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30|回复: 2

[专家学者] 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周玉

[复制链接]

55

主题

57

帖子

8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85
发表于 2017-3-6 16:2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周玉,男,汉族,1955年7月生,黑龙江五常人,1974年7月参加工作,中国共产党党员。日本东京大学工学部材料科学系毕业,英国利兹大学材料学院高级访问学者。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学位。材料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在科学研究领域,周玉院士长期从事陶瓷的相变与韧化、陶瓷复合材料的抗热震与耐烧蚀性能及其在航天防热部件上的应用等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筹建办公室主任;教育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研制出多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航天防热陶瓷基复合材料,并采用该系列陶瓷复合材料研制出杀手锏型号关键配套部件¾弹头端帽与连接锥,以及某重点工程裙部测高天线窗盖板;另有其他型号天线窗盖板、火箭发动机喉衬及外隔热套环、导弹天线罩等防热部件型号配套关键产品和样件等,也成功通过地面台架试验并被选为备用方案。为推动陶瓷材料在航天防热部件上应用和我国杀手锏武器研制做出了突出贡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44项(已授权6项);发表主要学术论文300余篇,SCI 收录286篇、SCI他引633次、H因子15,EI 收录260余篇;出版专著及教材5部,获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发表的论著共被国内外同行他引2200余次;培养博士研究生57人、硕士研究生70多人。

周玉

周玉
        教育经历:
        1978-1982  哈尔滨工业大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主专业,获学士学位
        1982-1984  哈尔滨工业大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主专业,获硕士学位
        1985-1989  哈尔滨工业大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主专业,获博士学位
        1987-1988  日本东京大学工学部材料学科,中日联合培养博士生
        工作经历:
        1984-1986  哈尔滨工业大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助教
        1986-1989  哈尔滨工业大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讲师
        1989-1991  哈尔滨工业大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副教授
        1991-1993  哈尔滨工业大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教授
        1993-目前   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院 博士生导师
        1994-1995  英国利兹大学材料学院 高级访问学者
        1998-1999  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院长
        1999-2014   哈尔滨工业大学 副校长
        2014-至今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
        主要学术任职: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名誉理事长
        中国硅酸盐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
        全国高等学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主任委员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
        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设置专家委员会委员
       《机械工程材料》编委会主任、《复合材料学报》编委会副主编;《中国材料进展》、《硅酸盐学报》、《RARE METAL》、《JMST》、《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等刊物编委。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56

帖子

6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0
发表于 2018-3-21 20:4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周玉:将中俄高层次联合办学项目纳入中俄人文合作机制



周玉表示,目前,哈工大正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在原有合作基础上,筹建哈工大—圣彼得堡联合校园,计划采用联合办学方式,发挥两校优势,培养了解两国文化和传统的拔尖创新人才,加强中俄两国科技合作和人才交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未来还计划成立哈工大—鲍曼国立技术大学联合工学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3

主题

253

帖子

41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10
发表于 2022-8-15 17:46:20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铂基催化剂的替代品,碳载体负载钌(Ru)复合催化剂已经被重点关注。而碳载体的多孔结构和碳元素杂化态等对活性中心的催化活性有很大影响。因此,精心设计和调节碳载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对于提高碳支撑型钌基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然而大多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碳载体的材料筛选、孔隙调控、导电性和碳缺陷等因素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而忽略了碳元素杂化状态,如sp2和sp3杂化态,在电催化析氢反应(HER)过程中有着各自优势。因此,具有复合sp2和sp3杂化碳的碳载体有望提高支撑钌基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碳点(CDs)由于具有丰富的表面官能团和巨大的电子受体/供体功能成为一种新型碳载体。更重要的是,CDs中存在sp2/sp3共存的碳核。因此,利用CDs作为前驱体,可以制备具有sp2/sp3共存的碳载体。此外,CD中杂原子(如氮元素)的额外掺杂可以有效地调节电荷分布,从而通过促进电子转移提高催化性能。
        综合这些因素,哈尔滨工业大学周玉院士团队李保强教授课题组与浙江农林大学李彩彩副教授通过将氮掺杂碳点(NCDs)作为前驱体,设计合成了一种Ru纳米颗粒负载于具有氮掺杂sp2/sp3杂化态的碳载体(Ru/NCDs)。该材料巧妙地利用碳点构建了氮掺杂sp2/sp3碳界面,一方面进有效降低了Ru纳米颗粒的不稳定性和团聚性,一方面显著提高其电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在碱性和酸性条件下,当电流密度为10 mA/cm-2时,Ru/NCDs表现出与商品Pt/C相当的催化活性,过电位分别为37 mV和14 mV。此外,光谱分析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表明,Ru和NCDs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效地调制了活性中心Ru的电子结构,而sp2/sp3碳界面的存在有助于降低中间能垒,平衡氢的吸附和脱附,从而大大提高HER性能。这项工作将为开发和设计先进的碳点以及Ru基催化剂提供新的视角。

碳载体负载钌

碳载体负载钌
Ru/NCDs中氮掺杂sp2/sp3碳的形成机制
论文信息:
N-doped sp2/sp3 Carbon derived from Carbon Dots to Boost the Performance of Ruthenium for Efficient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Zonglin Liu, Baoqiang Li*, Yujie Feng, Dechang Jia, Caicai Li*, Yu Zhou
Small Methods
DOI: 10.1002/smtd.202200637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smtd.2022006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4-18 10:50 , Processed in 0.091348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