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22|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功能材料化学研究所苏忠民

[复制链接]

95

主题

111

帖子

12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2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9-9 08:45:5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苏忠民,博士,东北师大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从事化学学科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教学工作,主要讲授过博士生课程:固体量子化学、功能材料化学进展;硕士研究生课程:量子化学、代数与群论、量子化学计算方法;本科生课程:物质结构、晶体化学、群论化学、量子化学半经验计算方法。指导硕士研究生38名,博士研究生16名,留学生3名,博士后6名。

苏忠民
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职  称:教授
研究方向:功能材料和应用量子化学
办公电话:0431-85099108
办公地点:
电子邮件:zmsu@nenu.edu.cn
个人简历
     苏忠民立足于东北师范大学,多年坚持“功能材料化学”和“量子化学”研究。近年来理论与实验相结合,致力于金属—氧簇类材料的设计与合成;光电功能材料合成与应用;功能有机分子/配合物材料的非线性光学性质和电子传输性质的理论研究,以及新型功能纳米材料结构性质研究等。苏忠民主持和完成国家科技部“863计划”和“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和面上项目、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及创新团队项目、吉林省科技厅应用基础项目等10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5项。2000年以来发表SCI学术论文340多篇,包括:《Nature Commun.》、《Angew.Chem.Int.Ed.》(4篇),《J.Am.Chem.Soc.》(2篇),《Adv.Mater.》(2篇)及《Chem.Sci》、《Chem.Eur.J.》、《Chem.Commun.》、《Adv.Func.Mater.》、《Small》、《J.Phys. Chem. (A,B,C)》、《Inorg.Chem.》、《Nanotechnology》、《Chem.Phys.Lett.》等。论文被SCI引用共达3600多次,其中包括国际权威化学杂志《Angew.Chem.Int.Ed.》、《J.Am.Chem.Soc.》《Adv.Mater.》、《NanoLett.》等引用。
曾获教育部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吉林省第三届青年科技奖。199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获“长春市跨世纪杰出青年人才”称号;2000年获吉林省人民政府第六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称号;2000年获“吉林省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0年获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资助;2002年获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奖励;2004年10月吉林省“首批拔尖创新人才”称号;2005年11月吉林省“高级专家”称号。2007年1月受聘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9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近5年的主要学术贡献有:系列合成基于多金属氧酸盐和功能金属配合物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已合成具有晶体结构的化合物300种,探索结构-性质规律;对Keggin、Lindqvist及Strandberg 型等多金属氧酸盐阴离子体系稳定性、氧化还原、手性及形成机理等性质进行系统理论研究,深入进行分子设计;利用常规、水热等合成方法制备系列强荧光有机金属配合物材料,利用理论方法探讨电子转移性质和发光机理,并制备光电器件;研究各类非碳纳米管的结构稳定性及其光电性质;合成淀粉基接枝共聚高分子吸水材料,开发生产,用于农、林、草业和中草药种植。
  1978年10月—1983年7月 东北师范大学化学系化学教育专业理学 学士学位
  1986年9月—1989年6月 东北师范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量子化学方向 理学硕士学位 (导师:黄敬安教授,赵成大教授)
  1994年9月—1997年6月 东北师范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专业理论无机化学方向 理学博士学位 (导师:王荣顺教授,支志明院士)
  1995年12月—1997年11月 香港大学化学系访问学者(支志明院士,陈冠华教授研究组)
  2000年9月—2001年3月 日本国立大阪工业技术研究所客座研究员(K. Ohta教授研究组)
  2001年11月—2002年1月 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高级访问学者(N. Roesch教授研究组)
  2004年2月—2004年3月 香港大学化学系访问教授(陈冠华教授研究组)
  1998年4月—2000年4月 吉林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博士后(导师:孙家钟院士,封继康教授)
      1977年7月—1978年9月 吉林省抚松县万良镇仁义村下乡知识青年
  1983年7月—1985年4月 东北师范大学科研处科员
  1992年12月—1994年9月 东北师范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副教授
  1994年9月—现在 东北师范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教授
  1998年10月—现在 东北师范大学化学系博士生指导教师(无机化学、物理化学专业)
  2000年6月—2013年9月 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委员会教授
  1998年4月—现在 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功能材料化学研究所所长
  1999年1月—1999年10月 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助理
  1999年10月—2003年12月 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助理兼科技处处长
  2000年11月—2001年8月 东北师范大学网络信息中心主任(兼)
  2003年11月—2013年8月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2004年1月—2006年10月 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兼) 
      2007年1月—现在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2010年8月—现在 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主题

