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4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学者]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学院汪乐余

[复制链接]

53

主题

61

帖子

6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4-11 17:15: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汪乐余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导,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7年7月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同年8月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从事博士后研究,2009年10月加入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任教授、博导。 主要围绕高性能无机纳米晶的设计、合成及其在催化、能源、生化传感与成像分析中的应用开展研究,在包括JACS、Angew Chem Int Ed、Nat Commun、Adv Mater、Sci. Adv.、Nano Lett、Anal Chem、ACS Nano、Small等期刊上共计发表SCI收录论文120余篇,他引3800多次,相关技术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5项。

汪乐余
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
电话: 010-64427869;010-64433197
实验室楼名及房间号:工程楼B306
目前主讲课程:
本科生课程:《分析化学》、《纳米技术与生物医药》、《近代仪器分析方法》
研究生课程:《纳米生物技术》、《荧光分析方法》、《分离分析新方法》
教育经历:
2004-2007   清华大学化学系博士       获博士学位
1999-2002   安徽师范大学分析化学硕士    获硕士学位
1993-1997   安徽师范大学化学教育本科    获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9,10-今   北京化工大学   教授 博导
2007-2009   (UCLA)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博士后
1997- 2009   安徽师范大学教师
学术兼职:
(1)Angew.Chem. Int. Ed., JACS,Nat. Commun., Anal.Chem., TrAC-Trends in Anal. Chem., Nano Letter,Adv. Mater., Chem. Mater., Chem Commun,, Nano Res., Nanoscale,Small, ACSNano等刊物审稿人;
(2)中国化学会会员;
(3)美国化学会会员;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优秀学位论文等评审专家。
主要研究领域:

  • 癌症靶向纳米药物研究;癌症光热治疗研究;癌症光动力学治疗研究;
  • 磁共振成像造影剂与核磁成像;
  • 纳米催化剂的制备与光催化性能研究;
  • 纳米能源化学与电催化(HER,ORR,OER);
  • 荧光纳米传感技术;分子印迹纳米传感;荧光免疫分析;
  • 等离子共振光热成像、指纹成像与爆炸物传感
  • 纳米荧光标记与荧光成像研究(细胞与动物成像);
  • 精油有效成分分析方法研究
v  主持或参与课题及项目研究情况:
主持:

  •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纳米探针与成像分析
  • 国家自然基金:多功能近红外荧光给药复合纳米胶囊的制备与应用
  • 国家自然基金:多功能纳米材料用于食品毒物的快速分离与荧光检测
  • 国家自然基金:疏水无机纳米晶的表面功能化修饰及其生物医学检测应用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上转换发光纳米晶的可控合成及分析应用研究
  • 北京化工大学高层次引进人才项目:多功能纳米材料制备与应用研究
参与:

