖子

4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8
5#
发表于 2019-8-25 09:59:54 | 只看该作者
  为奖励在我国化学生物传感器科研领域取得优秀成果,并对我国化学生物传感器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科研工作者,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在2019年8月16日举行的第十四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14th SCCS)开幕式上颁发了首届“中国化学传感器成就奖”学术奖项。我院陈洪渊院士荣获“中国化学传感器首届雷磁终身成就奖”,鞠熀先教授荣获“中国化学传感器首届雷磁杰出成就奖”。湖南大学俞汝勤院士同时获得“终身成就奖”,湖南大学王柯敏教授、西南大学袁若教授同时获得“杰出成就奖”。
    鞠熀先教授围绕生物传感中的关键科学问题,聚焦分子识别与信号放大,在生物分子与细胞及其功能分子高效分析方法和生物传感等方面取得了创造性成果。他建立了纳米结构蛋白质功能化与可控组装新方法,创建了高效电化学生物传感新原理;提出国际第一支量子点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并开辟了这一新方向。他提出生物传感信号放大的新思想,创建了高灵敏核酸传感新原理与一系列肿瘤标志物的高效传感方法;开创性地建立了细胞内microRNA的原位纳米传感技术。他构建了细胞行为的原位监测与药敏检测新原理,首创细胞表面糖基的原位检测方法,提出该领域的奠基性工作,设计的DNA分级编码策略解决了同时检测特定蛋白上多种聚糖的难题,创建了细胞内多种分子的原位检测和动态监测新方法。他提出循环肿瘤细胞检测与癌症光动力治疗新策略,研制出新型可激活型靶向近红外探针,实现了光动力治疗效果的实时监测,解决了精准癌症治疗的关键问题。他已发表论文666篇,被SCI刊物他引28000多次,h-index为89(Google Scholar h-index为97,引用33000多次)。同时,鞠熀先教授在科学出版社、Elsevier、Springer等出版了多部生物传感方面的专著,为生物传感领域的发展与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

主题

190

帖子

33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30
6#
发表于 2022-3-17 08:44:22 | 只看该作者
美国化学会(ACS)近日公布2022年度测量科学进展讲座奖(2022 Advances in Measurement Science Lectureship Award)获奖人名单,来自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鞠熀先教授为三名获奖人之一。该奖项为ACS旗下的测量科学方面的五个主要期刊,ACS Sensors, Analytical Chemistry, 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Mass Spectrometry, ACS Measurement Science Au,联合ACS分析化学分部(the ACS Division of Analytical Chemistry)颁发,以表彰来自三个主要地理区域——美洲、欧洲/中东/非洲、亚太地区——在测量科学领域做出重要影响和贡献的三名科学家(每个地区各评选出一名获奖人)。鞠熀先教授为荣获该奖的第四位中国科学家。该奖项将在今年10月举行的ACS测量科学研讨会上颁发,并邀请获奖者作学术演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1

主题

178

帖子

23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39
7#
发表于 2023-7-10 17:10:23 | 只看该作者
7月3日,中国化学会公布了2022年会士当选名单。我院鞠熀先教授当选。
        经提名、审议、投票等程序,2022年度中国化学会选举产生了来自国内外26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31位会士。
        中国化学会会士(Fellow of the Chinese Chemical Society,FCCS)制度自2019年首次启动,是中国化学会会员体系的最高等级,颁给在化学及其相关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要贡献;及(或)对化学学科的发展和进步做出重要贡献;及(或)对中国化学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包括在本会相关机构、期刊担任/曾任领导或主编职务并做出重要贡献,或领衔组织相关活动,开展开创重要工作领域等的杰出会员。
        截至目前,中国化学会会士共有233位。包括2022年度入选学者在内,我院已有3位创始会士,6位会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4-28 03:27 , Processed in 0.104963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