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8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张延东

[复制链接]

586

主题

589

帖子

61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1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3-25 14:31:5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张延东,厦门大学教授。研究兴趣:1.生理活性复杂天然产物的全合成研究:选取具有抗癌活性、抗心血管疾病、抗菌以及促进神经修复等活性的天然物质为研究对象; 2.海洋天然产物的合成及相关药物化学研究:选择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海洋来源含卤素天然物质为研究对象; 3.高效合成反应和方法的发展:策略性新方法和新反应的发现和发展; 4.天然产物相关的化学生物学研究:以天然产物及其类似物为工具研究生命过程。


张延东
课题组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电话:(0592)2181902
传真:(0592)2181902
电子邮箱:ydzhang@xmu.edu.cn  
课题组主页:http://zhanglab.xmu.edu.cn/
个人简历:
教授(厦门大学,2017年8月至今)
副教授(厦门大学, 2011年1月-2017年7月)
博士后研究员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2008-2010, Danishefsky教授)
博士(北京大学,2004-2008,杨震教授)
硕士(北京大学,1999-2002,陈家华教授)
学士(北京理工大学和中科院化学所,1994-1998,江英彦教授)

荣誉与获奖:
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6)
金达威特聘教授(2015)
清源奖教金(2014)
金达威一等奖教金(2012)
杜邦奖学金(2006)
罗氏创新化学奖(2006)
光华奖学金(2001)

主讲课程:
本科生:《有机化学一》,《有机化学二》,《有机化学研讨课一》,《有机化学研讨课二》,《有机化学新兴领域简介》
研究生:《化学研究前沿之有机化学》

担任职务:有机化学研究所副所长,有机化学课程组组长

近期主要代表论著:
01. “Asymmetric Total Synthesis of (+)-Majusculoic Acid via a Dimerization–Dedimerization Strategy and Absolute Configuration Assignment”
Chen, R.; Li, L.; Lin, N.; Zhou, R.; Hua, Y.; Deng, H.; Zhang, Y. Org. Lett. 2018, 20, 1477.
02. “Enantioselective total synthesis of periconiasin A”
Zeng, Z.; Chen, C.; Zhang, Y. Org. Chem. Front. 2018, 5, 838.
03. “Total Synthesis of Aplydactone by a Conformationally Controlled C−H Functionalization”
Liu, C.+; Chen, R.+; Shen, Y.; Liang, Z.; Hua, Y.; Zhang, Y. Angew. Chem. Int. Ed. 2017, 56, 8187-8190.
04. “Total Synthesis of (+)-Fusarisetin A Driven by a One-Pot Four-Reaction Process”
Liu, C.; Zeng, Z.; Chen, R.; Jiang, X.; Wang, Y.; Zhang, Y. Org. Lett. 2016, 18, 624-627.
05. Protecting-Group-Free Total Synthesis of (±)-Jiadifenolide: Development of a [4 + 1] Annulation toward Multisubstituted Tetrahydrofurans
Shen, Y.; Li, L.; Pan, Z.; Wang, Y.; Li, J.; Wang, K.; Wang, X.; Zhang, Y.; Hu, T.; Zhang, Y. Org. Lett. 2015, 17, 5480-5483.
06. The Cyano Group as a Traceless Activation Group for the Intermolecular [3+2] Cycloaddition of Azomethine Ylides: A Five-Step Synthesis of (±)-Isoretronecanol
Li, J.; Zhao, H.; Jiang, X.; Wang, X.; Hu, H.; Yu, L.; Zhang, Y. Angew. Chem. Int. Ed. 2015, 21, 6306-6310.
07. Diastereoselective Total Synthesis of (±)-Schindilactone A, Part 1: Construction of the ABC and FGH Ring Systems and Initial Attempts to Construct the CDEF Ring System
Sun, T.; Ren, W.; Xiao, Q.; Tang, Y.; Zhang, Y.; Li, Y.; ,Meng, F.; Liu, Y.; Zhao, M.; Xu, L.; Chen, J.; Yang, Z. Chem. Asian J. 2012, 7, 2321-2333.
08. Antarafacial Mediation of Oxygen Delivery by a Phenylsulfinyl Group in the Epoxidation of Proximal Double Bonds: Intramolecular Trapping of an Early Pummerer Intermediate with Stereoelectronic Control
Zhang, Y.; Lee, J. H.; Danishefsky, S. J. J. Am. Chem. Soc. 2011, 133, 752-755.
09. A Straightforward Route to Functionalized trans-Diels-Alder Motifs
Lee, J. H.; Zhang, Y. ; Danishefsky, S. J. J. Am. Chem. Soc. 2010, 132, 14330-14333.
10. Total Synthesis of (±)-Aplykurodinone-1: Traceless Stereochemical Guidance
Zhang, Y. ; Danishefsky, S. J. J. Am. Chem. Soc. 2010, 132, 9567-9569.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主题

147

帖子

22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29
沙发
发表于 2020-5-21 19:28:19 | 只看该作者
张延东教授课题组与医学院胡天惠教授课题组合作在国际药物化学顶级期刊《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发表研究论文:“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study enables the discovery of a novel berberine analogue as RXRα activator to inhibit colon cancer”(DOI:10.1021/acs.jmedchem.0c00088),针对黄连素与视黄醇X受体(RXRa)的结合模式展开构效关系研究,发现了比黄连素活性更好、生物利用度更高的靶向药物先导物。
       黄连素是从黄连、黄柏等传统中药中提取的单体化合物,具有抗心律失常、调控能量代谢、降血糖血脂和抗癌等多重功效。然而,由于黄连素的分子靶点不清楚,以往对黄连素的研究改造比较盲目和随机,并未取得较好的进展。
       黄连素的传统改造方式大多基于对天然产物本身的修饰,局限性非常大。为解决天然产物转化研究中活性分子供应的量(quantity)和多样性(diversity)的难题,张延东课题组利用全合成模式构建了一个具有结构多样性的类似物分子库,大大加快了相关生物医学研究的步伐。通过与胡天惠教授课题组通力合作,优势互补,运用结构生物学和细胞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构效关系分析,从中筛选出了五个优于黄连素的衍生物,以B-12为最优。B-12的生物利用度比黄连素高26倍,且B-12具有与黄连素相当的低毒副作用和高肿瘤选择性,是一个具有更高抗肠癌活性、更好生物利用度、且具有高肿瘤选择性和低毒副作用的优秀黄连素衍生物,有望进行后续的临床转化。该分子相关的国家专利已于近日获批。此外,张延东课题组还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以碳氢活化为关键手段构筑杂多环体系的新策略、新方法,提升了该类分子的合成效率,构建出了更大的活性分子库,进一步推进了相关药物研究(该部分工作正在投稿中)。
       该研究是天然产物向生命健康功能分子转化的一个经典案例,而跨学科联合攻关模式为项目的完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该工作是在张延东教授和胡天惠教授的指导下进行,化学合成部分主要由化学化工学院2017级博士生江训金完成,生物活性测试主要由医学院2017博士生徐贝贝完成。项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促进海峡两岸科技合作联合基金重点项目(U1405228)和面上项目(31770860、21772164、21572187)等的支持。
论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jmedchem.0c0008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5-2 04:48 , Processed in 0.114960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