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资讯] 涂川俊课题组在传统碳石墨材料领域取得研究进展

[复制链接]

9

主题

19

帖子

2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4-18 08:43:4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涂川俊课题组基于传统碳石墨材料,以“Superior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ulfonated graphene reinforced carbon-graphite composites”为题,在国际工程技术顶级期刊《CARBON》(IF=7.082)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该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为涂川俊老师。
碳石墨材料因其轻质、高强、耐蚀、抗热震、导电导热性及自润滑性能优异,被认为是航天航空、交通运输和能源化工等领域的战略材料。但碳石墨材料因先天结构缺陷,如不可避免的有害裂纹等,导致其在成型、热处理过程中极易产生缺陷,进而劣化材料的服役性能。既有研究多集中于“先天不足后天补”式的多次浸渍+多次热处理研究,而对如何调控碳石墨材料的首次结构,如何同步提升复合材料的韧性和强度的研究鲜有突破。基于此,涂川俊课题组借助磺化石墨烯(SG,表面富含磺酸基团),对由超细焦碳粉和改性煤沥青组成的复合体系进行微结构调控,促进复合材料中骨料相的“骨架”结构构筑。研究发现,SG在骨料相焦碳粉和粘结剂相煤沥青间起“桥梁”作用,增强了煤沥青对焦粉的吸附力,进而在焙烧过程中促进了焦碳颗粒的融合长大,提高了碳石墨材料内部结构的整体性,减少有害裂纹的萌生与扩展,使传统碳石墨复合材料首次结构整体性和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提高。这一材料体系的选择和微结构调控为制备高性能碳石墨材料提供了一个崭新思路。
上述研究还得到了苏州高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先进炭材料及应用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等单位的支持帮助,同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72081、51837009)等基金的资助。

涂川俊研究员一直从事先进电炭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特炭材料的开发和微结构表征及调控工作。2000年本科毕业于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硕士和博士分别于2004和2009年毕业于湖南大学材料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13年博士后出站于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材料学专业。近年来,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联合和青年项目;在摩擦学Tribology Letters、Tribology International和Materials Letters等期刊上发表炭石墨领域SCI/EI论文20余篇,其它期刊论文2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授权第一发明人发明专利5项;受邀参加炭素相关学术会议报告20余次;兼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会员、国家电炭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名誉研究员、机械工业电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碳-石墨材料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长沙市科技局专家库专家、中国硅酸盐学会矿物材料分会青年理事等。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文章仅用于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版权声明|一起进步网 ( 京ICP备14007691号-1

GMT+8, 2024-6-13 08:04 , Processed in 0.106346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