132

帖子

17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72
沙发
发表于 2018-6-6 08:52:25 | 只看该作者
东北师范大学苏忠民教授课题组首次报道一系列在低温下具有有机长余辉现象的聚氨酯材料(PUs)
近年来,有机长余辉发光(Organic Long Persistent Luminescence, OLPL)材料因其独特的激发态特性以及潜在的光电子应用前景而备受关注。长余辉材料其发光原理属光致发光,即当去除激发光源后,激发态能量以光的形式缓慢释放出来并呈现出持久发光的现象(寿命大于0.1 s)。目前,大多数报道的OLPL材料主要基于单一的有机小分子或主-客体掺杂体系,余辉机制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分子设计缺乏明确地指导。非共轭聚合物材料具有合成简单、链灵活、结构易调控、环境友好等优点。然而,通常情况下非共轭聚合物分子结构中因不含传统大π键共轭发色团而表现为不发光。因此,设计具有OLPL现象的非共轭聚合物发光材料是一项重大挑战。


图1 (a) PU1(1×10?5 M)在丙酮/水混合(0?90% v / v)体系下的发射光谱;(b) 不同浓度的PU1在丙酮溶剂中的发射光谱。
图片来源:Macromolecules

近日,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苏忠民教授课题组首次报道了一系列在低温下具有OLPL现象(>1s)的聚氨酯材料(PUs)。此类材料在室温下表现了聚集诱导发光(AIE)现象。如图1(a), 当向PU1的丙酮溶液(1×10?5 M)中掺入不良溶剂水之后,表现了明显的AIE现象。另外,随着PU1浓度的增加(如图2b)同样表现出发光增强的现象。此工作通过详细地发光机理研究表明,产生AIE现象的原因是分子间/分子内羰基簇的形成 (如图2a-c)。在低温条件下,此类材料表现了独特的聚集诱导余辉现象,即随着PUs溶液浓度的增大,发光寿命逐渐增加。最长发光寿命>1s,肉眼识别余辉>6s。稳态/时间分辨光谱测试结果表明分子间/分子内羰基簇的形成是产生低温余辉现象的原因。另外,向聚合链内引入共轭单元可以增长余辉时间,并随着共轭单元体积的增大,余辉时间逐渐增长。余辉时间增长的原因是由于分子内/分子间的n?π*跃迁的增强大大提高了隙间穿越速率。基于PUs所展示的独特的聚集诱导余辉现象,将PU1 (Mn = 2672 g mol1, 50 mg, 3.5 wt %)通过溶液滴涂方法,成功制备了一种低温余辉LED器件。肉眼可识别发光寿命>7秒。

图2 PUs在稀溶液状态下(a)、浓溶液状态下(b)以及聚集状态下(c)的分子排布示意图; (d) 稳态/瞬态光谱和不同浓度羰基簇造成不同长短寿命图像。
图片来源:Macromolecules

聚氨酯作为人们生活中最为常用的非共轭聚合物材料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形状记忆、建筑隔热、家具和床上用品。此工作的报道将有助于人们理解聚氨酯材料的发光机制,并对其在未来光电子领域中的应用起到促进作用。

图3. PUs在77K条件下的余辉机理图(上图)及具有余辉现象的LED器件效果图(下图)。
图片来源:Macromolecule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主题

147

帖子

22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29
板凳
发表于 2020-5-21 19:16:02 | 只看该作者
苏忠民教授(化学学科)入选爱思唯尔“2019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这也是苏忠民教授自2016年开始连续四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名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101

