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张斌副研究员、覃勇研究员团队:构筑超稳Co单原子实现配位场切换催化CO2加氢

[复制链接]

253

主题

281

帖子

38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8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2-17 09:13:5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CO2加氢生成燃料和化学品是实现人工碳循环利用的重要途径。其中,通过逆水煤气反应(RWGS)将CO2转化成CO得到广泛关注。生成的CO平台分子可以进一步经C1化学过程转化成各种燃料和化学品。发展高效稳定的非贵金属RWGS催化剂是产业应用的难点。
  山西煤化所张斌副研究员、覃勇研究员团队与陕西理工大学于小虎副教授团队合作,利用原子层沉积技术(ALD)制备出一种介孔氧化硅担载的超稳Co单原子催化剂,可实现600℃下近平衡转化率的CO2转化,99%的CO选择性和500小时以上的超高稳定性。高强度Co-O-Si化学键能够在高温还原性气氛保持Co2+的稳定,催化剂通过Co单原子在反应过程中四面体/八面体配位场的切换和独特的Eley-Rideal机理,实现氢气的异裂活化和CO2的高效转化。论文近日以“Strong Co-O-Si Bonded Ultra-Stable Single-atom Co/SBA-15 Catalyst for Selective Hydrogenation of CO2 to CO”在Cell Press出版社期刊Chem Catalysis上发表。
  利用ALD自限制特性,在高比表面积的SBA-15介孔氧化硅分子筛上交替脉冲50循环二茂钴和臭氧沉积CoOx,所得50Co/SBA-15单原子催化剂的Co负载量可达2.6 wt.%,Co以单原子存在(图 1)。
  图1. 50Co/SBA-15单原子催化剂结构表征。(a) TEM 照片. (b) HAADF-STEM 照片. (c) HAADF-STEM 照片及(d-f)相应的 EDX 面扫照片.
  将所制备的50Co/SBA-15单原子催化剂用于逆水煤气变换(RWGS)反应中。无论是一定氢压(2MPa,200-290度,图2a,b)还是高温(常压,600℃,图2c)反应条件下,50Co/SBA-15单原子催化剂都能高效催化CO2加氢生成CO,在较宽的温度范围选择性达99%。将50Co/SBA-15在450℃纯氢中还原后得50Co/SBA-15-R,但催化性能没有明显变化。值得注意的是,600℃高温下,50Co/SBA-15催化剂可稳定运行超过500小时,远超文献中报道的Co基催化剂或单原子催化剂(图2c,d)。
  图2. nCo/SBA-15和nCo/SBA-15-R催化剂CO2加氢性能。(a) nCo/SBA-15 和还原后nCo/SBA-15-R 催化剂的CO2加氢性能(260 °C,2 MPa);(b) 50Co/SBA-15 单原子催化剂性能(200~290 °C , 2 MPa);(c) 50Co/SBA-15 单原子催化剂稳定性( 600 °C,0.1 MPa, GHSV = 18000 ml/g/h, CO2/H2/Ar = 45:45:10,500 h). (d) 文献报道的催化剂在500∽600°C反应的稳定时间.
  原位红外、XPS、XAFS表征结果显示, CoOx沉积主要通过二茂钴和臭氧与SBA-15表面丰富的羟基发生反应生成Co-O-Si键实现(图3a-c);这种Co-O-Si键能够在还原气氛中保持单原子Co2+的价态的稳定(图3d-i);此外,由于单原子Co上配位的水分子在高温下的脱附,还原后Co-O配位数由6.63 ± 0.35降低到4.04 ± 0.25。
  图3. Co/SBA-15催化剂结构。(a) nCo/SBA-15和SBA-15 的FT-IR光谱. nCo/SBA-15催化剂O-1s (b) 和Si-1s (c) XPS 分析; (d) nCo/SBA-15-R催化剂准原位XPS Co-2p谱图;nCo/SBA-15催化剂的Co K边XANES 谱(e)和相应的EXAFS傅里叶变换谱 (f); (g-i) 50Co/SBA-15, 50Co/SBA-15-R和CoO标准的EXAFS小波分析.
  与多数文献报道不同,这种单原子催化剂表面RWGS反应过程中没有碳基中间体。VASP第一性原理计算可知,仅有通过Co-O-Si与SiO2键合并与两个H2O配位的Co单原子模型与实验结果匹配较好;单原子Co上很难吸附CO2,却能够实现氢气分子的异裂,并与CO2通过Eley-Rideal机理反应生成CO和H2O,这与多数文献报道的甲酸盐等机理显著不同 (图4)。有趣的是,DFT计算发现在反应过程中Co2+的价态保持不变,但有明显的磁性变化,这源于Co2+在反应过程中四面体(高自旋)和八面体(低自旋)的配位场中切换所致。
   
  图 4. Co单原子配位场切换催化CO2 加氢反应机理.
  该工作实现了高效稳定的Co基单原子催化剂的设计,解决了CO2加氢制CO选择性低、稳定性差的问题,并深入揭示了Co不变价而以配位场的切换和Eley-Rideal反应机理催化逆水煤气反应的新机制。研究为非贵金属加氢催化剂的设计提供了新的视角。独特的配位场切换催化机制,能够用于其他单原子催化体系,为稳定高效的催化剂设计奠定理论基础。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山西省优秀青年基金、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壳牌前瞻科学项目、中国科学院低碳转化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上海光源的资助与支持。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 ... i/S2667109322000537
      文章来源:山西煤化所
       覃勇,男,1973年生。博士,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996 年于重庆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01年于青岛科技大学获得硕士学位,2005年1月于中国海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4年7月–2007年3月,在德国锡根大学助研从事科研工作。2007年4月–2011年9月在德国马普学会微结构物理研究所博士后研究。2011年10月回国到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工作,并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13年6月入选山西省“百人计划”特聘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纳米催化、纳米材料、原子层沉积方法及应用等。在Angew. Chem. Int. Ed.、Nano Letters、ACS Nano、Adv. Funct. Mater、ACS Catal.、Small、Nano Research等杂志已发表SCI收录论文70多篇。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 催化|主题: 1066, 订阅: 2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5-11 23:21 , Processed in 0.086436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