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8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湖北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材料科学及工程系李学锋

[复制链接]

262

主题

273

帖子

33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3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2-11 09:09: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李学锋教授,男,博士,湖北武汉人,湖北工业大学教授。主要学术成果:李学锋一直从事高分子材料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项省部级及企业合作科研项目并取得一定创新成果,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0项(已授权4项) 。以主要完成人获武汉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湖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一项。近年来,在 “Soft Matter”, “Polymer International”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共发表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被国际三大索引收录20余次 。
李学锋
职称:教授
通讯地址:湖北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邮编:430068
E-mail:li_xf@mail.hbut.edu.cn
工作经历
2011年 - 至今 湖北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院长
2005年-2011年 湖北工业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
2000年-2005年 湖北工业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讲师
1998年-2000年 湖北工业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助教
2001年-2005年 华中科技大学,化学系学习,研究生/博士学位
1995年-1998年 湖北工业大学,化工系学习,研究生/硕士学位
1991年-1995年 湖北工业大学,化工系学习,本科/学士学位
●进修学习经历
2013.6 -2013.9 美国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Dartmouth大学工学院,访问学者
2007年-2008年 日本北海道大学,理学院高分子机能学科,访问学者
荣获奖励
1、2015.12 聚合物绿色改性技术与加工关键技术与产业化,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参与)
2、2015.12 双层网络水凝胶分子构造与摩擦性能研究,湖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老师
3、2012.7 碳纳米管/环氧丙烯酸酯紫外光固化涂层制备及光阻隔性能,湖北省科技厅-湖北省科协-湖北省人事厅,第十四届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三等奖
4、2012.1高速公路混凝土纤维材料技术研究与产业化,武汉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5、2013.1清洁生产特色的环境工程专业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湖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参与)
6、2012.12,2012届本科生学位论文获“湖北省优秀学士论文”
7、2010.12,2010届本科生学位论文获“湖北省优秀学士论文”
8、2010.04,获2009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
社会兼职
1、 中国材料研究会会员
2、 湖北省复合材料学会常务理士
3、湖北省化学会橡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4、《功能材料》杂志编委
5、《材料导报》杂志编委
研究方向
1、高强度水凝胶的开发、表征与功能化
2、环境友好新材料的研制
3、改性聚烯烃高性能化与功能化
研究课题
1、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生物软骨水凝胶表面高分子刷的超润滑行为研究” (51273059),结题
2、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带高分子刷互穿网络水凝胶生物软骨材料的制备及其润滑行为”(51143005),结题
3、负责横向项目“集成电路板密封紫外光固化粘合剂技术开发”,结题
4、负责横向项目“新型复合铝镁集装箱托盘生产技术开发”,结题
5、负责横向项目“新型记忆橡胶联合合作开发”,结题
6、负责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重点项目,“3D 成型高强度水凝胶软骨支架的摩擦行为”(SKLTKF14A09),在研
7、负责横向项目“有机分子插入型天然纤维复合塑料的制备方法”、在研
8、负责横向项目“微晶石地板产品升级科技合作”、结题
9、负责横向项目“绿色再生聚烯烃的高性能开发“、在研
10、负责横向项目”通讯电缆金属塑料复合带改性树脂“、在研
研究成果
1、代表性论文(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近三年代表论文)
[1] Li Xuefeng*, Zhao Youjiao, Zhang Gaowen, Long Shijun*, Wang Hui, Hybrid dual crosslinked polyacrylic acid hydrogels with ultrahigh mechanical strength, toughness and self-healing properties viasoaking salt solution, Polymer, 2017, 121 (7) , 55-63.(SCI中科院二区)
[2] Li Xuefeng*, Yang Qian, Zhao Youjiao, Long Shijun, Zheng Jie*, Dual Physically Crosslinked Double Network Hydrogels with High Toughness and Selsf-Healing Properties, Soft Matter, 2017, 13(5), 911-920(SCI中科院二区)
[3] Yang Qian, Li Jian, Xu Heng, Long Shijun, Li Xuefeng*, Friction of Sodium Alginate Hydrogel Scaffold Fabricated by 3-D Printing, Journal of Biomaterials Science, Polymer Edition, 2017, 28(5), 459-469. (SCI)
[4] 杨倩,李学锋*,龙世军,袁 亚, 多价金属离子增强琼脂-聚丙烯酸复合双网络水凝胶及其自修复性能, 复合材料学报,2017,34(7), 41-47. (EI)
[5] 李学锋*,黄大华,龙世军,李坚,李晗, PVC/CPE/CaCO3复合材料熔体的动态流变行为,材料工程, 2017,45 (6), 73-79.(EI)
[6] 李坚,李学锋*,龙世军,李晗,黄大华, 3D成型聚乙烯醇水凝胶支架的摩擦行为, 复合材料学报, 2016,33(11),2412-2418.(EI)
[7] 李晗,李学锋*,龙世军,黄大华,李坚, 杂化交联PAAm/SA双网络水凝胶在多价态离子溶液中的润滑行为, 功能材料,2016, 47(10), 10086-10090.
[8] 李学锋*,袁亚,黄大华,陈明敏,徐恒, 硬质PVC复合改性界面研究进展, 高分子通报,2016, (8), 12-17.
[9] 李学锋*,王红春, 张高文,高分子材料专业综合改革实践,高教学刊,2016, (8), 92-93.