帖子

12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21
地板
发表于 2020-11-4 17:19:58 | 只看该作者
近日,我校化学学院苏忠民教授、朱东霞教授、王新龙教授、李洸伕博士在英国皇家化学会国际著名期刊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IF=42.846发表了题为“Dinuclear metal complexes: multifunctional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的评述性文章,这篇综述以该课题组近年来在双核金属配合物研究领域的研究工作和同行专家的相关工作为基础,对双核金属配合物的多功能性及其在各领域的重要应用进行了综述,深入探讨了分子结构与性能的重要规律和关系,总结了双核金属配合物相较于单核金属配合物的多功能性以及潜在应用优势,并对未来双核金属配合物的发展及其主要应用进行了展望。该综述的第一作者是我校化学学院师资博士后李洸伕,化学学院苏忠民教授、朱东霞教授和英国杜伦大学Martin R. Bryce教授为共同通迅作者。
      发展新型功能型金属配合物并探索其在光电领域的重要应用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以及广阔的应用价值。目前,基于单核金属配合物的研究较为成熟,并在例如:有机发光二极管、化学生物传感、光电催化等领域表现了极好的应用前景。与之相比,目前,基于双核金属配合物的研究相对较少,然而,双核金属配合物可以通过调节桥连配体、环金属配体或两个金属中心实现单核金属配合物所不具备的特殊性质和功能。特别是近年来,双核金属配合物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光动力治疗、化学生物传感、光学信息储存与防伪以及光催化水裂解、二氧化碳还原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该综述总结了近年来双核金属配合物的研究进展、功能特性及其应用,系统地讨论了双核金属配合物结构和性能的重要关联。最后,作者阐述了双核金属配合物研究在未来的挑战和机遇。本综述旨在对功能型双核金属配合物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展望,并期待更多的研究人员在这一令人兴奋的跨学科领域做出贡献,推动双金属化学的发展。该综述的发表标志着我校功能型双金属化学的研究工作获得了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化学学院苏忠民教授与朱东霞教授团队多年来一直从事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的实验与理论研究工作,研究团队近五年在Adv. Sci., Anal. Chem., Macromolecule, Chem. Comm., Chem. Eur. J, J. Mater. Chem. C,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40余篇,研究工作受到同行权威专家的高度认可。该研究工作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吉林省科技厅重点科技项目等多项基金支持。
       文章链接:https://pubs.rsc.org/en/content/ ... 00660a#!divAbstrac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主题

112

帖子

13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38
5#
发表于 2020-11-17 18:40:33 | 只看该作者
电催化氮(N2)还原被认为是一种简单、绿色、可持续的氨生产方法。在本文中,东北师范大学苏忠民教授、张珉副教授等课题组受到近期报道的二维本征导电镍基共价有机骨架的实验合成启发,根据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研究了一系列稳定的导电二维(2D) TM共价有机骨架(TM-COFs, TM = Sc, Ti, V, Cr, Mn, Fe, Co, Ni, Cu, Zn, Nb, Mo, Ru, Rh, Pd, Ag, W, Ir, Pt, and Au)对N2还原反应(NRR)的电催化性能,这些COFs由2,3,9,10,16,17,23,24-八胺基金属酞菁与芘-4,5,9,10-四酮的牢固连接而成。计算结果表明,2D导电Mo-COF在20种备选催化剂中具有最高的NRR电催化性能,其过电位为0.16 V,能有效抑制竞争性析氢反应(HER)。Mo-COF优异的NRR活性和选择性来源于其固有的优势,如良好的导电性、显著的正电荷和较大的Mo原子自旋矩,以及对NRR物种的适当吸附强度。这项工作将促进该领域更多的实验研究,以发现更高活性的COF基催化剂,促进NH3的可持续生产。
      Cong Wang, Ying-Nan Zhao, Chang-Yan Zhu, Min Zhang, Yun Geng, Yang-Guang Li, Zhong-Min Su. A two-dimensional conductive Mo-based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 as an efficient electrocatalyst for nitrogen fixation. J. Mater. Chem. A 2020. DOI:10.1039/D0TA08676B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39/D0TA08676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5-7 23:42 , Processed in 0.094582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