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31|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徐航勋

[复制链接]

259

主题

270

帖子

30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08
楼主
发表于 2020-9-27 19:50:39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工光合成技术既能够实现太阳能的有效利用又能够制备高附加值的化学品,是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理想技术途径之一。有机共轭高分子半导体材料具有化学结构和电子结构可从分子层面调控的特点,在光催化分解水、二氧化碳还原以及光催化有机合成等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然而,目前高分子光催化材料仍然面临本征催化活性偏低及催化反应机理不清楚的挑战,难以构建清晰的构效关系,极大地限制了这类光催化材料的发展。因此,系统研究高分子光催化材料的活性位点、反应机理与光催化性能调控机制对提高催化反应效率、反应产物选择性以及实现高分子光催化材料在未来的实际应用至关重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徐航勋教授在特约专论中重点讨论了其课题组近年来在共轭高分子光催化材料表面活性位点及反应机理探究方面的工作。他们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与合成将有机活性官能团作为本征催化活性中心引入高分子光催化材料的结构中并结合原位光谱表征技术和第一性原理计算深入阐明了多种不同高分子光催化材料的表面反应活性位点及催化反应路径。该专论还展望了未来高分子光催化材料在光催化能量转换应用领域的挑战和机遇。
       以上工作即将在《高分子学报》2020年第11期出版(2020, 51(11): 1201-1213),题为:“高分子光催化材料表面活性位点及其反应机理探究”,通讯作者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徐航勋教授。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金号 2187523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号2017YFA0207301)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基金号 2019M662160)的资助。
       徐航勋,男,1983年生。200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学士学位,2011年博士毕业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化学系,导师为Kenneth S. Suslick教授。博士毕业后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从事柔性电子技术方面研究,导师为John A. Rogers教授。2013年加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2018年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目前主要从事功能高分子材料在能量转换与柔性电子技术等交叉领域的应用研究。


       引用本文  
        张颖, 王磊, 徐航勋. 高分子光催化材料表面活性位点及其反应机理探究. 高分子学报, 2020, 51(11): 1201-1213
        Ying Zhang, Lei Wang and Hang-xun Xu. Investigations into the Surface Active Sites and Reaction Mechanisms in Polymer Photocatalysts. Acta Polymerica Sinica, 2020, 51(11): 1201-1213
         doi: 10.11777/j.issn1000-3304.2020.201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5-16 17:07 , Processed in 0.082825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