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1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李微雪

[复制链接]

219

主题

240

帖子

31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1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3-24 22:18: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李微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武汉大学本科毕业,1998年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博士毕业;1999-2004年在德国马普协会Fritz Haber研究所、丹麦Aarhus大学从事博士研究。2004-2015年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2015年至今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作。李微雪教授先后获得中科院百人计划择优支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国催化青年奖,“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研究方向为理论与计算催化,近期主要围绕催化材料的晶相调控、纳米催化材料的表界面效应、以及纳米催化的稳定性展开系统理论研究。


姓 名: 李微雪
生 日: 1970年12月,河南省新乡市
地 址: 安徽省合肥市金寨路96号环资楼433房间,邮编 230026
电 话: 86-551-63600650
传 真: 86-551-63606970
E-mail:  wxli70@ustc.edu.cn
Homepage:  http://staff.ustc.edu.cn/~wxli70/

个人简介
2015.06-Prese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2004.07-2015.06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二级)
2002.08-2004.06 丹麦Aarhus大学物理系,博士后
1999.01-2002.07 德国马普协会Fritz-Haber-Institute,博士后
1995.09-1998.12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博士
1992.09-1995.06 中国原子能研究院,硕士
1988.09-1992.06 武汉大学物理系,本科

研究方向
1.结构敏感性:材料晶相、行貌、尺寸、界面效应的理论与计算研究。
2.反应选择性:合成气和甲醇化学的理论与计算研究;碳-氧键活化、碳-碳键形成
3.材料稳定性:催化材料结构演化动力学和稳定性理论

在研项目
1.2014 中科院科技创新交叉与合作创新团队
2.2014 中科院重大突破项目
3.2013 中科院先导项目
4.2012 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

获奖经历
2014 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014 中国青年催化奖(中国化学会催化专业委员会)
2014 中科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
2013 辽宁省大连市领军人才
2013 辽宁省优秀硕士生导师
2012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科技创新奖”
2012 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
2011 辽宁省“百千万人才”百人层次荣誉称号
2009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优秀博士后导师
中科院”百人计划“择优支持 2004”

代表作
1. Crystallographic Dependence of CO Activation on Cobalt Catalysts: HCP versus FCC J. X. Liu, H. Y. Su, D. P. Sun, B. Y. Zhang,
 W. X. Li*, J. Am. Chem. Soc. 135 (2013) 16284–16287

2. Carbon Chain Growth via Formyl Insertion on Rh and Co Catalysts in Syngas Conversion; Y. H. Zhao, K. J. Sun, X. F. Ma, J. X. Liu,
D. P. Sun, H. Y. Su, and W. X. Li*; Angew. Chem. Int. Ed 50 (2011) 5335-5338

3. Atomistic Theory of Ostwald Ripening and Disintegration of Supported Metal Particles under Reaction Conditions, R. H. Ouyang,
J. X. Liu, W. X. Li*, J. Am. Chem. Soc. 135 (2013) 1760-1771

4. Platinum-modulated Cobalt NanoCatalysts for Low Temperature Aqueous Phase Fischer-Tropsch Synthesis, H. Wang, W. Zhou,
J. X. Liu, R. Si , G. Sun, M. Q. Zhong , H. Y. Su, H. B. Zhao, J. A. Rodriguez , S. J. Pennycook , J. C. Idrobo, W. X. Li*, Y. Kou*,
D. Ma*, J. Am. Chem. Soc. 135 (2013) 4149-4158

5. Interface confined ferrous centers for catalytic oxidation; Q. Fu+, W. X. Li+ , Y. X Yao, H. Y. Liu, H. Y. Su, D. Ma, X. K. Gu, L. M. Chen,
Z. Wang, H. Zhang, B. Wang, X. H. Bao*; (+ contributed equally) Science 328 (2010) 1141-1144

