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卢柯:科学上找不到否定自己的理由 就要坚持做下去

[复制链接]

53

主题

53

帖子

6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6-2 08:53: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日前,美国《科学》杂志刊登了中科院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卢柯研究组有关“纳米金属中发现晶界稳定性控制的硬化和软化行为”这一最新发现,该成果的发现揭示了纳米材料中软化和硬化行为本质,澄清了过去30多年来关于这一问题的争论。

对于卢柯来说,这已不是第一次得到国际权威的认可。2000年,他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第一篇文章时,就被纳米材料“鼻祖”葛莱特赞为“本领域的一次突破”。十几年过去,卢柯和中国纳米材料学科收获了一个又一个突破。

在常人眼里,卢柯的人生就像安了加速器,每一步都走得比同龄人更快更受瞩目。16岁上大学,30岁当博导,32岁担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38岁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41岁成为美国《科学》杂志的首位中国评审编辑,48岁成为中国“万人计划”的首批杰出人才6位人选之一。

卢柯认为自己并非什么神童,只是花足够耐心与时间去坚持自己的研究方向,屏蔽纷繁的外界诱惑,科研已经成为兴趣,成为享受,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位于沈阳市文化路的中科院沈阳金属研究所,是卢柯研究组的工作地点。一丛丛小树林隔绝了外界的喧嚣,浅灰色楼宇和办公室看不出什么特别,而就在这里,卢柯课题组先后研究出“纳米孪晶结构”“梯度纳米结构”“纳米层片结构”等几种新型纳米结构,研究水平国际领先,为开发高综合性能纳米金属材料开辟了新途径。

“我很喜欢金属所的环境,这里跟外界相对隔离,能够潜心研究,还有一批志同道合的同事,可以一起讨论问题。”说这话时,卢柯的表情十分笃定。

“表面纳米化”技术是卢柯研究组最引以为傲的成果之一,这一成果开创了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研究方向,但研究过程也让卢柯倍感煎熬。从1997年到2003年,全世界或许只有卢柯一个组在做这项研究。虽然初步实验证明该技术具备可行性,但在其他人眼中,“表面纳米化”等同于“不可能”三个字。

“最痛苦的不是说服别人,而是连说服自己的学生都很难。”卢柯说,当时的研究方向无人认可,国外同行嘲笑其“没有新意,没有多大的意义和价值”。不过,“我始终认为,如果从科学上找不到否定自己的理由,就应认准方向,坚持做下去。”

几年后,卢柯的执着获得了回报。他澄清了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过程机理和结构演化规律,揭示了纳米材料的本质结构特征和一些奇异性能。与此同时,表面纳米化技术不但获得了学界的承认,还成功应用到了宝钢集团冷轧厂的拉矫辊上,大幅提高了拉矫辊的使用周期。

作为地地道道“中国制造”的科学家,卢柯从本科到博士研究生,一直是在国内接受教育。1988年硕士毕业时,金属研究所就计划送他去日本读博士。彼时中国的科研条件、经费等远落后于日本,然而他决定留在金属研究所读博。卢柯说:“29年前,我放弃去日本的学习机会,因为我认为在国内国外搞研究没有区别。29年后,我已经有足够底气宣布,在纳米金属制备上我们这儿是世界上最好的。”

除了做学问,卢柯还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指导学生。“我希望年轻人能快点超过我。一个领域、机构要发展,一定是下一代超过上一代。我们年长一些的,应多为他们提供帮助。”

卢柯说,科技工作者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主动担当,投入到科研实践中,用自己微弱的知识之光,照亮周围的一片区域,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人物经历

卢柯 院士

卢柯 院士(5张)

1981.08—1985.09,在南京理工大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学习;

1984年底,当卢柯准备考研的时候,黄日华、翁美玲版的《射雕英雄传》开始热播,其他考研的同学都放弃了,卢柯一集不落地看完。他有严格的时间表和工作计划,20年来一直恪守着这个时间表,依然每天工作到晚上10点。

1985.09—1988.08,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材料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已故中科院院士王景唐先生;

1988年,卢柯放弃去日本读博士的机会,留在中科院当起了土博士。这期间,他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十几篇论文,修正了被引用10年的英国科学家斯考特等人确定的Ni-P非晶合金晶化产物间的位向关系,并提出非晶态金属的新的晶化机制,因此于1989年荣获首届“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

