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8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唐林生

[复制链接]

81

主题

98

帖子

12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2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7-12 17:17: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化工学院教师介绍:唐林生
个人简介
工作职位:精细化工教研室 教授,博士生导师
办公地址:青岛科技大学精细化工楼501室
工作邮箱:linshengt62@163.com
研究生招生:081700化学工程与技术、085216化学工程
1983年获武汉化工学院(现武汉工程大学)化学矿选矿专业工学学士学位,1986年获中南工业大学(现中南大学)矿物工程专业硕士学位,2004年获大连理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博士学位。1993年从冶金工业部长沙矿冶研究院调入青岛化工学院(现青岛科技大学)任教,2000年晋升研究员专业技术职称,2006年转为教授。主要从事精细化工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重大攻关项目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和市厅级科研项目2项以及产学研项目20余项。多项成果实现了产业化,为企业新增产值近亿元;获国家发明四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论文20余篇,授权国家技术发明专利6件。
个人荣誉与获奖
1、科研成果获奖
[1] 1997,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2/7), 高效选金药剂ZL4020.
[2] 1997, 青岛市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2/7), 新型高效选金药剂的研制.
[3] 1998, 国家发明奖,四等奖(2/7),高效选金药剂ZL4020.
[4] 2012,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2/9), 无卤环保磷基类阻燃功能材料制备新工艺体系与规模产业化开发.
2、教学成果获奖
[1] 2007, 校教学效果奖, 二等奖(1/1), 微皂乳液聚合工艺及性能研究(指导的硕士研究生论文).
[2] 2013, 校教学效果奖, 二等奖(1/1), 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
[3] 2016, 校教学效果奖, 二等奖(1/1), 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
教学情况
1、本科生课程
精细化学品化学B:32课时,本科生,约60人。
2、研究生课程
绿色精细化工工艺学:40课时,本科生,约15人。
论文、专著与专利
1、主要论文
[1] Linsheng Tang*, Mei Zhang,Shufen Zhang, Jinzong Yang. High performance waterborne aminoacrylic coatingsfrom the blends of hydrosols and latexes. Progress in Organic Coatings, 2004,49: 54–61. (SCI)
[2] Linsheng Tang, JingweiYang, Shufen Zhang, Jinzong Yang, Yumin Wu*. Emulsifier–Minor EmulsionCopolymerization of BA–MMA–St–MAA(or AA)–N–MA.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Science. 2004, 92: 2923–2929. (SCI)
[3] Linsheng Tang, Mei Zhang,Shufen Zhang, Jinzong Yang. Effect of blend of hydrosols and latexes on theproperties of waterborne aminoacrylic coatings. Journal–Indian ChemicalSociety, 2004, 81(4): 313–317. (SCI)
[4] Linsheng Tang, JingweiYang, Yanbai Yin, Mei Zhang. Effect of water–soluble monomers on emulsifier–minoremulsion polymerization of butylacrylate–methacrylic acid–styrene andproperties of the lattices.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2006, 99: 796–801.(SCI)
[5] Linsheng Tang, Mingyang Su,Jingwei Yang, Kai Yu. Hydrothermal treatment ofmagnesium hydroxide nanoparticles in the presence of PEG6000. Asian Journal ofChemistry, 2011, 23(9): 4093–4097. (SCI)
[6] Jingwei Yang, Jun Zhang, LinshengTang, Yinglong Wang.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crylic–itaconiccopolymer used as an environmental friendly polycarboxylic detergentbuider. As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2012, 24(11): 5038–5042. (SCI)
[7] Linsheng Tang*, Qiufen Hao,Yuzhen Ge, Yongqiang Li. Flame retardancy comparison of type I and type IIammonium polyphosphate respective in combination with 1,3,5–Tris(2–hydroxyethyl)cyanuratein polypropylene. As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2013, 25(16): 8879–8882. (SCI)
[8] Qing Yang, Fan Li, Yan Huang, HuiXu, Linsheng Tang, Lihua Wang, Chunhai Fan. Highly sensitive andselective detection of silver(I) in aqueous solution with silver(I) –specificDNA and sybr green I. Analyst, 2013, 138: 2057–2060. (SCI)
