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材料学院 新材料 科学院院士 化学部 查看内容

中国科学院院士侯建国

2017-11-14 14:32| 发布者: fiber| 查看: 143| 评论: 0

摘要: 侯建国,化学家。1959年10月生于福建平潭,籍贯福建福清。1978-1989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习,获博士学位。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任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党组书记。 ...

侯建国,化学家。1959年10月生于福建平潭,籍贯福建福清。1978-1989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习,获博士学位。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任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党组书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曾任科技部副部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

1976—1978年 福建省福清县轻工机械厂工作

1978—1982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晶体专业学习

1982—1989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固体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基础物理中心固体物理专业博士研究生

1989—1991年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

1991—1993年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

1993—1995年 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1995—1995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基础物理中心教师

1995—1997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基础物理中心副主任

1997—1999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结构成分分析中心主任

1999—2000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化科学中心主任

2000—2005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2003.11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5—2008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正局级)

2008—2015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副部长级)

2015—2016年 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2016— 201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党委党校校长(2016.11兼)

2017.05—2017.06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党组书记

2017.06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党组书记、副局长。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第十、十一届委员、常委、副书记,党的十九大代表。

学术成就

主要从事纳米材料与结构、单分子物理与化学、扫描隧道显微学研究,在纳米结构和单分子高分辨表征与控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其中,“化学键分辨的单分子成像”,“单分子自旋态的选键控制”,以及“亚纳米分辨的单分子拉曼光谱”先后三次入选两院院士评选的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何梁何利奖、陈嘉庚化学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中国科学院和安徽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安徽省杰出科技奖、中国分析测试协会CAIA奖特等奖、海外华人物理学会“亚洲成就奖”等多项奖励。

1. 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亚纳米分辨的单分子光学拉曼成像,Nature审稿人认为,“这项工作打破了所有的记录,……是该领域创建以来的最大进展”。研究工作入选两院院士评选的2013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这是侯建国研究团队成果第3次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也是中国科大科研成果第12次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同时,“亚纳米分辨的等离激元增强单分子拉曼成像技术”获得2013年度中国分析测试学会CAIA特等奖。

2. 首次实现单分子磁性自旋态调控。研究成果在Science上发表,同一期的“透视”栏目评论说,“这一结果开辟了可能对未来的分子器件应用产生影响的分子内自旋行为的基础研究之路,……将对单分子的调控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该成果入选由两院院士评选的2005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3. 首次利用低温STM获得能够分辨碳-碳单键和双键的C60单分子图像,并论证了利用探针显微术直接观察分子内部结构的可能性和限制因素。这项成果被两院院士评为200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并入选科技部2001年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同时,“单分子扫描隧道显微术”获得2001年度中国分析测试学会CAIA特等奖。

4. 利用STM和STS相结合,发展了确定单分子在固体表面特定位置吸附取向的方法,并首次确定了C60分子在Si表面的吸附取向和局域电子态,被PRL审稿人认为是一项“精致的实验”,美国物理学会新闻网也专门加以介绍。该成果被科技部评为1999年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

5. 与国外研究者合作采用新的化学气相输运方法,利用温度梯度控制成核与搀杂,在国际上首次生长出M3C60单晶材料(M指碱金属),并提供了一系列理想的C60超导体材料的参数,相关论文在Science和Nature上发表。

6. 将分形理论引入非晶半导体晶化结构形态的表征,使非晶化动力学的研究有一个量化的表征手段,并提出新的扩散控制的分形晶化机制,为理解复杂的分形晶化现象做出了重要贡献。该项成果在1997年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最新评论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5-5 19:29 , Processed in 0.05086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