1988.08—1990.01,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材料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1990.01—1993.01,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1990年,刚刚博士毕业的卢柯在美国的《J.Appl.Phys》及《Scripta Metall.Mater》杂志上发表论文,提出了制备纳米晶体的一种新方法——非晶完全晶化法,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晶粒度易于控制、界面清洁且不含微孔洞等优点。

1991.9—1993.3,公派德国马普金属研究所高级访问学者(期间1993年1月,晋升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

1994年,国际学术刊物《Mater.Sci.Eng.Reports》邀请卢柯撰写关于非晶完全晶化法的专题综述,该制备方法在国际纳米材料界得到同行的广泛认可,成为当今国际纳米材料的3种主要制备方法之一。该制备方法的确定,使我国的纳米晶体研究领域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1995年1月开始聘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博士生导师;

1998年,国际亚稳及纳米材料年会(ISMANAM)授予卢柯ISMANAM金质奖章,以表彰他对这一新兴领域的杰出贡献。

1999年,卢柯当选为国际纳米材料委员会,成为该委员会中惟一的中国籍委员。[4]

2001年,被中科院任命为金属研究所所长。

2003年11月,年仅38岁增选为中科院院士;《科学》又发表了卢柯等人的一项最新科研成果:将铁表层的晶粒细化到纳米尺度,其氮化温度显著降低,从而为氮化处理更多种材料和器件提供了可能,被评为 2003 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之一。

2003年11月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年仅38岁);

2004年3月,当选2003年中国青年年度科学家。

2005年4月,被有350余年历史的德国科学院增选为该院院士。

2013年9月受聘为南京理工大学格莱特纳米科技研究所PI(principal investigator),纳米金属材料团队带头人。

社会任职

1997.7—2001.2,快速凝固非平衡合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1.2—2001.7,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主任;

2001.7—2005.2,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所长;

2005.2—2006.8,九三学社辽宁省副主委;

2006.8—2007.12,九三学社辽宁省副主委、沈阳市副主委;

2007.12—2008.1,九三学社中央常委、辽宁省副主委、沈阳市主委;

2008.01—,九三学社中央常委、辽宁省副主委、沈阳市主委、政协沈阳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副主席。

2012年7月5日免去卢柯的金属研究所所长职务(保留正局级待遇)。

2012年12月,当选九三学社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常委。

2012- 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辽宁省副主委、沈阳市主委,沈阳市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

2013年1月当选为政协沈阳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副主席。

2013年3月当选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会常务委员。

在国际学术组织中任职情况

1. 国际纳米材料委员会,副主席

2. 国际亚稳、机械合金化及纳米材料会议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

3. 国际快速凝固及亚稳材料会议国际顾问委员会, 委员

4. 亚太材料科学院,委员

在国际学术期刊中任职情况

1.《材料科学进展》编辑

2. 《国际材料快报》编辑

3. 《科学周刊》评审编辑

4. 《材料科学与技术》先后担任副主编顾问委员会委员,编委。

5.《德国金属学报》顾问委员会委员

6. 《国际亚稳及纳米材料杂志》顾问委员会委员

7. 《国际亚平衡过程杂志》顾问委员会委员

其他兼职

《材料研究学报》编委

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届)

九三学社中央委员(第十一届)

全国青联副主席

辽宁省政协常委

2002年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

2003年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

主要成就

科学研究

1. 金属纳米材料。纳米材料的制备与加工, 微观结构的表征, 力学性能, 物理性能, 热稳定性, 以及相变。

2. 非晶态合金。非晶态合金的晶化, 玻璃转变, 压力对热稳定性的影响。

3. 非平衡加工。快速凝固与快速加热, 严重塑性变形, 压稳相变(热力学与动力学研究)。

4. 低维材料的熔化与过热。纳米颗粒, 纳米粒子结构, 多层薄膜, 计算机模拟。[8]

学术论著

发表学术论文280余篇,引用达3000余次,国际会议特邀报告45次,专利25项

1KLu,Nanocrystalline Materials Crystallized from Amorphous Solids: Nanocrystallization,Structure,and Properties (Review Article)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R: Reports,1996,16:161~221