6. Crystal Plane Controlled Selectivity of Cu2O Catalysts in Propylene Oxidation with Molecular Oxygen Q. Hua, T. Cao, X. K. Gu,
J. Q. Lu, Z. Q. Jiang, X. R. Pan, L. F. Luo, W. X. Li and W. X. Huang*  Angew. Chem. Int. Ed. 53 (2014) 4856

7. Mechanistic Studies of Water Electrolysis and Hydrogen Electro-Oxidation on High Temperature Ceria-Based Solid Oxide
Electrochemical Cells, C. J. Zhang, M. Grass, Y. Yu, C. Dejoie, W. C. Ding, K. Gaskell, N. Jabeen, Y. P. Hong, A. Shavorskiy, H. Bluhm,
W. X. Li, G. Jackson, Z. Hussain, Z. Liu*, B. Eichhorn*, J. Am. Chem. Soc. 135 (2013) 11572–11579

8. In-situ Oxidation Study of Pt(110) and its Interaction with CO ; D. R. Butcher, M. E. Grass, Z. H. Zeng, F. Aksoy, H. Bluhm, W. X. Li*,
B. S. Mun*, G. A. Somorjai, Z. Liu*, J. Am. Chem. Soc. 133 (2011) 20319-20325

9. Size-selective carbon nano-clusters as precursors to the growth of epitaxial graphene; B. Wang, X. F. Ma, M. Caffio, R. Schaub*,
and W. X. Li*; Nano Lett. 11 (2011) 424-430

10. In Situ UV Raman Spectroscopic Study on the Synthesis Mechanism of AlPO-5; F. T Fan, Z. C. Feng, K. J. Sun, M. L. Guo, Q. Guo,
Y. Song, W. X. Li, and C. Li*; Angew. Chem. Int. Ed. 48, (2009) 8743-8747

11.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 of quantum oscillation of surface chemical reactivities ; X. Ma, P. Jiang, Y. Qi, J.F. Jia, Y. Yang, W.H. Duan,
W. X. Li,  X.H. Bao, S. B. Zhang, and Q.K. Xue*; PNAS 104 (2007) 9204

12. Role of surface elastic relaxations in an O-induced nanopattern on Pt(110)-(1x2); S. Helveg, W. X. Li, N. C. Bartelt, S. Horch,
E. Laegsgaard,  B. Hammer and F.Besenbacher*; Phys. Rev. Lett. 98 (2007) 115501

13. One-dimensional PtO2 Oxide at Pt Steps: formation and reaction with CO; J.G. Wang, W. X. Li, M. Borg, J. Gustafson, A. Mikkelsen,
T. M. Pedersen, E. Lundgren, J.Weissenrieder, J. Klikovits, M. Schmid, B. Hammer, and J. N. Andersen*; Phys. Rev. Lett.. 95(2005) 256102

14. Two-step reaction on a strained, nanoscale segmented surface ; C. Africh, F. Esch, W. X. Li, M. Corso, B. Hammer, R. Rosei, and
G. Comelli*;  Phys. Rev. Lett. 93 (2004) 126104

15. Oxidation of Pt(110) ; W. X. Li, L. Osterlund, E. K. Vestergaard, R.T. Vang, J. Matthiesen, T.M. Pedersen, E. Lægsgaard, B. Hammer,
and F. Besenbacher*; Phys. Rev. Lett.. 93 (2004) 146104

16. Why is a noble metal catalytically active? The role of the O-Ag interaction in the function of silver as an oxidation catalyst; W. X. Li,
C. Stampfl and M. Scheffler*; Phys. Rev. Lett..90 (2003) 256102

17. The role of sub-surface oxygen in oxide formation at transition metal surfaces; M. Todorova, W. X. Li, M.V. Ganduglia-Pirovano,
C. Stampfl, K. Reuter, and M. Scheffler*; Phys. Rev. Lett. 89 (2002) 096103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20