[10] Li Xuefeng, Wu Chu, Yang Qian, Long Shijun and Wu Chonggang, Low-velocity super-lubrication of sodium-alginate/polyacrylamide ionic–covalent hybrid doublenetwork hydrogels, Soft Matter, 2015, 11(15), 3022-3033.(SCI中科院二区)
[11] 李学锋*, 张高文, 工程教育培养创新创业复合型人才, 高分子通报, 2015, (4), 86-89.
[12] Dan Zou, Xuefeng Li*, Shijun Long, Qianwen Chen, Effect of Compatibilizer on Rheological Behaviors of Straw Fiber/ Low-Density Polyethylene Composites, Plastics, Rubber and Composites: Macromolecular Engineering, 2015, 44(6), 238-244.(SCI)
[13] Li Xuefeng*, Chen Qianwen, Jiang Cheng. Friction of Double Network Hydrogels in Poly(vinyl alcohol) Aqueous Solution against Glass Substrate, Polymer International, 2014, 63, 1572-1577.(SCI)
[14] Li Xuefeng*, Li Han, Huang Dahua, Li Jian. Micro-Friction of Diazoresin/Polyacrylic Acid Self-Assembly Films in Water with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 2014, 19(3): 253-256. (EI)
[15] 李学锋*,吴楚,江成. PNaAMPS/PAAm水凝胶在不同pH值水溶液中的力学与摩擦性能,功能材料, 2014, 45(8), 8033-8037. (EI)
[16] 李学锋*,邹丹,陈倩文,吴 楚,江成,秸秆/聚合物复合材料界面相容性的研究进展,化工新型材料, 2014, 42(7), 30-32.
[17] Li XueFeng*, Wu Chu, Jiang Cheng, Chen QianWen, Zou Dan. Fracture Behavior of Two Highly Stretchable Double Network Hydroge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ymer Analy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2013, 18(7), 504-509.(SCI)
[18] 李学锋*,江成,吴楚. PNaAMPS /PAAm 水凝胶在NaCl 水溶液中的力学与摩擦性能,功能材料,2013, 44(14),2115-2119.(EI)
[19] 李学锋*,吴楚,江成,胡波. 高润滑水凝胶的结构与吸附-排斥作用,化工新型材料,2013,41(9), 93-95.
2、第一发明人专利:
[1] 有机分子插入型天然纤维复合塑料的制备方法,中国发明专利授权,2013.9,ZL 201110265092.2
[2] 紫外光固化耐银离子迁移型等离子显示器电路保护剂及其制备方法,中国发明专利授权,2014.8,ZL 201110065782.3
[3] 一种原位复合短纤维/水凝胶的制备方法,中国发明专利授权, 2016.4.6,ZL 2013107021150
[4] 碱脲解缠结秸秆树脂复合板的制备方法,中国发明专利授权,2016.2.10,ZL 2013106720868
[5] 一种可疲劳修复的高强度双层网络水凝胶的制备方法,中国发明专利授权,2016.1.20,ZL 201410008538.7
[6] 大分子电解质提高中性水凝胶吸水率的方法,中国发明专利授权,2016.12.01,ZL 201410621198.5
[7] 一种利用3D打印制备高强度双网络水凝胶支架的方法,中国发明专利授权,2017. 2.20,ZL 2015100871191
[8] 一种利用3D打印制备高强度双网络水凝胶支架的方法,中国发明专利授权,2017.5.10,ZL 2015100871191
[9] 一种利用3D打印制备聚乙烯醇纳米氧化硅复合水凝胶支架的方法,中国发明专利授权,2017.7.7,ZL 2015100871384
[10] 一种琼脂/聚丙烯酸全物理交联自修复高强度双网络水凝胶的制备方法,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16.7.20,CN 2016105710379
[11] 一种海藻酸钠琼脂双网络天然水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15.11.6,CN 201510746499.5
3、著作
[1] 编著英文学术专著“Atomic Force Microscopy / Book 2 (ISBN 979-953-307-864-8, INTECH) ”一章内容。
[2] 编著教材“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及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ISBN:9787122116123)一章内容。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232

帖子

30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01
沙发
发表于 2021-1-6 16:24:10 | 只看该作者
2020年12月,英国皇家化学会发布了2019 Top1%高被引中国作者名单,我校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李学锋教授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2019 Top 1% 高被引作者”。
        高被引中国作者榜单是将英国皇家化学会旗下四十多本期刊发表论文的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对发表的学术论文在2019年的被引频次全球排名前1%的名单进行筛选,旨在彰显对国际化学术研究领域所作突出贡献的作者。
        李学锋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绿色亲水高分子的设计与材料性能研究,在3D成型水凝胶材料的智能形变、聚烯烃材料的绿色化加工的关键技术等方面取得一定突破与产业化应用。研究团队近年在包括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Macromolecules、Soft Matter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百余篇高质量学术论文,2020年5月关于软材料的多重交联网络设计的学术论文获得“Wiley出版社2019年度前10%下载学术论文”证书表彰,相关研究成果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湖北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高度重视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大力推进一流学科与博士点工程高质量建设与快速发展。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坚持面向经济主战场、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坚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学院依托现有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与工程技术中心,鼓励支持研究人员向绿色轻质材料与加工的研究领域聚焦,抢占竞争发展的制高点,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与突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6-1 07:48 , Processed in 0.084786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