[9] Hui Xu, Qing Yang, Fan Li, LinshengTang, Shanmin Gao, Bowei Jiang, Xingchun Zhao, Lihua Wang, Chunhai Fan.Agraphene–based platform for fluorescent detection of SNPs. Analyst, 2013,138: 2678–2682. (SCI)
[10] Linsheng Tang, Wei Bi, LiLi, Yang Ke, Hongbing Song, Jingwei Yang. Synergistic flameretardancy of polyaminocyclotriphosphazene and 1,3,5–tris(2–hydroxyethyl)cyanuratein polyethylene. As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2015, 27(10): 3739–3744. (SCI)
[11] Linsheng Tang, YuchongWang, Li Li, Yong Wang, Hongbing Song. Synergistic flame retardancy ofpolyaminocyclotriphosphazene and 1,3,5–tris(2–hydroxyethyl)cyanurate in polypropylene. Asian Journal ofChemistry, 2015, 27(9): 3394–3400. (SCI)
[12] Linsheng Tang, Jing Zhao,Xiaotong Sui, Hongbing Song*, Wei He. Impact of the mixture of hexa(N–hydroxymethyl)amidocyclotriphosphazeneand partially methylated melamine formaldehyde resin on flame retardancy ofpaper. Fibres & Textiles in Eastern Europe, 2016, 24, 3(117): 153–160.(SCI)
[13] Linsheng Tang, Wei Bi,Yang Ke, Hongbing Song*, Wei He. Impact of hexaamidocyclotriphosphazene on flame retardancy of paper. Fibres & Textiles in Eastern Europe, 2016,24, 4(118): 148–152. (SCI)
2、专著
唐林生, 冯柏成. 绿色精细化工概论.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北京, 2008.
3、授权专利
[1] 唐林生, 郭秀安, 贾宝泉. 低分子量聚苯乙烯两相相转移催化聚合工艺. 2013, 中国, 授权专利号: ZL201210052832.9.
[2] 唐林生, 郭秀安, 贾宝泉, 刘全美, 张敏. 二烷基次膦酸盐的常温两相相转移催化合成工艺. 2014, 中国, 授权专利号: ZL201210052831.4.
[3] 唐林生, 李莉, 王勇, 何为. 一种由聚氨基环三磷腈和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复配而成的膨胀性阻燃剂. 2015, 中国, 授权专利号: ZL201310556753.6.
[4] 唐林生, 何为, 刘雨佳, 宋红兵. 一种耐水性好的阻燃纸的制备方法. 2016, 中国,授权专利号: ZL201410360648.X.
[5] 唐林生, 宋红兵, 李婷. 一种六苯胺基环三磷腈的合成方法. 2016, 中国, 授权专利号: ZL201410367324.9.
[6] 唐林生, 王玉冲, 宋红兵, 何为. 三聚氰胺改性聚氨基环三磷腈及其制备方法. 2017, 中国, 授权专利号: ZL201410536145.3.
承担的科研项目
1、纵向项目
[1] 1991.01–1995.12,国家八五重大科技项目,大洋多金属结核酸性还原浸出-矿浆离子浮选工艺研究,已结题,项目负责人。
[2] 2003.01–2004.12,青岛市科技发展项目,高固含量无皂乳液聚合技术及应用研究,已结题,项目负责人。
[3] 2012.07–2015.07,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2BM017,烷基次磷酸铝/纳米氢氧化镁/三聚氰胺盐对聚酰胺的协同阻燃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已结题,项目负责人。
[4] 2013.01–2016.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276131,六氨基环三磷腈盐的合成及其阻燃抑烟作用研究,已结题,项目负责人。
[5] 2016.07–2019.07,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J16LC21,新型高效多功能阻燃剂的合成、性能及作用机理研究,在研,合作项目负责人。
2、横向项目
[1] 2008.05–2009.12,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公司,水氯镁石制备纳米级氢氧化镁的探索性试验研究,已结题,项目负责人。
[2] 2009.02–2013.1,山东兄弟科技有限公司,新型有机磷阻燃剂的开发,已结题,项目负责人。
[3] 2011.10–2012.08,胜利油田采油工艺研究院,复合活性增注体系的开发,已结题,项目负责人。
[4]2011.05–2012.05,中蓝连海设计研究院,胶磷矿反浮选选镁新型调整剂的开发,已结题,项目负责人。
[5] 2012.09–2012.12,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低渗透油藏耐温耐盐增注体系研究及性能评价,已结题,项目负责人。
[6] 2014.09–2016,青岛新硕精细化工有限公司,4,4–(2,2–二苯基乙烯基)–N,N–二对甲苯基苯胺合成工艺的开发,已结题,项目负责人。
[7] 2014.7–2017.06,威海金威化学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六苯氧基环三磷腈合成工艺的开发,在研,项目负责人。
[8] 2016.04–2017-09,开美化学科技(南通)有限公司,聚丙烯酸五溴苄酯合成工艺的开发,在研,项目负责人。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34

帖子

3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8
沙发
发表于 2018-12-19 10:16:56 | 只看该作者
2018年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绿色成炭剂-多羟基改性蜜胺树脂的合成、 构效关系及作用机理研究
批准号        21878165        学科分类        ( B080801 )
负责人        唐林生        职称                单位名称        青岛科技大学
资助金额        64万元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起止年月        2019年01月01日 至 2022年12月31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5-17 00:46 , Processed in 0.086861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