帖子

2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2
沙发
发表于 2019-6-19 09:03:21 | 只看该作者
应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和江苏省生物医药功能材料协同创新中心邀请,中科大李微雪教授于6月13日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并于当天下午在化行楼226会议室作了题为"纳米催化材料活性和稳定性的理论研究"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化科院李亚飞教授主持,相关领域的教师和学生参加了本次学术报告会。


李微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武汉大学本科毕业,1998年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博士毕业;1999-2004年在德国马普协会Fritz Haber研究所、丹麦Aarhus大学从事博士研究。2004-2015年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2015年至今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作。李微雪教授先后获得中科院百人计划择优支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国催化青年奖,“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研究方向为理论与计算催化,近期主要围绕催化材料的晶相调控、纳米催化材料的表界面效应、以及纳米催化的稳定性展开系统理论研究。


报告会上,李微雪教授围绕高活性、高选择性、稳定催化材料的理性设计,报告主要讨论了真实催化反应条件下,由于纳米粒子的组分、尺寸分布不均和形貌的不同,导致不同纳米粒子表面结构和电子结构性质存在显著差异,引起催化剂表面上催化反应活性的不同。李老师指出催化材料性能的优劣,不仅依赖于催化材料本征性能(活性与选择性)的高低,也同时依赖于单位质量活性位数目的多少。对于结构不敏感反应,简单地减小尺寸就能有效地提升活性位的数目,提高比质量活性。此外催化反应温度、压力、尺寸、界面和载体的改变,催化剂晶体结构可能随之发生改变。不同晶体结构材料可以显著影响催化剂反应活性和选择性。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的方法可以从原子尺度上给出催化剂活性与电子结构,几何结构和晶体结构之间的确切关系,为实验上合成高活性和高选择性催化剂提供理论支持。李微雪教授长期从事理论计算研究工作,在晶相调控催化反应活性选择性方面取得一系列进展。报告之后,李微雪教授与在座师生进行了非常热烈的交流与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102

帖子

20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06
板凳
发表于 2022-10-10 18:55:57 | 只看该作者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2年度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评审结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申报的“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设计基础”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喜获资助。截止目前,这是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获批的第五个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
        高活性、高选择性催化剂设计研究是催化科学的核心与前沿课题。然而,大多数实验室研发的高效催化剂因稳定性不足而无法顺利地实现工业化,活性与稳定性也往往是一对矛盾关系,难以兼顾。我国的催化基础科学研究和工业需求之间存在巨大鸿沟,高效、高稳定性的新型重要工业催化剂体系的设计和构筑能力亟待加强。创制同时具有高活性、高稳定性的催化剂体系,是催化与表界面化学研究所面临的重大前沿挑战,对于加速催化科学的工业化进程、助力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设计基础”创新研究群体由李微雪教授牵头,骨干成员有曾杰教授、路军岭教授、吴宇恩教授、梁海伟教授和蒋彬教授。创新研究群体成员在广泛深入的合作基础上,围绕表界面作用稳定性理论、高活性催化剂精准构筑和低碳分子催化转化等方面取得多项原创性重要突破,形成了一支涵盖催化理论计算、催化材料、催化反应和人工智能的催化基础研究团队。群体成员将从源头上开展创新性研究,针对低碳分子选择性转化,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在原子水平上建立兼顾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一般性理论,发展并提升具有特定结构的催化剂制备方法和构筑能力,创制高活性、高稳定性低碳分子选择性转化的新型催化体系,为跨越催化基础科学研究和工业需求之间的鸿沟提供设计基础。
        据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设立于2000年,旨在支持优秀学术带头人自主选择研究方向、自主组建和带领研究团队开展创新性的基础研究,攻坚克难,培养和造就在国际科学前沿占有一席之地的研究团队。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反映了研究团队在相关研究领域的整体实力,是我国目前学术影响力最大、竞争最为激烈的人才计划类项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4-27 13:53 , Processed in 0.089597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