2QSMei,KLu,Melting and Superheating of Crystalline Solids: From Bulk to Nanocrystals (Review Article):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2007,52: 1175~1262

3KLu,LLu,SSuresh,Strengthening Materials by Engineering Coherent Internal Boundaries at the Nano-scale (Review Article) Science,2009,324: 349~352

4LLu,MLSui,KLu,Superplastic Extensibility of Nanocrystalline Copper at Room Temperature,Science,2000,287:1463~1466

5WPTong,NRTao,ZBWang,JLu,KLu,Nitriding Iron at Lower- temperatures,Science,2003,299:686~688[9]

6LLu,YFShen,XHChen,LHQian,KLu,Ultrahigh Strength and High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in Copper:Science,2004,304:422~426

7LLu,XChen,XHuang,KLu,Revealing the Maximum Strength in Nano-twinned Copper Science,2009,323:607~610[9]

8KLu,The Future of Metals,Science,2010,328:319~320

9XLi,YWei,LLu,KLu,HGao,Dislocation Nucleation Governed Softening and Maximum Strength in Nano-twinned Metals Nature,2010,464:877~880

10THFang,WLLi,NRTao,KLu,Revealing Extraordinary Intrinsic Tensile Plasticity in Gradient Nano-grained Copper,Science,Published Online on February 17,2011

人才培养

卢柯建立的青年研究小组:

被德国马普学会确立为“德国马普金属所伙伴小组”;

被国际纳米材料界公认为世界有成就的六个研究组之一;

同时被中国科学院授予“百人计划优秀团队”;

2001年被团中央评为“全国青年文明号”。

获奖记录

卢柯人获奖情况:

2013年入选“万人计划”杰出人才。

2011年荣获德国洪堡研究奖(Humboldt Research Award);

卢柯获国际亚稳及纳米材料年会金质奖章和青年科学家奖;

第三世界科学院技术奖;

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二等奖;

中国科学院青年科技奖;

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何梁何利基金技术科学奖;

香港求是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等荣誉;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2004年当选The Third World Academy of Sciences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2002年获桥口隆吉奖

2001年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2000年获第三世界科学院TWNSO技术奖

2000年获全国劳动模范

1999年获何梁何利基金技术科学奖

1999年获沈阳市特等劳动模范

1999年获沈阳市科技振兴奖

1998年获国际亚稳及纳米材料年会(ISMANAM)金质奖章和杰出青年科学家奖

199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1996年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

1995年获香港求是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物理类)

1993年及1996年分别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二等奖

1991年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

人物评价

纳米“鼻祖”高度评价

2000年,卢柯在极具影响力的《科学》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论文。这篇论文受到了世界同行的高度好评。纳米材料“鼻祖”葛莱特教授认为,卢柯课题组的这项工作——发现了纳米金属铜在室温下具有超塑延展性而没有加工硬化效应,延伸率高达5100%——是“本领域的一次突破,它第一次向人们展示了无空隙纳米材料是如何变形的”。

2004年4月16日,《科学》杂志发表了卢柯课题组的最新成果。《科学》杂志的评审人认为,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突破,是其他任何强化技术无法达到的。它“再次用极为漂亮的实验结果演示,通过在纳米尺度上的结构设计可以从本质上优化材料的性能和功用”。《自然》杂志的评价是一个疑问句——“在一个被认为不可能的事情里怎么还会做出东西来?”

卢柯有一股钻研到底的劲头;有很强的独立思考和自学的能力;做事很有计划性。

他16岁上大学,30岁成为博士生导师,32岁担纲“快速凝固非平衡合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Nothing is impossible(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Game is never over(游戏永远没有结束)!这是卢柯经常勉励学生的几句话。卢柯的一系列重大发现都是在“破铜烂铁”里找到的。他不断地发现,不断地受到鼓舞。他常常跟学生说:“任何事情你都不可以说,别人做过了,我没戏了。科学研究永远需要冒险的勇气。要敢于想别人之不想,做别人之不做。前几年的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在陶瓷里找到了超导,在塑料里找到了超导,这是人们想都不会去想的事情。”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4-27 09:24 , Processed in 0.089585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