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2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何清

[复制链接]

17

主题

36

帖子

4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6 11:22:0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何清,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0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制药工程专业,获得工学学士学位。2015年7月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机化学专业,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导师:黄志镗院士和王德先研究员)。自 2015 年 7 月开始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合作导师为Jonathan L. Sessler 教授。2018 年底加入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开始独立研究工作。
博士及博士后期间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新型非共价相互作用研究、阴离子识别化学、离子对识别化学以及基于识别在离子(对)传感、自组装、跨膜传输和超分子萃取等相关领域的功能化应用,并已取得一系列重要学术成果:发表学术论文 18 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 11 篇,影响因子大于 10 的论文 8 篇,包括 J. Am. Chem. Soc. 2篇, Chem 3 篇,Angew. Chem. Int. Ed. 3 篇等。
主要研究领域为有机化学和超分子化学。课题组将围绕“结构决定功能”这一核心理念,通过理性设计、合成新型功能(大环)主体化合物,构筑具有特定结构的超分子体系,进而研究相应超分子体系在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以及生命科学等领域中的应用。基于有机化学及超分子化学的基本原理,设计合成分子监狱以捕获水簇和水合离子,进而研究分子监狱内的水簇化学及水合离子化学以揭示水及水合离子的结构特征与动力力行为,探索隔离体系中阴、阳离子的物理化学特性及新功能;开发新型智能大环主体化合物,以实现对分子识别过程及结果的主观干预;探索超环化合物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发展多阳离子化学(multi-cation chemistry)、多阴离子化学(multi-anion chemistry)及多离子对化学(multi-ion-pair chemistry)等。
联系方式:
heqing@utexas.edu 或 heqing@iccas.ac.cn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主题

36

帖子

4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0
沙发
发表于 2019-8-19 08:43:52 | 只看该作者
2019年4月29日下午15:00,湖南大学何清教授回到母校,为我院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Recognition-Based Applications of Macrocycles: Sensing, Assembly, Extraction and Beyond”的学术报告。报告由我院徐广宇教授主持,化学化工学院曾佑林、周明波等老师以及研究生、本科生聆听了此次报告。
    何清教授分别从博士后与博士两个阶段进行学术成果展示与交流。何教授着重讲述了诸如智能超分子受体对LiCl进行萃取等前沿性研究成果。从课题的选取到智能受体的设计、合成,再到其应用,何教授的科研经历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完整而又清晰的由目标到实现的过程,对老师和同学们从事科研有很大的启示。报告结束,听众反响热烈,老师和同学们提问积极踊跃,何教授耐心回答了每一个问题,他的学识与见地获得听众此起彼伏的掌声。会后,徐广宇、周明波等老师反响热烈,与何教授进一步探讨学术方面问题。
    何教授于2010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获得制药工程专业学士学位;201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获得有机化学博士学位(导师:黄志镗院士和王德先研究员);2015年7月至2018年11月,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化学系Jonathan L. Sessler教授课题组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8年11月至今,聘为湖南大学教授,开始独立研究工作。同期入选国家“青年##计划”人才项目。
何清教授一直从事超分子化学前沿领域研究,主要致力于新型非共价相互作用、阴离子化学及离子对化学领域的研究,已经在Chem. Rev.、J. Am. Chem. Soc.、Angew. Chem. Tnt. Ed.、Chem等共发表论文18篇。何清博士的研究兴趣包括:分子监狱的合成及其功能化应用;智能大环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及其功能化应用;超环化合物(supercycles)与复杂分子识别体系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主题

133

帖子

16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69
板凳
发表于 2021-5-18 16:40:01 | 只看该作者
湖南大学何清教授研究团队首次发展了一类新型灯笼状准封闭分子笼结构— superphane 用于水簇的捕获。Superphane 分子具有高度对称性,由上下两个苯环通过六条侧链相互连接而成。传统的 superphane 合成路线长、产率低、重现性差且不具有识别内空腔,不能用作超分子主体实现对客体的识别。本研究利用亚胺动态共价键化学,以六苄胺及间苯二甲醛为原料,“一锅”反应即可合成得到 superphane。新得到的分子笼具有一个准封闭的分子内空腔,并成功实现了对二聚体水簇的捕获。该成果以“Superphane: a new lantern-like receptor for encapsulation of a water dimer”为题,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期刊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上,并入选为期刊封面文章。


       作者将亚胺动态共价键引入到 superphane 复杂分子笼的合成,首次实现了具有超分子主体特性的灯笼状分子笼 superphane 的高效合成。利用两种结构简单的原料经过“一锅”合成法即可得到目标 superphane。该分子笼由上下两个苯环和侧面六个 C-型“围栏”组成,具有一个准封闭内部空腔。论文中报导的 superphane 能够捕获水分子二聚体,并且在气相、固相及液相都保持较好的稳定性。这项研究工作开启了 superphane 的高效合成之门,同时也首次证实了 superphane 可作为一类新型超分子主体用于水簇、中性分子、阴离子、阳离子或离子对识别的可行性。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硕士生李爱民为本文第一作者,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何清教授为本文通讯作者。本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创新型省份建设专项经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以及中央高校基本科研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Superphane: a new lantern-like receptor for encapsulation of a water dimer
Aimin Li, Shenglun Xiong, Wei Zhou, Huijuan Zhai, Yuanchu Liu and Qing He*(何清,湖南大学)
Chem. Commun., 2021,57, 4496-4499
http://doi.org/10.1039/D1CC01158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4-30 00:52 , Processed in 0.088752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