  • 科技部973:特定形貌贵金属基纳米晶的控制合成及相关性能研究

  • 科技部973:贵金属高效利用与替代的纳米催化材料
发表论文情况:
近年来在包括Nat. Commun., Angew. Chem. Int. Ed.,  ACS. Nano.,  Anal.Chem.,  Nano Lett.,  Adv. Mater.,  Chem. Mater.,  Chem.Comm.,  Chem. Eur. J.,  ACSAppl. Mater.Interfaces.,  Small 等期刊上共发表SCI收录论文120余篇,论文他引3800多次,多篇论文单篇他引超过200次,单篇他引最高达600余次。申请发明专利30项,授权22项。2012年以来,课题组有15名研究生获国家奖学金。近3代表性论文如下:
L. Chen; L. Lu; H. Zhu; Y. G.Chen; Y.Huang; Y. Li; L.Y. Wang*, Improved ethanol electrooxidationperformance by shortening Pd-Ni active site distance in Pd-Ni-Pnanocatalysts. Nat. Commun. 2017, 8, 14136-14144.
C. Guo; M. Xu; S. Xu; L.Y. Wang*,Multifunctional nanoprobes for both fluorescence and F-19 magnetic resonanceimaging. Nanoscale 2017, 9 (21),7163-7168.
J.B. Cui; R. Jiang; W. Lu; S. Xu; L.Y.Wang*, Plasmon-enhanced photoelectrical hydrogen evolution on monolayerMoS2 decorated Cu1.75S-Aunanocrystals. Small 2017, 13,1602235-1602241.
J. Xu; J. B. Cui;C. Guo; Z. Zhao; R. Jiang; S.Y. Xu; Z. Zhuang; Y. Huang; L.Y. Wang*;Y. Li, Ultrasmall Cu7S4@MoS2hetero-nanoframeswith abundant active edge sites for ultrahigh-performance hydrogenevolution. Angew. Chem.-Int. Edit. 2016,55 (22),6502-6505.
S. Xu; X. Bai; J. Ma; M. Xu; G. Hu; T. D.James; L.Y. Wang*,  Ultrasmall organic nanoparticleswith aggregation induced emission and enhanced quantum yield for fluorescencecell imaging. Anal. Chem. 2016, 88, 7853-7857.
S. Wang; S. Xu*; G. Hu; X. Bai; T. D.James; L.Y. Wang*, A fluorescent chemodosimeter forlive-cell monitoring of aqueous sulfides. Anal. Chem.  2016,88 (2),1434-1439.
H. Chen; M. Song; J. Tang; G. Hu; S. Xu; Z.Guo; N. Li;J. Cui; X. Zhang*; X. Chen*; L.Y. Wang*,Ultrahigh 19Floaded Cu1.75S nanoprobes forsimultaneous 19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d photothermaltherapy. ACS Nano 2016,10 (1), 1355-1362.
J. B. Cui, Y. J. Li, L. Liu, L. Chen, J.Xu, J. W. Ma, G. Fang, E. Zhu, H. Wu, L. X. Zhao, L. Y. Wang*,Y.Huang*,  Near Infrared Plasmonic Enhanced Solar Energy Harvest for HighlyEfficient Photocatalytic Reactions. Nano Lett. 2015, 15, 6295-6301
S. Y. Xu; J. B. Cui; L. Y. Wang*,Recent developments of low-toxicity NIR II quantum dots for sensing andbioimaging. TrAC-Trends Anal. Chem. 2015, 69,72-79.
J. B. Cui; R. Jiang; S. Y. Xu; G. F.Hu; L. Y. Wang*, Cu7S4 Nanosuperlatticeswith Greatly Enhanced Photothermal Efficiency. Small 2015, 11,4183-4190.
X. L. Bai; S. G. Wang; S. Y. Xu; L.Y. Wang*,Luminescent nanocarriers for simultaneous drug/genedelivery and imaging tracking. TrAC-Trends Anal. Chem. 2015, 73,54-63.
S. Huang; Q. He; Su Ying Xu; L.Y. Wang*, Polyaniline-Based Photothermal Paper Sensor for Sensitive andSelective Detection of 2,4,6-Trinitrotoluene (TNT). Anal. Chem. 2015, 87,5451 – 5456.
M. Bai; Shui Na Huang; Su Ying Xu; L.Y. Wang*, Fluorescent Nanosensors via Photoinduced Polymerization ofHydrophobic Inorganic Quantum Dots for the Sensitive and Selective Detection ofNitroaromatics. Anal. Chem. 2015, 87(4),2383-2388.
招生专业:
分析化学、无机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课题组现有博士生5人(含外国留学生1名),硕士生15人。招收分析化学、无机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等方向研究生和博士生。欢迎化学、能源、高分子材料、生物、医学等学科的学生保送或报考本课题组。自2012年以来,课题组有15名学生获国家奖学金。
招生要求:
(1)热爱相关研究、高效工作8小时/天
(2)熟练英文阅读与表达
(3)诚实、守信、团结、协作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55

帖子

5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9
沙发
发表于 2018-6-3 09:21:28 | 只看该作者
题 目:纳米探针的构筑与分析应用
报告人:汪乐余 教授
时间:2018年05月23日(15:00~16:00)
地点: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新化工楼B106室
报告人简介:
汪乐余,教授,博导,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7年7月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同年8月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从事博士后研究,2009年10月加入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任教授、博导。 主要围绕高性能无机纳米晶的设计、合成及其在催化、能源、生化传感与成像分析中的应用开展研究,在包括JACS、Angew Chem Int Ed、Nat Commun、Adv Mater、Sci. Adv.、Nano Lett、Anal Chem、ACS Nano、Small等期刊上共计发表SCI收录论文120余篇,他引3800多次,相关技术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5项。
报告摘要:提高传感与成像信噪比(S/N)是发展高灵敏分析方法的前提。本报告将介绍课题组在“如何提高纳米探针的信号强度(S)并降低背景噪音(N)、进而提高信噪比、发展高灵敏分析新方法”方面的进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4-29 07:38 , Processed in 0.087497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