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241|回复: 3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唐本忠

  [复制链接]

90

主题

102

帖子

10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06
楼主
发表于 2018-4-15 09:0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院士与华南理工大学王迎军院士、任力教授合作:聚集诱导发光探针用于抗菌肽的作用机制研究

抗生素滥用导致的细菌耐药性已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严重威胁,因此亟需发展新型抗菌试剂。相较于抗生素,抗菌肽具有高杀菌活性、广谱抗菌性、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是当前抗菌领域的研究前沿和热点。尽管已有多种抗菌肽被报道,但其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明确,部分原因是由于SEM、TEM、AFM等常规观测手段,仅能提供抗菌肽与细菌结合后的静态信息,难以揭示抗菌肽与细菌结合的动态过程。
相对于上述静态成像技术,荧光成像具有成本低、易于操作、可实时原位观测等优点。由于抗菌肽在杀灭细菌时,通常需要高浓度聚集于细菌的表面或内部,而传统荧光染料存在聚集猝灭发光(ACQ)的缺陷,难以用于抗菌肽的作用机制研究。此外,传统荧光染料光稳定性差,难以长期实时监测抗菌肽与细菌的结合过程。因此,发展能够克服ACQ缺陷,且简便易得、光稳定性好的荧光探针,实时原位监测抗菌肽与细菌的结合过程,对揭示抗菌肽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聚集诱导发光(AIE)材料具有聚集态发光效率高、斯托克位移大、生物相容性好、抗光漂白能力强等优点。近日,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与华南理工大学王迎军院士团队合作,通过在抗菌肽HHC36(KRWWKWWRR)上修饰AIE分子2-(2-羟基苯基)苯并噻唑(HBT),制备了AIE探针AMP-2HBT(图1),不仅保持了HHC36多肽的抗菌活性,而且由于其在稀溶液中发光很弱,可通过荧光“点亮”的方式,实时观测抗菌肽与细菌的结合过程,进一步通过STORM超分辨荧光成像、SEM和TEM成像,有效揭示了抗菌肽HHC36通过破坏细菌膜的结构从而杀灭细菌的机制。

该工作通过在抗菌肽上修饰AIE分子,在不影响抗菌肽自身活性的前提下,可通过荧光成像实时动态观测抗菌肽与细菌的结合过程和作用方式,有效克服了传统荧光染料的聚集猝灭发光缺陷,为抗菌肽的机制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研究工具。

这一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上,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为华南理工大学陈军建博士、高蒙副研究员和王琳副研究员,本文的通讯作者为唐本忠院士王迎军院士任力教授

论文链接:
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2Facsami.7b182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5-4 00:45 , Processed in 0.152706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